第二四七四章 运河文化传承!(2/2)
或者说,不是大人们关注不关注的问题,而是大人们现在都非常的忙,把更多精力都放在了生意上面根本就没有时间关心这些孩子。
就比如说周家周老爹一直忙着生意自己家的饭店的生意。
本来运河边的人流量就很大,后来F7开了水上乐园之后,来这边的游客也更加的多了,他们的饭店实在太火了,根本就没时间关注别的周海阔了。
而周老爷子作为爷爷却觉得现在周海阔还小,而且男孩子又懂事儿的晚,又是跟着王跃这个天才一起玩的,他也放心,所以一点儿都不着急。
至于周海阔的妈妈,她在自家饭店帮忙的同时,心里也想的是自己的事情,她心里有事,也不可能对周海阔足够的关注。
而邵星池的老爹还在忙着写着他的书,也根本没时间关注孩子,他的妈妈忙着和谢万和夏凤华的妈妈一起摆摊儿赚钱,当然也没心思关注邵星池。
至于谢万和的老爹谢老大以及夏风华的老爹夏老二他们两个,因为最近生意越来越难做的原因,所以,他们回来的次数也越来越短了,孩子他们也只能交给孩子妈妈。
再加上几个孩子放学先是把所有的作业写完,就开始经营他们的生意,大人们经常听到人们的吹捧,所以觉得这已经够养活自己了,所以,倒不怎么在乎孩子们的学习。
时间就这么一晃两年过去了,时间也来到了2004年,F7所有人都上了初中?
大人们也都是原来的样子,只有谢老大和夏老二两个人越来越痛苦。
或者说只有谢老大最痛苦,因为夏老二只领钱,根本就不操心别的。
因为谢老大的生意越来越难,每年分回来的钱也越来越少。
谢老大现在无比感谢王跃,要不是王跃让他买二艘的船只,他原来的计划两年还清外债的,恐怕到现在都不可能还清的。
这天,又到了开集体会议的时候,大人们依旧是聚在一桌,小孩儿们就在另外一桌。
当听到谢老大分红之后的钱变得又少了一些的时候,邵爸爸也就有些马后炮的说了一句,“当初真的该听老周的,船应该再换的晚一段时间了,现在运河的生意越来越难了,恐怕以后会更难的。”
谢老大听了这话,原本红的脸变得更红了,他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也就嚷嚷着说道,“你这人怎么可以马后炮呢?现在不是生意难做,是人越来越奸诈,他们压着货款不给,有的单子我都不敢接。”
王跃看他们又准备吵起来了,也就连忙打断了说道,“谢大叔,我觉得运河的生意难做也很正常,毕竟这是发展的需要。就像以前的丝绸之路,现在不也已经落寞了吗?
所以我们的运河虽然也落寞了,但不代表我们不可以把运河精神给发扬出去,所以,你不用气馁的。”
周老爷子原本听王跃前半截话还有些不高兴的,因为他最看重的就是运河的文化了,这会儿听到了王跃后半截的话,他很满意,也就笑着问道,“你准备怎么发扬下去?”
王跃看着周老爷子,非常严肃的说道,“老爷子,运河的作用也就是沟通南北,让物资流动的更快一些。既然国内的陆路运输逐渐抢走了大量的运河的生意,我们为什么不能走出国门,闯出一条海上丝绸之路,把这种运河精神发扬下去呢。”
谢老大觉得王跃这话听的倒是很舒心,可是却不符合实际,他叹了口气说道,“不是我不想呀,关键是像咱们一千吨的货船到了海上,那就像一叶小扁舟似的,随便一个大浪就打翻了。
如果买大船的话,随随便便的一个都几百上千万,我们即便是把货船给卖了,也都买不起啊。”
王跃当然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也就很郑重的说道,“叔,我当然知道这个,所以我觉得我们需要蛰伏一段时间了,尽量存钱把大船给买下来。”
谢老大听到这话又立刻站了起来,非常不满的说道,“你的意思是说,想让我把大船给卖了?”
王跃一点不怕谢老大,他还向着谢老大竖个大拇指,然后才非常赞赏的说道,“谢大叔,还有几位叔伯婶婶,你们也知道我们几个小的经营的那个生意。
现在大家的条件越来越好了,我们也越来越忙,这实在太影响我们的学习了。
也就我和思忆两个还可以,风华他们三个的成绩一个比一个差,实在是有些不堪入目。
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个水上的项目不如交给你们大人帮忙管理,咱们用这个项目赚钱,将来买一艘大船,然后再进行海上贸易。
你们觉得怎么样?”
谢老妈听了王跃的话之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也就好奇的率先问道,“我们也都没有问过你们,你们这两年多赚了多少钱了?如果实在太少的话,想买穿恐怕很难的。”
王跃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反而看向马思艺,问道,“你给大家说一下吧。”
马思艺其实也觉得他们的小伙伴该好好学习了,也非常支持王跃的想法,她从书包里翻出自己的小本儿,大致看了一下之后,也就说道,“这两年多的时间,去掉人工资以及其他开支,我们账上还有163万。”
听到这句话之后,现场的几个家长都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原本只是觉得王跃的船比较值钱,倒是也能够挣一些钱,但绝对没有想到会这么多。
王跃看效果已经达到了,也就很郑重的说道,“这还是因为我们没有时间管理,所以一直没有扩大经营。
如果几位叔叔阿姨帮忙管理的话,那这个赚的钱恐怕还会更多。
而且江南造船厂的李副厂长已经答应我了,只要是我要的这几种游乐船,都是以成本价卖给我们。
只要我们扩大经营,赚的钱至少能够翻上十倍,甚至几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