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东宫群英,死灰复燃!(2/2)
他早早地起了床,简单洗漱后,便来到了书房。
太子刘嗣身着一袭玄色长袍,袍角绣着金色龙纹,腰间束带镶嵌美玉,身姿笔挺地站在书房中央,神色凝重。他深知幽州度田一事艰难,今日特意召见司马懿与费祎,期望能从这两位智囊处寻得破局之法。
不多时,司马懿与费祎步入书房。
司马懿身形清瘦,一袭灰袍更衬得他面色冷峻,鹰隼般的双眸透着精明与深沉。
这些年他虽不被大汉天子刘禅所喜,但内心抱负从未消减,此次被太子重用,眼中难掩激动与渴望。
费祎则面容温和,一袭蓝色官服整洁得体,举手投足间尽显沉稳儒雅,作为朝中重臣,他对幽州局势同样忧心忡忡。
三人互相行礼后,刘嗣抬手示意二人坐下,迫不及待地开口:“二位,本宫此次身负幽州度田重任,深知前路艰难,特请二位前来,望能献出良策,助本宫一臂之力。”
他的眼神满是期待,紧紧盯着二人。
司马懿微微欠身,嘴角浮起一丝志在必得的浅笑,拱手道:“殿下,臣在幽州经营多年,积攒下不少人脉。其中不乏有识之士,对当地豪强的行径早有不满。臣愿修书一封,说服他们作为殿下内应。这些人熟悉幽州地形与各方势力,关键时刻,定能为殿下所用,扭转乾坤。”
说话间,他眼中闪烁着自信光芒,仿佛已看到那些内应在幽州为太子效力的场景。
刘嗣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急切追问:“哦若真能如此,甚好!不知仲达所言之人,可靠程度如何”
他前倾身体,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探究。
司马懿微微眯起眼睛,思索片刻后道:“殿下放心,这些人与臣交情匪浅,且都渴望改变现状,对殿下忠心可鉴。臣愿以性命担保,他们定不会辜负殿下期望。”
他挺直脊背,语气斩钉截铁,表情严肃庄重。
这时,费祎轻咳一声,向前倾身,缓缓说道:“殿下,幽州之地,蛮人众多,匈奴与鲜卑又在周边虎视眈眈。不过,这看似危机四伏的局势,也并非毫无转机。臣以为,可设法与匈奴、鲜卑沟通,许以利益,让他们为我所用,共同对付抗拒屯田的幽州豪强。”
刘嗣皱起眉头,眼中露出一丝疑虑:“与匈奴、鲜卑合作,谈何容易他们野心勃勃,恐难以控制。”
他靠向椅背,眼神中充满担忧。
费祎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解释:“殿下,他们虽野心不小,但也有自身利益诉求。如今他们在北方草原生存亦面临诸多困难,若能从幽州获取所需物资与大汉的支持,定会心动。我们只需巧妙周旋,把握好分寸,定能驱使他们为殿下效力。”
他眼神坚定,言辞恳切,试图打消刘嗣的顾虑。
刘嗣陷入沉思,片刻后又问:“那依文伟之见,如何让他们知晓合作之利,又如何确保他们信守承诺”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费祎,期待着满意的答复。
费祎沉思片刻,答道:“殿下,我们可先派能言善辩之士前去谈判,展示我大汉的诚意与实力,同时许以瓷器、布匹等物资,以及我大汉册封的名位。至于信守承诺,可设立监督机制,派遣我方人员监督他们的行动,一旦违约,立即停止合作并予以惩戒。”
他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脸上透着自信与从容。
司马懿接着补充:“殿下,除借助外部力量,还需从内部瓦解豪强联盟。让幽州百姓明白度田的好处,让他们主动支持我们,届时豪强便会孤立无援。”
他双手交叠在身前,眼神中透着老谋深算。
刘嗣听后,眼中露出赞赏之色,重重地点头:“二位所言极是,本宫心中已有几分把握。此去幽州,还望二位与本宫携手共进,不负父皇所托。”
他站起身来,双手背在身后,脸上满是坚定与决心。
司马懿与费祎连忙起身,拱手行礼:“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殿下完成度田大业。”
二人声音洪亮,眼神中充满忠诚与使命感。
刘嗣望着窗外,心中已开始勾勒在幽州的行动蓝图,有了这二人的计策,他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多了几分信心与底气。
此时,东宫大殿之中。
属官们已经陆续到来,他们的脸上虽然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干劲。
有的在与身边的人交流着昨晚想到的新点子,有的则在整理着手中的资料。
“殿下,昨夜下官经过深思熟虑,又想到了一个办法。”
关兴上前说道:“我们可以在幽州举办一场盛大的宴会,邀请当地的豪强和官员参加。在宴会上,我们可以展示朝廷的实力和诚意,同时暗中观察他们的动向,寻找分化他们的机会。”
刘嗣听后,微微点头,说道:“此计可行。不过,我们要确保宴会的安全,不能让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有机可乘。”
他的眼神中透着谨慎,深知在这复杂的局势中,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成败。
随后,众人又商议了宴会的具体安排,从邀请的人员名单、宴会的菜品,到安保措施、席间的交谈策略,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精心的策划。
他们讨论着如何在宴会上展示朝廷的威严,如何与豪强们周旋,如何从他们的话语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嗣和属官们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前往幽州的事宜。
他们收集了大量关于幽州的资料,包括地理环境、风土人情、豪强势力分布等,为度田工作做足了准备。
刘嗣亲自查阅每一份资料,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与属官们反复商讨应对各种情况的策略,不断完善计划。
终于,出发的日子到了。
东宫门前,一辆辆马车整齐排列,车上装满了各种物资。
刘嗣身着一袭黑色的披风,头戴一顶金色的冠冕,显得英姿飒爽。
他站在马车前,目光坚定地看着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在幽州的奋斗与胜利。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自信与决心,仿佛在向远方的幽州宣告他的到来。
“殿下,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出发了。”关兴走上前,恭敬地说道。
刘嗣微微点头,转身对属官们说道:“诸位,此去幽州,路途遥远,困难重重。但我们肩负着陛下的重托,肩负着大汉的未来。我等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完成度田大业!”
他的声音激昂而有力,在空气中回荡,点燃了属官们心中的斗志。他的双手挥舞着,激励着每一位属官。
“遵命!”属官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坚定的神情,仿佛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在众人的欢呼声中,刘嗣登上马车,车队缓缓驶出东宫。
他们将穿越山川河流,奔赴幽州,迎接那充满挑战的度田任务。
而刘嗣,也将在这片土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车轮滚滚,扬起一片尘土,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壮志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