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风起2005 > 第743章 谁爱投谁投

第743章 谁爱投谁投(1/2)

目录

距离【D+空间】的开放日,已经过去了好几天。

尽管马凉已经吩咐低调行事了,还是透过种种渠道被传扬了出去。

没办法,谁让当天那些路演的项目的融资令人艳羡呢。

最起码在京城创业圈子内,很快便传扬了开来,一时间名声大噪。

先不说【D+空间】那超有吸引力的运营模式,光是马凉的大名,就足以让无数创业者趋之若鹜。

没多久,运营专员的邮箱就被一封封申请孵化的邮件给撑爆了。

外界不会知道的是,当天的项目都是提前筛选好的。

之所以融资能那么顺利,融那么多钱,全都是经过刻意的安排。

再加上马凉的影响力在,那些投资人才给面子捧场。

否则的话,哪可能你就随便讲了个PPT,人家就答应给你几百上千万的投资。

不得尽调,不得考察么?

那种电梯里偶遇资本大佬,只讲了十几秒钟就获得几百万美金投资的故事,只存在于媒体的渲染里。

现实中,用脑子想想也知道不符合常理。

虽说这样做有些刻意,但也不是没有好处,最起码吸引了创投圈的关注。

打响了名气不说,马凉还顺手捡了个小漏。

这天,他把江大学姐送去了单位,就又跑到【D+空间】亲自坐镇。

既然要打造孵化器的口碑,不如把传说彻底坐实。

所以马凉动不动就跑到孵化器来转悠,多造就一些和创业者偶遇的传说。

如此一来,不怕有好项目不第一时间找上门来。

这不,开业当天就捡了个小漏,前世大名鼎鼎的[知乎]创始人周原,现在就坐在他的面前。

“马总,我的想法是,打造一个更为专业,更为精准的社交平台。

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知识看似轻松获取。

其实不然,越来越多的垃圾信息充斥着整个互联网,加上搜索引擎的失效,用户检索信息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获取有效信息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

所以在我看来,一个细分垂直的知识分享平台,一定大有可为。

这个网站不像泛社交平台那样,生产大量的冗余信息。

而是会以更有价值的专业知识为载体,打造出效率最高的文字类产品。

让用户在极快的速度内,以最高的效率寻找答案……”

周原越说越激动,仿佛已经看到了项目的未来,看到了网站成熟的那天。

该说不说,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养。

大部分人是因为看见才相信,而创业者不同,是因为相信才看见。

如果连自己的创业项目都没有信心,也看不到未来的发展蓝图,又何谈带领企业走向成功呢。

所以看着周原侃侃而谈,马凉不仅没有嫌弃,还对他十分欣赏。

在前世,这位也是个长期主义的践行者。

其在打造[知乎]社区的十几年里,并没有为外界的影响所动摇,而是坚持着刚创业时的初心。

基本长年亏损,也毫不在意,直到带领平台实现盈利。

如此有毅力、有韧性的创始人,才是投资机构最喜欢的目标对象。

至于周原描绘的那些想法,马凉反倒是不太上心。

毕竟上辈子都已经见识过成熟的[知乎]了,对其此刻讲述的雏形又怎么在意呢。

于是诚心鼓励道:“周总,你的想法非常不错,大可以试试!

若是能做出Deo来,我个人十分愿意投上一笔。”

“真的?”

周原闻言都快激动得厥过去了,万没有想到今天一来就能有此收获。

自【D+空间】开业那天后,得到了江大学姐的名片,心里就燃起了一丝希望。

可等了好几天,对方迟迟没有联系自己,这让他才刚升起的念想,瞬间又被打落到了心底里。

就在快要放弃时,意外又接到了【D+空间】的电话,说是来面谈一次。

来之前他万没想到,会是马凉亲自和自己聊。

结果这一聊,居然就提前敲定了融资,作为一个草根创业者,这让周原怎么能够不激动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