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大局观(1/2)
虽说出标在政治上还不是成熟,但常升都已经把话点到这个程度,他仔细品味一阵,便嗅到了些许苗头。
最终,一切的一切都化作了一声悠长的叹息。
“姐夫毋要心忧了。”
“新野县的白莲乱党,对当地的百姓而言,不亚于一场人祸,可在整个时局看来,也不过是变革中的沧海一粟罢了。”
“这就是变革的代价。”
“我们永远无法照顾到所有人,只能尽力的保障支持变革,拥护变革的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不受损。”
“加之咱们不是早就有过心理准备,需要一场流血,促成摊丁入亩的落地么。”
朱标摇了摇头,将另几本奏折从御书房的桌案上抽出,递给了常升。
“孤不是软弱之人。”
“这是近些时以来接连发生的些许近况,让孤嗅到了一丝不对劲,若是处理不好,不单单只是新野县,东南,沿海,西南,都会发生流血牺牲的人祸。”
“所以孤才想着,能不能设法控制一二。”
常升接过了奏书。
翻阅一瞧,简单概括就是三件事。
其一,东南沿海张士诚旧部及倭寇骚扰频繁。
其二,西南吐司境内动荡频频,有随时生乱之象。
其三,北境边境发现小股残元斥候部队。
看着这与历史进程并不相吻的一幕,常升眼中古井无波,而是走到了御书房一面墙壁旁,将奏书中的一项项动乱苗头在舆图上标注出来。
朱标亦步亦趋地,站在常升的身旁。
虽然他并不善军事,但是老朱塞给他的开国班子里,牛逼的战将可是一抓一大把。
在他们的耳濡目染之下,朱标虽不敢说能轻声指挥一场战役。
但是,看懂舆图这种基本的军事素养还是具备的。
“姐夫觉着,是什么驱动了这几方,加之新野县白莲乱党在此时一同生事。”
朱标眉头轻蹙。
“孤亦是察觉到了有些不对。”
“可就算是翻遍了锦衣卫的暗册,也找不到半点实质的证据证明其中的关联。”
常升轻声一笑。
“姐夫,这不是在判案,你又不是刑部官员,讲什么证据。”
“只需透过现象看本质,找一找共通点,进而分析谁会在这场事件中受益最大便是了。”
“如今大明兵锋正盛,人心所向。”
“周遭滋扰乃顽藓之疾,虽然烦人,但绝对无法让大明伤筋动骨。”
“那么他们如此凑巧的在此时遥相呼应,声势浩大,意欲何为?”
“能够配得上他们如此大手笔的,无非就是朝廷现下正推行的国策,田亩清障罢了。”
“只要朝廷分兵,前去收拾这些西南土司或是海上倭寇,势必就会影响正在高压监管下的北境土改和清丈进程。”
“届时再爆发几场不受朝廷控制的恶性事件,这田亩清丈还能不能清丈的下去就是个大问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