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981章 晋王忽然晕厥

第981章 晋王忽然晕厥(1/2)

目录

第981章晋王忽然晕厥

中央大账内,

灯火幽光,忽明忽暗,印在张瑾瑜脸上,竟然显得有些狰狞,众将在心中倒吸了一口冷气,这种方法,好似像是听说过,但具体如何,却想的没有头绪,

只有晋王眼神一亮,这种方法,白日运送粮草,夜里回兵,好似是汉朝末时候,谁用的来着,想了一会也没想出来,但也知晓其中关键,就是打个时间差,

“侯爷,那些霹雳车真的有这些威能,攻破城池”

周鼎还有些不相信,攻城器械那么多,投石机春秋时《范蠡兵法》记载: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三百步。威力尚可,却没有准头,怎会确保攻破城门。

“殿下问得好,区区投石,定不能攻破城门,但是火油一烧,神仙来了也救不了,今日攻城也不是没有收获,城门中央处,破了一个洞,若是再被火油一烧,大火焚毁的时候,再用冷水覆盖,就算是金石,也扛不住水火之利,城门一破,埋伏之兵,立刻冲杀进去,杨仕雄为第一路,”

“是,侯爷,末将,领命!”

杨仕雄神情凝重,抱拳应道,张瑾瑜也不再拖延时间,着眼看向帐内众将,开始安排,眼神搜索,先是落在东安将军杨仕雄身上,首战就要撕破内城兵甲士卒的防线,所以破阵之人只能是他,另外就是后续支援跟上,

“破虏将军齐平,为第二路主将,跟在杨将军身后,第三路,宣威将军李宗保,第四路,宣武将军凌元涛,你们二人任务不同,率军入城后,分别攻击城门两侧城墙,扩大战果,让外城兵马杀进城中,城门处守卫,则是由折冲将军岳林松看守,任务只有一个,守住西城门,其余众将,率兵杀进去,至于胡将军,殷将军,还有段将军所部,伺机而动。”

这才是张瑾瑜最后的安排,只要突破西城门,其他城门守的再精妙,也是无用,

“是,侯爷。”

众将脸色大喜,终归是侯爷有了决断,

“好,既如此,都回去休息吧,万不能出了差错,”

张瑾瑜收起堪舆图,并不留人,众将各自抱拳拜别,脸色大喜的离开,和刚刚来时的低迷士气,天壤之别,也让晋王瞧得大开眼界,待众将依次走后,张瑾瑜则是让夏雨熬了安神药端了进来,

“殿下,这是安神药,顺带放了一些参须在里面,殿下喝了之后,这三日好好休息一下,勿要多想,”

看着晋王日渐消瘦的身形,别说张瑾瑜看着揪心,就连跟来的夏雨,还有兰月儿都觉得不妙,要不是侯爷带上侯府医官谷云石,给殿下把了脉,说不得就撑不住了,

晋王却摆摆手,

“侯爷勿要多言,小王没病。”

也不知是不是说的话太急了,周鼎忽然咳嗽两声,然后只觉得眼前一黑,身子一软就就要瘫倒在地,张瑾瑜手疾眼快,立刻一步跨出,扶着殿下,急声喊道;

“快,先把殿下扶上床,来人啊,请谷郎中过来,”

“是,侯爷,”

宁边脸色凝重,不敢耽搁,去了帐外寻谷医官去了,

夏雨脸色焦急,眼中含泪,要是殿下有个三长两短,她如何苟活,辜负了皇后娘娘重托。

呜咽着哭出了声,

张瑾瑜和兰月儿则是把晋王府扶上床榻,然后脱了鞋,盖上被子,听到夏雨呜咽声,张瑾瑜是心烦意乱,攻城不顺,殿下又病倒了,这一仗打的,糟心不已,

“夏雨,别哭了,先把药端过来,然后端一盆热水进来,”

伸手摸着晋王额头,并未烫手,没发烧倒也无妨,稍等片刻,夏雨匆匆离去,随后,没过多久,谷郎中带着药箱走了进来,见到侯爷还想行礼,却被张瑾瑜伸手拖住,

“云石不必多礼,快来给殿下瞧瞧。”

“是,侯爷。”

谷云石迅速欺身上前,打开药箱,把一排银针铺开,然后拿出几个瓶子,放在床头,先是伸手把了脉,然后摸了晋王口鼻眼等处,随后,拿出一个灰色药瓶打开,放在晋王鼻尖下闻了一会,然后放了回去,抽出银针,对着晋王人中,关内,几处大穴下了针,不稍片刻,

晋王咳嗽几声,悠悠转醒,夏雨喜极而泣,激动地说不出话来,就连张瑾瑜心中,也落了一颗石头一样,好在自己带了谷御医的嫡传,要不然今日可就麻烦了,

“云石,殿下如何了”

收了银针,留下灰色药瓶,这才沉稳回道;

“侯爷,殿下是水土不服,加之舟车劳顿未休息好,身子羸弱,这才导致肝火旺盛,气虚劳神,之前开的方子,熬的药继续喝,这几日多休息,吃一些清淡之物,另外就是这个云中散,有提神功效,若是觉得不适,可以放在鼻尖闻一闻。”

解释恰到好处,众人也松了一口气,原来如此,

“好,劳烦云石了,这几日,宁边,安排一顶帐篷在此附近,让云石住进去,夏雨,扶着晋王起身喝药,”

既然能治好就成,喝药,每日两次,直接灌进去,周鼎还想说话,身子却被扶起来,不由分说,就被夏雨几乎是按着头,就把药碗喂到嘴边,一口灌了下去,只觉得苦味生涩,直冲胸腹,

这摸样,瞧得张瑾瑜也有些发愣,好家伙,这女史当得,想起宫里皇后娘娘,应该是给了秘旨,索性给兰月儿使了眼色,三人身形鱼贯而出,

“侯爷,此事需不需要汇报给京城,”

宁边把谷医官送出营帐,这才关切问出来话,皇子都累病了,要是不和京城宫里面传信,未免有些不合适,

“自然是要写的,军中暗探那么多,事关皇子,怎可不写,研墨,今夜就送折子入京,”

“是。侯爷!”

江南,

金陵城内,

随着官府赈灾陆续展开,安抚了灾民,金陵城内的粮价,也被官府强制定价,渐渐地,城内各处,反而因为水灾而繁忙,尤其是金陵码头,积压了大批货物,缺人众多,所以金陵周边的流民,也有了用武之地,

城外各县,

有了淳阳县的先例在此,开放了县城,死伤的百姓逐渐少了起来,徐长文爱民如子的名声,却越传越广,逐渐有了“徐青天”的名号,

安排好了县衙公务,徐长文这才匆匆出了衙门,上了马车,往金陵城赶去,

“老爷,你坐稳了,衙门那边催得急,小的赶车,也只能快一些了,”赶车的不是别人,正是县衙捕头李振,上一次去粮台令那边要银子的,也是他跟随的,浑身是胆,倒也忠勇,

“嗯,走快一些也无妨,城内府衙那边可有动静”

徐长文这几日,只忙着县衙赈灾的事,城外水退下之后,天色放晴,一些淤泥田地,反而是上好的肥料,但因流民众多,为防止瘟疫,从左大人那里要来的两万两银子,全买了药材熬制,给百姓分食,防止疫病,索性大部分道路干的快,城内水患退去,露出干地,也不怕疫病再起,

还想着百姓田亩之事,也不知那位盐商苏会长如何想法,自己去的信有没有效果,若是没有效果,淳阳县的百姓,又当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