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八章 轻微的暗示(2/2)
北方,雄武州。
雄武州距离正雄山不是很远,徐华也很意外,自己被传送到了这里,对于熊梧州的大概地理他还是熟悉的。
徐华年轻的时候,也曾在雄武州当过一段时间闲云野鹤,替人代写家书,也曾远距离的欣赏过夜间青楼的风景,也曾在雄武州参与过科考。
在此地仔细感受了一段时间后,徐华便深感北方大体平静,柏小卫大人已大体上的解决掉了北方土地兼并的问题。
宣扬新政一事,徐华无疑是受到了莫大的阻碍,因为许多百姓,在经过这一次以工代赈之后,都有了自己的田宅,有了自己的基业。
老百姓就是这样,只要没有挨刀,就感觉不到痛。
不过徐华并不会认为这是老百姓的问题,而是自己能力的问题。
没办法,柏小卫主持北方大局的这一段时间内,政治清明,官员与百姓关系和睦,官府那里不敢说是有求必应,但至少大体上没什么特别揪心的事情。
当得知王博野已经带着程泽一家人前去徐家府邸下跪后,徐华心里也不着急,王博野的确是率先打了一个漂亮仗,但王博野若是被传送至北方地界,大致还是会碌碌无为。
酒楼里,徐华独自一人自斟自饮。
已很多年,不曾来过酒楼喝酒,滋味与年轻时候不太一样,有那么一瞬间,徐华意识到自己真的是老了,喝不出来年轻时的那种感觉。
他旁边的桌子上也有一人自斟自饮,此人体格健壮,模样虽不算俊朗,但也并不丑陋,面色枣红,一双浓眉,身着一袭布衣,草莽气概扑面而来。
这会儿,又来了一位腰间佩刀的青衣小吏,能腰间佩刀的青衣小吏,多出自于郡守府。
“文爷来了,快请坐。”店小二看见这位青衣小吏后,连忙上前一脸谄媚的招呼道。
青衣小吏,在宇文君等人的眼中,或许是一粒尘埃。
但在寻常百姓的眼中,青衣小吏可不得了,无异于一座雄山大岳,虽说挣的钱不是很多,但是关系复杂,一些可判可不判的事儿,亦或是某些扯皮的事情,都得需要这样的青衣小吏找关系拉偏架。
而文三,就是这样的一位青衣小吏。
“你倒是机灵啊,今儿上一壶好酒,看着折腾七八个菜,等一下我的同僚就来了,记得泡一壶红茶,我有一个同僚喜欢喝红茶。”文三对着一脸哈巴狗笑容的店小二招呼道。
店小二连连点头道:“好嘞,文爷您稍等。”
看见文三后,徐华隔壁这张桌子上的布衣壮汉猛然间双眸汇聚凶光,缓缓从腰间掏出了一把生锈的匕首。
徐华敏锐察觉到了一丝杀意在身边环绕,侧头看去,布衣壮汉紧握那柄生锈的匕首,他正在调整自己的呼吸节奏,或许是头一次蓄意杀人,故而导致有些紧张,难以把握最佳的出手时机。
就当这位布衣壮汉准备一鼓作气冲过去时,不知何时,一只手放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布衣壮汉脸上顿时渗出豆大的汗珠,抬起头一看,是一个身着下等锦衣的叔叔辈,他不认识这个人,也不知这个人为何拦着自己。
“我们喝几杯?”徐华瞥了眼不远处的文三,对着布衣壮汉轻声说道。
布衣壮汉见状,也稍微回过味来了,然后点了点头道:“好啊。”
徐华自来熟的坐在了布衣壮汉的身边。
徐华自己也没有想到,只是来到这座酒楼喝了一顿酒,就遇见了一桩不错的机会。
布衣壮汉脸上依旧满是汗珠。
徐华先给壮汉倒了一杯酒,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
小声对布衣壮汉说道:“你还年轻,往后或许还有前途,杀人不值当!”
布衣壮汉听到这话,紧张焦躁的心绪散去了不少,可眸子里依旧凶光残留,小声说道:“那文三不是好人,想要抢夺我们村庄的地皮。”
“是整个村子地皮,而不是我一家的,可惜我们村的人胆子小,不敢闹事。”
徐华闻言也并不觉得奇怪,柏小卫虽说解决了大部分土地兼并的问题,但一些小范围的陈疾弊病并未解决,且一些扯皮的事情本就难以解决,徐华敏锐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