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1章 1371海瑞的用法(2/2)
朝廷发布的政令,在地方上总是想方设法名义上执行,但实际上多少都有走样。”劳堪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但确实存在问题。
巡按御史虽然是朝廷派到地方上监察百官的,但南京都察院的御史,自然长期呆在南京,和这些地方的官员走动也频繁,或多或少都和地方上有了利益牵扯,监察职权大打折扣。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魏广德低语一句。
“差不多就是这意思,对他们有利就支持执行,若是有些不好,则想方设法规避。”
劳堪马上说道。
“人之常情。”
不过,魏广德并没有什么反应,反而好似很理解的说道。
劳堪闻言一下子就盯着魏广德,满脸不解。
魏广德迎着劳堪目光笑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身在都察院,自然是以监察百官为己任。
而我在内阁,考虑的是朝廷的政令下达以后地方上是否执行。
如你所说,有些政令下达后,地方上执行走样,这其实一早我们就想到了。
但主要看我们下达政令的目的,如果想要达成的目的没有变,即便其中有些变化,我们也不会管。”
“只讲效果,不讲过程。”
劳堪低声说道。
魏广德微微点头,劳堪这话没错,他们所处官职不同,所要求地方做到的就完全不同。
“唉你想让海瑞出仕,执掌南京都察院,怕是难度很大。”
魏广德摇头叹气道。
他虽然参股一些商会,但对他们说的从来就是可以避税的避,该交的税还得交,不能偷逃国家税款。
实际过程中是否如此,魏广德并未多管。
在他看来,就算自己安排人严格监督,
没被发现,算他们命好。
被发现了也无所谓,当事人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该罚款罚款,该刑罚就刑罚。
魏广德或许会帮他们减轻点处罚,但绝对不会让人包庇他们。
他可以给他们指路,为他们打开经商的环境,但绝对不会为了赚钱就利用权势,搞什么垄断,那是官僚资本做派。
资本主义其实就两路,一是官僚资本,一是自由资本。
后者是资本主义的主要力量,他们也敌视官僚资本,因为官僚资本不仅掌握资本,还握有权利,根本没法和他们竞争。
不过对于勋贵或者其他权势之家来说,垄断似乎更被他们喜欢,因为可以保证他们稳定获利,所以他们推行的就是官僚资本那一套。
至于对市场的破坏性,他们是看不到的。
阻止海瑞出仕的,其实还是张居正。
都说海瑞铁面无私,可他在处理徐阶之事上,就顾念到徐阶活命之情,所以查明徐家案子后并没有秉公执法,而是想着给徐功留面子,私底下进行协商,希望徐家退出一半田地平息此事。
他这样,看似对徐家有利,是折中做法,但实际上得罪了预置徐阶于死地的高拱不满。
徐阶不答应,让张居正帮忙说和,他也没给张居正面子,让张居正对他也有看法。
对于给自己制造麻烦的人,高官们通常的做法就是边缘化他,让他不能给自己制造麻烦。
好容易这个制造麻烦的人离开了,怎么可能还启用他。
张居正不答应,就算魏广德支持,怕也很难过关。
内阁这关就不好过,更别说吏部。
而且佥都御史监察御史,若是真让海瑞做了,张居正要御史做的事儿,还不得被海瑞给翻上天去。
“你举荐海瑞,主要是想让他监察江南征收商税事务”
魏广德忽然开口问道。
“是,让海瑞监督江南御史,核查地方换帖银征收和使用。”
劳堪直言道。
之前劳堪话里话外都是换帖银,其实就是魏广德计划中的商税。
而魏广德其实一直有将征税机关单列,或者在户部组建专门的征税衙门的打算。
好吧,其实就是后世的国税局,从中央到地方垂直管理,地方征收赋税后按比例分拨一笔到地方,作为地方官府运转的经费,其他直接解到部里成为朝廷收入。
成立专门的征税衙门,好处也是多多,至少可以限制地方官员通过摊派,肆无忌惮在征税之外加征各种税目。
实际上,压垮大明老百姓的,不是朝廷的赋税,而是地方官员加派的杂税。
只是,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大明的官府一向都是一个小政府,不是后世那种,面面俱到的大政府。
成立专门的收税衙门,实际上阻力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是颠覆的。
大明朝廷,或者说中国古代,就是典型的小政府。
“皇权不下乡”,基层的管理更多是依靠宗族、乡绅进行,朝廷只能管到县一级。
而一个县也只有一个县衙,几十个人就要管理一个县所有方方面面,而有编制的就那么几个人。
要是真建立一条垂直管理的衙门,还是用来收税的,魏广德不知道会被人喷成什么样子。
彼时受限于教育普及程度、交通通信条件,基层治理仅达县一级,官员聚焦赋税征收、户籍梳理、治安维稳,其余交予乡贤自治。
落后交通让政令传递月余不止,稀缺教育资源难育全民素养,低生产力水平难堪复杂治理成本,无奈之下只能聚焦关键事务,借助乡绅宗族维系乡土秩序。
但这绝非主动选择,实属无力之举。
实际上这个时候不管是东西方,都是实行这样的模式,只不过在西方是用分封的小贵族来掌握地方秩序,而这一套在其主导的殖民时代,也很容易被国王接受,分封权利很大的海外总督。
而对应的大政府模式则是1929年世界经济大恐慌,政府开始主导经济。
在凯因斯学派的经济制度主导下,政府支出增加、政府的计划……等等,扩张经济、创造就业,解决了许多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初期,凯因斯主张的国家干预主义,也就是“大政府小企业”的理论,在许多国家发展得很有成效。
“我记得不错的话,海瑞在户部做过主事。”
这会儿,魏广德就在脑海里快速琢磨这事儿。
他忽然意识到,或许海瑞还真是他推动成立税务衙门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