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山楂汤元(1/1)
爱情的力量真是特别强大,短短的两年时光,连宋玉琤自己都觉得象变了个人一样,浑身充满了活力,对生活有了盼头。当然,更多的是感恩,感恩生命中他能遇到一个懂得欣赏他的女人。
王安芬和宋玉琤,有共同爱好的两个人,通过阅读紧紧连接在一起。但让宋玉琤始料不及的是,王安芬的阅读量,并不比自己少,他的图书已经开始捉襟见肘了。
他拿起那本自己珍爱的《红与黑》,犹豫着是否要把它送给王安芬。翻开那已经有些磨损的书页,除了书页内的印刷体,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自己的小字,有愤怒,有同情,有叫好,有爱意,更有宣泄。
一页页地翻看着,宋玉琤的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就象当时看书时一样。他环顾一下自己的小屋,多少个不眠之夜,就是在这里,自己就如同这个“于连”一样,为自己的命运气愤,为家庭的不和痛苦,为人生的不快懊恼,为爱情的渺茫失意,更多的是对现实的失望,不,应该是绝望。
当然,自己又怎么敢比作是“于连”呢?至少他有勇气改变他的现状,有行动争取自己的地位,有计划蜕变自己的灵魂,有能力攀附不及的目标,有胆量捍卫自己的尊严,最后毅然决然走向生命的尽头。
可是我宋玉琤呢?宋玉琤苦笑一下,四周白煞煞的墙壁,仿佛在寒气中,嘲笑着自己;旁边的锅台冷灶,摆满了没有洗的碗筷,床上的被褥,凌乱不堪,他们无不在嘲讽着一个失败者的真实写照,一个单身汉的失意生活。
翻到书的最后一页,是宋玉琤早已忘掉的一句话,“改变命运,我要做下一个于连,一九八二年冬。”
宋玉琤决定送出那本《红与黑》,而且要在一个特殊的情境下送给她心爱的姑娘。
两年了,如果说王安芬真正融入了北豫市的城市生活,多少有点牵强。但是如果说,哪个地方让她真正爱上了北豫市,那她会毫不犹豫地说,那就是离育才中学不远的一个小小汤元店。
白记汤元店,就在一个不深的小巷子口。那是一间不大的小店,简单洁净,门口支着两只铝罗锅,煮着热气腾腾的汤元,店内一侧的案板上,放着一个大大的扁竹箩筐,高个清瘦的老板一边手工搓着汤元,一边招呼着进店的食客,旁边是两张小饭桌和几把小凳子。
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店,包含了王安芬很多个人生的第一次。
第一天到达北豫市,第一次走进高一四班,讲了人生中的第一堂课,第一夜有了安定的城市落脚地儿,第一次的自我庆祝,第一眼看上的洁净小店,第一次产生的神奇幻觉,那汤元的味道,太象妈妈做的味道了。王安芬鼻子酸酸的,难道这是天堂里的妈妈对自己的奖赏吗?
汤元粘而不沾,咬开后,一股粉红色的山楂蜜汁,就留了出来,然后赶快把它含在嘴里品,不要留到汤里,那口中的滋味酸酸甜甜的,那浓浓的糯米汤,自然是洁白的,喝一小勺,自然就会把香甜的滋味,送到心里去。
妈妈是个南方人,在王安芬很小的时候,妈妈会在中秋节和元宵节的时候,做给她们吃。虽然后来,家里的境遇不好,没有条件和食材去做了,但那记忆中的味道,吃一次就永远忘不掉了。“
“一毛钱的汤元”,成就了王安芬喜欢上北豫市的第一个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