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需求凸显(2/2)
“又不是赢得了冠军,仅仅是获得世俱杯比赛资格,球迷就乐得找不着北,看来这两年确实是饥渴坏了。”
一点小小的荣誉和成就,对近四十年混迹职业半职业联赛的球队来说,确实难能可贵。“球队上限和潜力是不一样的,我刚才听一个小球迷说,他爷爷的爷爷一百多年前就是俱乐部的支持者,几代人为球场助威,这都是和传统一样,难以割舍的生活习惯了。”
别说国内,全世界都难有几支这样的足球队。
二舅梅应年想要在国内找一支类似的球队,复制京城北方联合足球队的成功,可惜,事与愿违。
许多年后,职业联赛的开发,导致商业化越来越浓,扎根本地社区的保守球队,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一世的国际足联并没有遇到“博斯曼法案”这样的难题,可这并不代表问题就不存在,甚至这一世的麻烦还要更多。
以国内足球联赛为例,外援想要进入国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没有和“英超”类似的“劳工证”限制,外国球员想要拿到国内工作签证,那也是相当困难。
具体说来太麻烦,要是没有熟悉流程的内行人带着,外行想要玩得转,几乎是不可能的。
场外的喧嚣,并没有影响到场内的比赛,主队三比零领先,客队也没有必须取胜的战斗欲,见好就收的主队也没有穷追猛打,大家比较有默契地耗完剩下的“垃圾时间”,主裁判一声哨响,一九九八年的甲子组比赛完结,京城北方联合足球队如愿地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赛后,金时作为俱乐部代表,出席了庆祝仪式,金尚和李萱以及一众亲朋好友去庆功宴上露了个面,和熟人寒暄了几句。
队长巴桑次仁原本决定这个赛季结束就退役,结果下半赛季的表现还可以,状态下滑并不严重,于是以球员兼教练的身份再续约了两年。
打满整个赛季的主力,估计有点为难他,可作为一名实力强劲的常规轮换球员和主力替补,那是绰绰有余。
于情于理,都可以给他一份新合同。
而球队的未来,希望之星艾吉玛,经过三年的磨练,已经沉稳了很多,最近还交了个当幼儿园老师的女朋友,初来大城市打拼,闲暇喝酒泡吧的毛病改了很多,本地边新闻再难觅他的名字。
正值巅峰期的艾吉玛,差不多坐稳了国家队的主力位置,场上场下的形象都很不错,和阎小红商量后,打算提拔他为球队的第三队长,在巴桑次仁渐渐隐退,第二队长的主力位置并不稳固,且年纪大了,更多的是起到稳定更衣室,带一带新人的作用,这种情况下,明年艾吉玛就要承担更多的场上队长的责任。
稳定的传承,对保持球队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老球员纷纷退役,边缘球员寻求离开,新人渐渐上位的趋势难以更改,京城北方联合足球队渐渐褪去了半职业球队的弊病,从内到外重铸筋骨和灵魂,软件和硬件都很过硬,已经是国内条件数一数二的足球俱乐部了。
——
冬至过后,足球队取得好成绩的劲头过去,一九九八年只有不到十天了,今年的春节格外晚一点,要到一九九年的二月中,即便如此,年节的气息已经很浓了。
寒风越发凛冽,又下了一场小雪,呼呼吹着的北方才稍微消停一阵子。
冬日暖阳照耀,气温稍微回暖,京城的人们又开始忙碌,为新年准备年货的人也变多了。
远的不提,元旦将近,各地的货物开始成批运送到京,肉蛋奶的消耗量急剧上升,二姑夫张华从水运和陆运两个方向往京畿运送货物,今夕商城也从南方运输大量蔬果等物资北上。
改装不久的大批双燃料货车派上了用场,尤其是长途运输的lng重卡和城市周边灵活运输的皮卡、轻卡以及电动货箱车等,越发显示出节约成本的优势。
在内河航运、江海直达近海货船以及北太平洋航线上,金尚的船队和二舅梅应年支援的运力,还试了下氨能源、甲醇双燃料和lng动力系统,效果嘛,有好有坏,在以重油为主燃料的时代,替代燃料的市场前景并不是那么被看好,归根结底,还是船用燃料油(重油、渣油、沥青油和非标柴油)的价格实在是太低了,代用燃料的价格优势并不明显。
还有就是九十年代末的碳排放和环保标准并不严格,随便改造处理一下,老式主机就能满足现有主流航线和港口的要求,没有大幅度升级换代的需要。
诸如氨气发动机效率低下,需要研制专门的内燃机,甲醇热值低,冷启动困难,燃烧不充分,天然气容易爆震,尾气温度过高,废热回收利用等问题,都需要一一攻克。
总之,前景是好的,现实还需要更加努力。
技术中心的科研小组任重而道远啊。
十二月三十一日,是一九九八年的最后一天,同时也是冬二九,往常这个时候,京城的物价会迎来一阵比较明显的上涨。
打年货的多了,送礼请客的也不少,金时旗下的火锅城和生鲜超市的生意贼好,还顺势搞起了促销,物资的消耗更是如流水一般。
好在今年的供应似乎格外充分,使得物价涨幅并不夸张,价格依然不低,只是没有如往年那样供不应求,有价无市,反正只要有人买,就一定有货物卖。
依托于网购和线下生活的城市配送物流团队,经过三年的锻炼,终于有了精明强干的模样。
在各地中小型网点的支持下,大批骑着两轮电动车(电动摩托车)和开着双燃料轻混皮卡车的同城配送团队,穿街过巷,走入了千家万户。
打通最后一百米的难题,二十年后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都存在,更不用说连2g都才开始初步普及的一九九八年末了。
实时地图和定位指引就是难以逾越的关卡,如果不是小灵通的普及,让老百姓有了便宜好用的移动通讯工具,能够及时沟通,恐怕上门送货都是一件难事。
定位和地图的痛点,越来越影响公司战略发展了,只要和线上线下商业模态有关的,几乎都要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