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幸好遇见神 > 第465章 解惑

第465章 解惑(1/2)

目录

金墉城一座颇为简陋的院子,是“新”的太子东宫。

李冲踩着时间点过来,准备为太子拓跋恂讲经。

李冲是当年冯太后、皇帝共同为太子选定的老师。课业内容和进度也是当年确定的。

宾主就座后,李冲道:“殿下,咱们今天……”

“先生随便讲点什么吧,本太子今天没什么心情。”拓跋恂无精打采道。

李冲看着对方,心里叹息一声,没有教训他。而是按计划授课,也不理会对面学生听没听讲。

李冲教授太子、皇子多年、多人,这种情形,他遇见的也多,有经验。

他教过皇帝拓跋宏、王爷拓跋禧,现在教太子拓跋恂,应付起来也不在话下。

而另一间屋子里,中庶子、中书教授高道悦正为皇次子拓跋恪授课。

高道悦祖籍北燕,他的祖上和冯太后之父冯朗一起投降北魏。

因为他为人正直,汉学知识渊博,冯太后、孝文帝挑选他担任皇次子拓跋恪老师。

看着正襟危坐的二皇子,高道悦道:“二殿下,咱们今天不讲经,就谈谈迁都这事,你看可好?”

“好。多谢老师。”拓跋恪答。

“殿下可知道,皇上为什么要迁都么?”高道悦问。

拓跋恂稍加思索答:“洛阳距离建康近,父皇应该是为了方便攻打南朝吧。”

高道悦点头:“这点也算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不是这个。”

“那是什么?”

“皇上下定决心迁都的原因有四。”高道悦道:“其一,平城的粮食供应越来越紧张。平城盆地北面是蒙古高原、燕山山脉,东面是太行山,南边是恒山,西南是吕梁山,西边是黄河。过去几十年,平城作为首都,人口逐年增长,由道武帝时期的二十多万,至太武帝时期五十多万,到现在接近百万人口。平城盆地产粮,最好年份只能养活50万人。加上平城还要补贴六镇军粮,粮食缺口非常大。短缺的粮食,都是从山东、河南、关中等地翻山越岭运过来,成本太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