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昌全市委告状遇推诿,瑞林无奈指示找钟毅(2/2)
没等魏昌全把话说完,林华西就打断了他,说道:“好啦,昌全同志。我该说的都已经说了。你现在又不是正式举报,就算你正式举报这件事情,我们纪委也不会立案的。怎么可能,就凭你三言两语,我们就去调查一位县委书记,还要顺带调查一位前任政府的市长呢?这也太不严肃、太儿戏了。啊,听我的,回去找红旗书记,放低姿态,道个歉,这都不是啥天大的事儿。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吧,对你好,对红旗也好。要是继续这么闹下去,昌全,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警告你,平安县你铁定呆不下去。在现在这个形势下,你换到任何一个县,都不如在平安县有政治前途啊。你是个聪明人,多的话我也就不多说了,懂我意思吧?”林华西一边说着,一边站起身来,开始有条不紊地整理桌面上的文件,文件被他摆放得整整齐齐。他的言下之意再明显不过,这次谈话该画上句号了。
魏昌全看着林华西站起身来整理文件,心里跟明镜似的,这是林华西要送客了。他满心都是不悦,但又毫无办法,胳膊拧不过大腿。是啊,林华西书记已经把话挑得再明白不过了,别说这不是正式的举报,就算是正式举报,市纪委也不可能受理。
魏昌全越想越气,胸口像堵了块大石头,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打了招呼,转头就朝着市委副书记唐瑞林的办公室大步走去。
好在钟毅、唐瑞林外出调研已经回来了。唐瑞林看到魏昌全又来到自己的办公室,不禁微微一怔,脸上闪过一丝惊讶。毕竟,一个县委副书记老是频繁往自己的办公室跑,这种情况并不多见,难免让人觉得有些蹊跷。唐瑞林没有过多的客套,直接开门见山地问道:“小魏啊,你是上来汇报思想动态,还是来汇报工作进度的?对了,你们联营公司投票的结果出来了没?”唐瑞林一边说着,一边指了指旁边的椅子,示意魏昌全坐下说话,动作随意又自然。
魏昌全听到唐瑞林这么关心自己,再对比刚才林华西那公事公办、不冷不热的态度,顿时觉得还是唐瑞林和周鸿基关系铁,是一条心的人啊。如今,市里的这些干部,哪个不是精得跟猴儿似的,看人下菜碟。虽然周鸿基当了副省长,但县官不如现管。大多数人都觉得郑红旗不仅和齐永林关系好得穿一条裤子,而且和市委书记钟毅关系也十分紧密,在市委班子里很有分量。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大家谁愿意拿自己的仕途命运去得罪人,得罪郑红旗这么个市委红人那?
魏昌全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仔仔细细地向唐瑞林汇报了一遍。唐瑞林听完之后,内心里顿时觉得自己被郑红旗给狠狠地涮了一把。是啊,自己这周才去平安县视察,当时郑红旗也信誓旦旦地答应自己,要在联营公司投票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再调整魏昌全的岗位。可如今,联营公司都还没召开股东大会呢,郑红旗竟然不顾自己的苦苦劝说,一意孤行,直接就把魏昌全给调整了。这让市委副书记唐瑞林顿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很没面子,就像被人当众扇了一巴掌。然而,在魏昌全整个汇报过程中,他并没有提及自己和郑红旗俩人单独聊天的事。
但是此刻的唐瑞林已经是副厅级的市委副书记,有些话自然不能像普通老百姓那样随便乱说。更何况自己如今也是夹起尾巴在做人。他只能强装镇定,故作淡定地说道:“昌全啊,我还是劝你一句,在这复杂的工作环境里,得始终以大局为重啊。就拿这次郑红旗同志的事来说,他这么做,确实不太地道,有些欠考虑。”说到这儿,唐瑞林微微摇头,脸上流露出一丝无奈,轻轻叹了口气,继续道,“哎,你也深知县委书记这个职位的关键与特殊之处,在一些重要决策上,他们有时目光确实只聚焦在书记和市长身上,这也是咱们官场的现实情况,大家都心里有数。”唐瑞林一边说着,一边用手轻轻摩挲着下巴,眼神中透露出对官场生态的感慨。
魏昌全坐在对面,身子微微前倾,眼睛紧紧盯着唐瑞林。听到这番话,他心里已然明白,唐瑞林对郑红旗的做法心存不满。但他也清楚,仅有这点不满,根本不足以改变现状,或者说,因为他周昌全,还不值得唐瑞林与郑红旗发生正面冲突。眼下,他面临着两个极为棘手的难题:其一,此番与郑红旗的冲突闹得沸沸扬扬,自己若就这么回县委继续工作,日后在众人面前,面子上实在是挂不住,工作开展也定会处处受阻;其二,一想到要向周海英交代此次事件,他的心里就像压了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不知道该如何去交投名状。
魏昌全深吸一口气,说道:“瑞林书记,我实在是觉得郑红旗这件事做得太过分了,完全违反了组织原则。说实话,我并非贪恋城关镇书记这个职位,而是气不过他这种独断专行的作风。他连个最起码的招呼都不打,就擅自调整干部岗位,这简直是丝毫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毫无尊重可言。要是市委对此不采取任何措施,那我……我申请调离平安县,实在是在这儿待不下去了。”
唐瑞林静静地听完魏昌全的话,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回应。他微微皱眉,目光投向窗外,陷入了沉思。他心里明白,要是真把郑红旗叫过来,狠狠批评一顿,看似出了口气,可实际上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毕竟在这官场之中,郑红旗身为县委书记,手握重权,背后也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网。而自己如今虽身居副厅级高位,但行事也得小心翼翼,夹着尾巴做人,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政治漩涡。但就这么咽下这口气,他又着实不甘心,心里那股憋屈的劲儿怎么也散不去。
思索良久,唐瑞林转过头,目光重新落在魏昌全身上,语重心长地说道:“昌全啊,这件事,我给你提两个建议,你好好斟酌一下。首先,咱们暂且把这口气忍下来,俗话说得好,官大一级压死人呐,郑红旗既然坐到了县委书记这个位置,有些事情我们确实不好直接掀桌子嘛,现实无力改变。再者,你要是实在咽不下这口气,觉得非讨个说法不可,那你可以直接去找钟书记反映情况。钟书记是市委一把手,在咱们市里那是说一不二的人物,郑红旗再怎么着,也不可能连钟书记的面子都不给吧。你也知道啊,咱俩和鸿基同志的关系都不一般,你曾是鸿基同志的秘书,我也算他的大管家,所以这种敏感的事儿,我实在不好随意表态。”
魏昌全听着唐瑞林的话,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之中。他的内心犹如一团乱麻,纠结万分。一方面,他觉得唐瑞林的话在理,去找钟书记反映情况,或许真能得到一个公正的处理结果;另一方面,他又担心这么做会进一步激化与郑红旗的矛盾,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
就在魏昌全犹豫不决之际,唐瑞林又轻声提醒道:“昌全,我还得郑重地提醒你一句。等你见到领导,可不能光一股脑地反映问题,更重要的是明确表达自己的诉求。你得好好琢磨琢磨,你此番行动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总不会仅仅是跑到市委来告状,出出心里这口气吧。你得怀揣着对城关镇民营企业发展的一片赤诚之心,从工作大局出发,去找领导反映问题,提出明确且合理的诉求,还是明确表达你希望继续留在城关镇任职,为当地的发展贡献力量。这样,领导才能清楚你的想法,也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嘛。”唐瑞林一边说着,一边用鼓励的眼神看着魏昌全,希望他能理解自己话中的深意。
魏昌全听后,恍然大悟道:“哎呀,瑞林书记,您说得太对了!我怎么就光想着告状,把自己真正想要的给忘了呢?要是真去见市委书记钟毅,无论结果怎样,我想留在城关镇继续工作才是重中之重,城关镇的工作,很多刚起步,我走了,很多工作要停下来。”
说来也巧,钟毅书记和唐瑞林一同外出参加调研后,顺利返回了市委大院。得知钟毅在办公室这个消息后,魏昌全心中一喜,觉得机会来了。他不敢有丝毫耽搁,径直走向钟书记秘书的办公室。
来到向建民办公室门口,魏昌全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着,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尽量镇定下来。随后,他与向建民打了个招呼。向建民一眼看到是魏昌全,赶忙将手中的材料放了下来,毕竟魏昌全曾担任过市委秘书一科科长,在市委机关也是有一定资历的前辈。向建民满脸热情地迎了上去,笑着说道:“魏书记,您可真是来得太巧了!刚刚审计局的郑局长才离开没一会儿,这会儿钟书记正好有半个小时的空闲时间会客。不过魏书记,您可得记住,只有半个小时,钟书记晚上还有其他重要的工作安排,行程可是排得满满当当的。”
魏昌全怀着忐忑心情,一步步挪到市委书记钟毅办公室的门口。他伫立在那儿,目光直直地盯着那扇紧闭的门,往昔的记忆如潮水般在脑海中翻涌。曾经,身为市委秘书一科科长,在这市委大院里可谓意气风发,这扇门对昌全而言,如同自家大门,无论何时,只要抬脚,便能轻松迈入,从未有过丝毫阻碍。那时的昌全,怀揣着满腔抱负,在这栋大楼里忙碌穿梭,为工作奔波,为领导服务,一切都显得那么顺风顺水,一切都是意气风发,别说县委书记,就是个别副市长见了昌全,也要主动发上一支烟啊!
可如今,命运的轨迹陡然转变。此刻的他,站在这扇门前,心中五味杂陈。不仅要在门口恭恭敬敬地稍作停留,还得小心翼翼地事先经过秘书的同意,才能有机会踏入其中。办公室外的走廊静谧得可怕,头顶昏黄黯淡的灯光,散发着微弱的光晕,无力地洒在地上,将他那略显单薄、落寞的身影拉得老长,更添了几分孤寂与凄凉。墙壁上挂着的一幅幅画像,在这昏黄灯光的映照下,仿佛也变得有些阴森,静静地“注视”着他,让他愈发觉得自己形单影只。
魏昌全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抬手用微微颤抖的手指,轻轻敲响了那扇决定命运的门。“请进。”门内传来钟毅书记沉稳而有力的声音。他推开门,缓缓走进办公室,屋内明亮的光线与走廊的昏暗形成鲜明对比,让他一时有些睁不开眼。
一进屋,他便清了清嗓子,定了定神,闲聊了几句之后,将之前向林华西和唐瑞林汇报工作时的说辞,原原本本、详详细细地又给市委书记钟毅汇报了一遍。汇报过程中,他时而情绪激动,尽显委屈摸样;时而言辞恳切,语气中带着深深的无奈与愤懑,着重强调那些他认为不合理、不公平的地方,恨不得将内心的委屈一股脑儿地倾诉出来,让钟毅书记全面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钟毅书记全程站着,不时用拳头捶打一下自己的腰,今天多数时间都在坐车和开会,腰肌位置感觉到一阵酸楚。身后是一整排高大的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和文件。
钟毅书记听完之后,神色极为平静,他缓缓的坐下,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静静地看着魏昌全。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一个班级里的正副班长闹了点小别扭,算不得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毕竟在日常工作中,即便是上嘴唇和下嘴唇这般亲密无间、时刻相伴的关系,也难免会有磕碰的时候,更何况是同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共事的同志呢,大家整日里为了工作忙忙碌碌,观点不同、意见不合都是常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