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钟毅一锤定音要抓人,腾龙坦然认罪不伏法(1/2)
1991年4月中旬,天气多变,三月还有桃花雪,四月又迎来了倒春寒,本来大家都已经换上了春装,昨天下了一夜的额雨,这天气又有些凉了。
市刑警支队支队长孙茂安站在黄桂家破旧的堂屋里,脚下的水泥地布满裂痕,确实,正如黄老爷子所讲,这个年岁里,家里能铺上水泥地的都是阔绰人家了,大多数的人家里都是青砖铺地,当做地板。院子里晾着几件褪色的粗布衣裳,在风中轻轻摇曳,衣绳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
眼前这一家三口衣着朴素,黄老爷子的的确良还印着化肥厂的厂标,衣服胳膊肘的位置上打着补丁,针脚歪歪扭扭,显然是手工缝制,是啊,开车师傅的待遇是不错的,在东原那绝对是上流社会,如果不是赌博,这家人的日子,应当是十分体面的。
再看现在,他们面容憔悴,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沧桑,写满了生活的艰辛。黄桂的老父亲佝偻着背,像一棵被风雨吹弯的老树,双手不安地搓动着,手指关节粗大且布满老茧,指甲缝里还残留着黑垢;母亲紧紧攥着衣角,脸上的皱纹里藏着数不清的忧虑;媳妇低着头,时不时偷偷瞥一眼,又迅速将目光移开。
老爷子又赶忙道:快,快给人家倒几碗水来。
这媳妇和老太太两人赶忙手忙脚乱的朝着厨房走去。
孙茂安盯着这茫然无措的三人,内心暗自思忖:“这50万,真的没收到?”
他的目光扫过院子里砖墙,从常理推断,这家人大概率也并不知情黄桂杀害夏光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监狱会见全程处于公安机关的严密监视之下,谁敢提及此事?就算黄桂给家里写信,字里行间也必然不会透露出半点风声。
“小郑,烟。”孙茂安开口打破沉默。小郑是他从警校毕业不久的徒弟,小伙子身形挺拔,穿着新的警服,肩膀上的肩章在昏暗的光线下微微反光。刚分到光明区公安局时,小郑就凭借处理几个棘手案子崭露头角,很快被孙茂安调到刑警支队。这孩子不仅脑子转得快,还特别会察言观色,很对孙茂安的脾气,师徒俩平日里处得跟亲人一般。
小郑赶忙递上烟,打火机的火苗在春风中微微摇曳。孙茂安拿手一档,点燃之后深吸一口,烟雾在空气中缓缓散开,呛人的烟味却无法驱散他心中的疑虑。他望着黄家堂屋门口剥落的对联,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只剩下“一”和“年”两个字还依稀可辨,心中愈发笃定:黄桂根本没时间向家人透露自己受人指使撞人的真相。整个交易过程,恐怕只有罗腾龙和黄桂两人知晓。要想揭开真相,必须与罗腾龙正面交锋了。不过,既然已经到了黄桂家,例行搜查还是要做,也好给上级一个交代。
“老哥,我们来主要是了解一下家里有没有不明来源的收入。按程序,需要进行一次搜查,还请你们配合。”孙茂安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温和,孙茂安则是走出了院门,看到厨房的烟筒里依然冒出了青烟,过了饭点,这个点烧火,应当是给几人在烧水喝了。平常的人家暖壶里也会有水,显然,老黄家的人连热水都懒得烧了。
这个时候,黄桂的母亲急忙从厨房里走了上来,拉住孙茂安的手腕,眼中满是祈求:“领导,你们想咋搜查都行!只是我儿子……您说他有可能不是死刑,这到底是咋回事啊?”
孙茂安面色沉稳,也是知道,一切都还在调查中,自然不好直接说什么,也就不慌不忙地回答:“案件还在调查阶段,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你们要做的就是配合公安机关,争取宽大处理。”
他心里清楚,在真相大白之前,任何承诺都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他又走进堂屋,扫过黄家客厅墙上挂着的全家福,照片里黄桂穿着笔挺的工装,笑容灿烂,黄老爷子的眼神中满是骄傲,老母亲和现在则是判若两人了。是啊,能够顶岗接班开货车,这就是人生的赢家,不少交警队的同志,都羡慕开货车的。
黄桂的母亲追上来道:“我们打听过,现在是严打阶段,一切从严从快,我家黄桂会不会……会不会直接被枪毙啊?”
“严打确实在进行,但也不是所有情况都判死刑。死刑判决需要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国家对死刑判决非常慎重,不会轻易下决定的。你们放宽心,先把眼下的事配合好。”孙茂安耐心解释道,眼神中难得地流露出一丝同情。他想起自己曾经办理的一个案件,也是在严打期间,一个年轻人因为冲动犯了错,从判处死刑到执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家人的天都塌了。
又过儿会,黄桂的媳妇转身从屋外拿着一个掉了漆的绿色铁皮镂空热水壶和几个粗瓷碗。她小心翼翼地倒了几碗热水,放在斑驳的八仙桌上,桌上足足四个菜,明显的没怎么动,这媳妇脸上挤出一丝笑容,满脸谨慎客气地说:“公安同志,喝口水吧。”孙茂安注意到,黄家屋内陈设简陋,墙壁上糊着旧报纸,有的报纸已经发黄卷曲,墙上的相框里,倒是有不少一家人外出游玩的照片,这些背后的建筑,明显就是外地的大城市,能够看的出来,之前这一家人是十分阔绰的。
黄桂的母亲叹了口气,擦着眼泪说:“说实话,有时候我们都觉得,干脆把这不成器的东西枪毙了算了。我们老两口攒了一辈子的家底,还有他媳妇陪嫁的那点钱,全被他输光了。他爹气不过,拿小手臂粗的槐树棍子打他,把他的腿和肋骨都打折了,可他就是戒不掉赌。我们实在是没办法了……但真要是说枪毙他,我这当娘的,心里咋能不疼啊?同志,你们行行好,给上面说说,我家黄桂这孩子,就是一时糊涂,一时冲动才犯了错啊!”说着说着,泪水在她的眼眶里打转,顺着布满皱纹的脸颊滑落。
小郑带着几名公安同志开始仔细搜查屋内的每一个角落。他们弯着腰,在床底摸索,灰尘扬起,弄得满脸都是;打开衣柜,衣物杂乱地堆在一起,他们一件一件地翻找,甚至将衣服全部倒在地上,仔细查看每一个口袋;他们还搬开沉重的木箱,用手电筒照亮黑暗的角落;用工具撬开床板,查看是否有隐藏的夹层。这些公安同志都参与过抓赌抓嫖行动,没收过不少违法所得,但50万现金的规模,还是让他们不敢有丝毫大意。
黄老爷子无奈地说:“我们也盼着你们能找到钱啊,这些年,这个家被他折腾得不成样子,家底早就空了……”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他的目光落在墙上挂着的黄桂的奖状上,那是化肥厂颁发的“安全驾驶十万公里”奖状,如今已经有些发黄,但字迹依然清晰。
孙茂安心里明白,这50万大概率是找不到了,但他不能断定这钱收到没有,儿子都要枪毙了,饭桌上还是四菜一汤,这个标准,他家都达不到。
又客套了几句后,他带着刑警队的同志返回市局复命。警车缓缓驶离,扬起一阵尘土,黄桂一家站在门口,望着警车远去,脸上满是迷茫与无助,身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孤寂。黄桂的母亲用手擦了擦眼泪,转身走进屋里,黄桂的父亲叹了口气,也跟了进去,只留下黄桂的媳妇还站在原地,望着警车消失的方向,久久不愿离去。
第二天清晨,政法委家属院里,几辆警车悄然停放,但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这里大多数住户都在政法系统工作,院子里停几辆警车太正常不过了。
罗腾龙的家中,气氛却显得有些压抑。罗腾龙躺在床上,眉头紧皱,昨夜与妻子王曌的不愉快还萦绕在心头。床头柜上的闹钟滴答作响,窗帘被风吹得轻轻晃动。
王曌满脸不悦,一边整理着衣服,一边说道:“三过家门而不入,你也是个他妈的人才!要不你就去找你的那些狐朋狗友去,别在我这儿碍眼!”
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失望和愤怒,手中的罗腾龙衣服被她揉得皱巴巴的,一把地上。
罗腾龙烦躁地翻了个身,用被子蒙住头,不想回应。床头挂着他们的婚纱照,那是罗腾龙从劳改队出来后补拍的。照片里,王曌怀胎数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而罗腾龙则清瘦帅气,带着几分痞气。如今,从劳改队出来后的罗腾龙开始报复性地大吃大喝,又结交了不少社会上的闲散人员。虽然他是迎宾楼的总经理,但工资大多都花在了招待朋友和那些所谓的“生意伙伴”身上,这也是王曌产后不久就去迎宾楼上班的原因之一,不上班,家里的钱都要倒贴了。
王曌光着身子走进卫生间,砰的一声关上了门。罗腾龙百无聊赖地拿起床头柜上的美女杂志翻看,眼神在杂志上的香艳女郎身上游走。看着看着,他不自觉地有了反应,冲着卫生间喊道:“曌,再弄一下吧,我觉得我又行了。”
卫生间里只有冷水浇在搪瓷盆里的声音,王曌接了半盆冷水,毫不犹豫地从头淋到脚,一盆又一盆,水花四溅,仿佛要借此浇灭心中的怒火和对罗腾龙的失望。她紧咬着嘴唇,泪水混着冷水一起流下。她想起自己怀孕时,罗腾龙还在劳改,一个人艰难地度过了那段日子,日思夜盼,而现在罗腾龙却他行了。
吹干头发后,王曌头也不回地去上班了。罗腾龙盯着杂志,心里暗骂自己:“妈的,王曌长得也不差,我怎么就对别人的媳妇这么感兴趣?真他娘的是个流氓!”话虽如此,他还是忍不住开始自我安慰。在他心里,始终对王曌在他劳改期间坚持生下孩子这件事心怀愧疚,再加上王曌平时对他管教严格,他虽爱喝酒打牌,但在男女之事上,倒也不敢太过放肆,只能自己解决生理需求。
正在他兴致盎然的时候,床头柜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罗腾龙皱了皱眉头,没有接听。第二遍铃声响起,他不耐烦地拿起电话:“哪位?”
电话里传来一个压低的声音:“是我,老三。方便说话吗?”
罗腾龙心中一紧,他有九个结拜兄弟,老三在光明区公安局刚刚担任领导职务。他赶紧坐起身来,声音有些紧张:“三哥,方便,就我一个人在家,晚上一起活动活动?”
“腾龙,出事了!今天市局来人,把我们分局拘留所的所长带走了,还有几个同志也被带走了。我从领导那里打听到,他们正在调查和黄桂一同关押的那几个人的身份。我担心……担心你的事泄密了,你现在赶紧想办法!”老三的语气中满是焦急,语速极快,电话那头还能听到嘈杂的背景声,似乎是在一个公共场所。
罗腾龙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手紧紧攥着电话,声音有些颤抖:“三哥,消息可靠吗?”
“可不可靠你自己去问市局领导!你和丁局长关系不错,抓紧时间想办法和丁局联系,晚了就没机会了!记住,千万别说我给你打过电话!”
罗腾龙坐在床上,大脑一片空白,耳边嗡嗡作响。他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马上问道:黄桂,黄桂不是都判了吗?
电话那头道:他被直接送到东原监狱去了,而不是按正常流程回到拘留所,这其中必有蹊跷啊。
三哥,那马上打听一下啊?
不行,不是一个系统,我和监狱那边没什么接触,人都不熟悉啊。抓紧去找丁局长,晚了就没有机会了。
挂断电话,罗腾龙匆忙从床上爬起来,衣服扣子都扣错了,鞋子也穿反了,心里盘算着要去找丁刚了解情况。这段时间,罗腾龙自知,丁刚对他还是颇为欣赏的,这事只有去找丁刚活动了。
然而,罗腾龙并不知道,此时在他家家属院的胡同口,两辆警车早已悄然停放。车里的公安同志一边翻看着小说,一边密切监视着他家的大门,旁边还放着一个本子,上面详细记录着罗腾龙媳妇外出的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