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难民来兴安(2/2)
“你们的鼓动者已死,若还要闹事,自然有法可处置!”赵大人说道。
人之初,性本善,但这生死存亡,求生只是本能。
一位老者走上前几步,给人鞠躬,“我老汉一定带我们的族人离开,只是老汉恳请你们看能不能行行好,把小孙儿留在你们城里,老儿求您啦了,如果,如果你们同意,我族愿与所有要抢粮食的饥民拼命抵抗。”
互看一眼,这情形他们绝对同意,为了这个根苗未来能活着,他们就愿意为此付出所有。
“不,族长,不能让你们死在这,我怎么会一个人独活,我们走!我们一起走!”那孩子不肯。
“回来,不要拦着族长,咱们都听族长的,我们家愿意,但是族长,不能让全族都留在这,兴许别处还有活路,蓝科或许还能跟我们一族在一起。”
“反正都没有活路了,族长说的对,蓝科是我们族里最有出息的孩子,他家人也时常帮助大家,要是大家都活不成,那至少我们一族还留了一个血脉。”
“我不同意,凭什么不是我蓝涛呀,我也是独苗,我媳妇还没有给我生儿子呢,族长你也太偏心了!”
“现在能不能打得过这些军官将士我们不知道,打得过你还活着我也不知道,吃了这点米粮不过十天半月,冬天怎么办?还不是一个死,与其全族无后而终,身为族长,我宁愿背负害了你们性命的罪名下去见先祖,你们要当我偏心也好,你们不想死我也理解,没有关系,不想为了这个人死在这的,就呆在人群里,愿意的站出来。”
蓝村长后面站了一大排人,看着十几户的样子,看着多,但北蓝村远不止这些。
又一个族长站出来,他听了前面北蓝村的蓝家族长的话,此刻也明白了,“我族也是生死存亡之刻,那个蓝家的老头说的对,小文,你过来,军爷,这是我族的秀才……”
“族长,要留也是你们家万书,他也是秀才,他是读书兼农活,要是一心读书也能十五岁就中秀才,而且已经成年的壮劳力,能写能算,能挑能扛,在这不毛之地,他们肯定需要做活的人是不是。”
“是呀,族长,我们都同意万书去!”几个上坝村的村民急忙说道。
姜玲玲心里活泛,是呀,她们很需要人,开路铺桥,这些人都是做惯了麦田的活计的,而且蓝家族长家还有个窑口,这做的瓷瓶也是不错的。
万家族长想明白了就更加通透,既然要留就应该最大可能得让最大可能的人留下。“我也不强求,愿意的站出来。”
万家族人站出来的就更多,一下子两个村子倒戈,加上兴安县来的人数虽然还是不如那边,可武力值不小,团结度肯定超过那边,那边原本有点底气,现在一点都没有办法,只能悻悻离开。
两位秀才跪着族人,他们不愿意分开,留下未必是最舒服的,带着愧疚的活着,还不如跟着村里人走。
危机解除,蓝歇和万腾急忙表明两个村子的情况,现在外人都走了,北蓝村和上坝村一定会好好的在这生活的。
赵大人还是那句话,上面的意思,一个也不能收留,必须赶走,不然横台县也不会这么严密的死守城门,不让人进去。
姜玲玲折中,让两个村子人停十日,帮县里两边道路打通,事后给两个村长一些粮食作为报酬,让他们可以果腹离开。
停下来的十天,这些人也跟着二熊媳妇带的伙房的人在山里如何找吃的,虽然秋后东西不多,但是能果腹,就算事后没有给粮食,他们也能生存下来。
后来姜玲玲私话两位族长,把人带到了仓癝,看着男女劳力在干活,生产吃的用的,领工钱,还有旁边农庄的地,那些麦子也出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