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情爱分界(一百二十)(1/1)
一百二十
文秀和爱珍两个人很快进入了梦乡。天亮的时候,文秀还在睡,爱珍醒过来了,她看着文秀,她熟睡的脸上显示的是平静和幸福,爱珍为文秀感到欣慰。她认为文秀应该得到幸福,她付出了爱情,也得到了爱情,她的见识、果断、坚定成就了她的爱情,爱珍自愧不如。爱珍不由得就拿自己与文秀比较,自认没有文秀那样的眼光,也没有文秀那样的果断和坚定,所以,文秀的幸福是自然而然的。
其实,文秀明白,爱珍失恋的打击是非常大的,虽然她已经想开了,但是伤口愈合,伤痕犹在。所以她说话的时候也是想尽量避开谈恋爱之类的话题。但是两个豆蔻年华的少女怎么可能完全避开爱情和婚姻方面的话题呢?不过,文秀看到爱珍确实看开了,不再纠结于失恋的痛苦之中了,也为她感到欣慰。有人说,治疗失恋的痛苦就是马上再谈恋爱,但是爱珍似乎没有谈恋爱的迹象,如果她有了新的男朋友,依她的性格会说出来的,她没说肯定是还没谈新的男朋友。文秀自然更不方便问爱珍这方面的事,以免让爱珍心里不舒服。
文秀也没有更多地谈论她和佩轩爱情的细节,尤其是对于她和佩轩已经负距离这事更是守口如瓶。第一,这事是难以启齿的;第二,爱珍性格比较外向,无意中说出去也不是不可能,虽然这事说出去也未必多可怕,但是还是以保密为好,这也不是多光彩的事。虽然爱珍有试探她的意思,但是她一个字也没有透露,只是说佩轩完全克制自己,丝毫没有要与她合为一体的意思,所以他们现在仍然没有那层身体上更亲密的关系。文秀隐瞒这些除了羞涩的本能想这么做之外,也是不想惹来麻烦,毕竟这时候没有婚姻关系的肉体关系依然是不合法的,也是不被人认可的,传出去也是一件很丢脸的事。他俩的情色一体只有他俩知道,其他任何人也不知道,不到结婚,就不能承认这件事,文秀和佩轩都是这么想的。
爱珍看到文秀给婆家的人做鞋,感觉她真的是爱屋及乌,为婆家付出太多了;如果是她爱珍,则做不到这么好。她想到,文秀和佩轩都是全力以赴去爱对方的,也是尽全力为对方做事的,付出太多了,可是得到的也多。其实这是对等的,你付出了爱,也得到了爱;你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你不想付出,也就不可能得到。文秀的幸福源于她的付出,她对婆家这么好,佩轩对岳家也会这么好,婆家对她也会这么好。只是没有听她说起婆家更多的事,只知道她婆家条件差,她一点没有嫌弃。爱珍想想自己,假如自己和佩轩谈恋爱,会不会看得惯他家的脏、乱、差呢?恐怕不好说。如果看不惯,就很难与佩轩再谈下去。佩轩绝不可能与一个嫌弃他家的女生谈恋爱的,他不可能找一个嫌弃他家的女朋友,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在张爱珍看来,她虽然羡慕文秀与佩轩的生死之恋,但是她自知不可能去爱佩轩到那种程度,更不可能爱屋及乌像文秀那样对他的家庭付出那么多。她能够想象,即使她可能与佩轩谈恋爱,也是看上他可能考上大学这一点,这有着强烈的功利性;如果佩轩考不上大学,她是不可能陪着佩轩在家种地的,这样两个人自然就会散伙。当然了,这只是张爱珍自己的一厢看法,她明白,其实她与佩轩没有任何可能性,不仅她看不上佩轩,佩轩也绝不会同意跟她谈恋爱,所以,实际上她和佩轩根本就没有这个缘分。她只是现在看到文秀和佩轩两个人的爱情是那么的美好,那么让人羡慕,才拿自己去比较一下。她看到了自己的浅薄和功利性,也明白了她的处境也有她自身的原因。
张爱珍也意识到她与文秀的差距在于从小所接受的教育是不同的,自己在家受到功利性的影响,而文秀的爸妈则是教育孩子要善良、平等地对待人,虽然文秀家里条件不错,文秀有着天生的高贵典雅的气质,可是她从来没有居高临下地对待他人,从来没有看不起别人,尤其是对于那些家里条件差的同学,她没有过不一样的态度,反而很同情他们。也许佩轩能够接受她,就是因为她这样的态度吧。从一开始,她就没有嫌弃过佩轩的土里土气,也没有嫌弃过他的穷家。两个人定亲以后,她还千方百计帮助婆家,力所能及为婆家做事,所以才会得到“百里挑一的好媳妇儿”的好名声,他俩的爱情才成为传奇。
文秀也醒过来了,她伸了个懒腰,长呼一口气,说:“爱珍,你早醒了?”爱珍随意说:“我也是刚醒过来。”文秀放松地说:“又到星期天了,好轻松啊,可以跟我的好同学好好玩玩了,哈哈。”爱珍歉意地说:“如果我不来,你就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文秀不以为然地说:“我想你想了一年了,你终于来了,我太高兴了。”爱珍知道文秀说的是实话,文秀的确邀过她好几次,她都未能成行。这次好不容易来了,文秀由衷感到高兴。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交流的,这种交流是一种快乐;没有交流,就失去了这种快乐。文秀虽然不是特别爱交朋友的人,但是因为受到佩轩的影响,现在也有了许多的朋友。
爱珍知道,佩轩喜欢交朋友,他甚至能够跟小混混成为朋友。在高中的时候,佩轩跟那些学习好的同学很自然成为好朋友,如殷华辰、李顺泰等,也有意气相投的朋友,如他的结义兄弟殷志贤、席利民以及聂三保等,更有发小酆大奎、酆殿安、王志伟等等,还有一些高大威猛的,如秦大震、王登科等,他总有办法能够团结住这些人,大概是他比较讲义气吧。她过去大概也听刘国增说过佩轩,上初中的时候那些调皮捣蛋的同学跟佩轩关系也不错,因为他看书多,会讲故事,会下象棋;他因为学习好,不少人抄他的作业,他都来者不拒。所以他这样一个人,虽然从来没有当过班干部,但是在同学中间影响很大。
文秀也确实受佩轩的影响,也逐渐喜欢交朋友,因为她诚实待人,乐于助人,自然人们喜欢她,愿意跟她交朋友。
三天前文秀所在的四公司机关组织大家星期天去参观红旗渠,文秀帮着统计了人数,职工共有十九个人,另外还有一些家属。正好张爱珍要来,文秀想等爱珍来了征求一下她的意见,如果她愿意一块去参观红旗渠的话,文秀就省事了,她俩一块跟着走就中了。如果爱珍想去别的地方完,文秀就陪她去别的地方玩。爱珍昨天来了,文秀说明了情况,问了她的意思,爱珍爽快地说:“跟着大家一块去玩多省事呀?什么心都不用操,跟着走就中了,何乐而不为?”其实这样也正中文秀的下怀,文秀暗自高兴,就给爱珍也报了名。
爱珍和文秀躺在床上说了一会儿闲话,就起床、洗漱,穿戴好,去食堂吃饭。她们用大罐头瓶装满凉开水,又买了一些吃的东西如面包、饼干之类,就去公司门口等着,一会儿公司的大客车就来了,他们都上车等着。这次的活动是桑副经理指派林科长组织的,文秀协助林科长。组织活动的目的一是参观红旗渠,学习建造红旗渠的精神;二是让四公司的职工相互熟悉,联络感情,增强凝聚力;三是让大家散散心,放松一下,以后聚集力量,好好工作。
爱珍和文秀在等着开车的时候说:“文秀,你们公司真好啊,这么有人情味。”文秀随便回答:“是的,我们四公司是新成立的公司,职工都是从其他部门抽调过来的,相互之间不是很熟悉,桑经理的意思就是让大家相互熟悉,有利于以后相互配合工作,同时也让大家放松一下。”四公司经理是由吕助理兼任的,吕助理还是大公司的总工程师,他本来也要参加这次活动的,但是冶金部有个会需要他参加,他只好去开会了。桑副经理是负责四公司工作的,他也是名义上的领队,但是他什么都不用管,林科长和文秀把一切工作都做好了。职工加上家属一共是三十四个人,但是又有两个人有事不来了,剩下三十二人,都到齐以后,就发车直奔林县红旗渠而去。
安阳离红旗渠并不远,没多长时间就到了,到了之后,由当地红旗渠管理局的人接待,管理局的蔡副局长亲自接待,四公司这里自然由桑副经理和林科长出面。人家管理局非常热情,并派了专门的解说员来讲解,蔡副局长和办公室李主任亲自陪同,一路参观游览。
一路走去,上上下下,文秀和爱珍走在最后面,怕有人掉队,因为队伍里有女同志独自带孩子来的,七、八岁的孩子有时候跑的很快,有时候不想走落在最后面,文秀要帮着带孩子走,特殊情况下还要牵着孩子的手拉着走。有一个叫豆豆的十来岁的小女孩反复打量文秀后,指着文秀悄悄对她妈妈说:“妈妈,那个是不是唱歌特别好听的阿姨啊?”她妈妈说:“是啊,那是韩阿姨,她是个大明星呢。”豆豆高兴得手舞足蹈,说:“哈哈,我又见着大明星阿姨了!”于是,拉着她妈妈非要去跟文秀说话不可,她妈妈只好依着她。娘俩走到文秀面前,妈妈说:“豆豆,这就是你天天叨叨的大明星韩阿姨。”文秀笑着说:“豆豆,你认错人了,我不是明星,是个普通工人。”豆豆不以为然地说:“阿姨,你就是大明星,你唱歌可好听了,你还是节目主持人,你太漂亮了,比电影里的大明星还漂亮,我喜欢你,阿姨!”文秀当然不能说自己是明星,但是也不想让豆豆失望,只好说:“你喜欢阿姨就来陪着阿姨吧,好不好?”豆豆又蹦又跳地说:“太好了,阿姨,我就跟着你!”豆豆这么喜欢她,让她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只好硬着头皮充大尾巴狼了。她拉着豆豆的手,问道:“豆豆,你上几年级了?”豆豆爽快地说:“阿姨,我上四年级了。我长大也要像阿姨那样唱歌、主持节目。”文秀意味深长地说:“那你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上广播学院,就可以当主持人了。”豆豆的妈妈叫王素芬,是文秀的同事。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红旗渠管理局安排了丰盛的午餐,还有洹水大曲可以喝。饭桌上,桑副经理对管理局的蔡副局长和李主任说:“承蒙关照,为我们的参观学习提供了这么多的方便,还不辞劳苦,一直陪我们走了这么远的路,实在是让我们不好意思。我借花献佛,感谢管理局!感谢蔡局长!感谢李主任!”说完与蔡局长、李主任以及桌子上的其他人碰杯,然后一饮而尽,蔡局长、李主任也一饮而尽。
一共三桌人,文秀和爱珍、豆豆的妈妈以及豆豆,还有其他人坐在一张桌子上,这一桌都是女同志和孩子,不喝酒,大家一边聊天一边吃饭。吃完了饭,桑副经理让林科长去结账,蔡局长要请客,桑副经理说:“我们这次来就够给你们找麻烦了,你们不让我们结账,以后我们就不敢来了。就这样我们已经承情不尽了,蔡局长就让我们来结账吧。”话说到这个份上,蔡局长只好“恭敬不如从命”让林科长把账结了。红旗渠管理局是华北冶金公司公司的关系户,他们维护和修缮水渠需要不少的钢材,曾总都是来者不拒,需要多少给多少,所以他们对公司来的客人都是非常热情地招待。吃过中午饭后,他们又去游玩了两个地方,就告别了蔡局长和李主任,坐车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