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创造“世界纪录”!(1/2)
中国队专业科目屡创佳绩,以新人之姿狠狠震惊欧美“乡巴佬”,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
有人因中国队的出色表现而欣赏,同样也有人因中国队出色而嫉妒。
正面搞不过。
就在暗地里耍黑手。
齐桓、吴哲等人所在的中国二队,在“通过雷场”科目的比赛中,就有裁判偷偷的耍起了小把戏。
以清扫雷场为核心的科目,竟然会忘了发探雷针。
裁判把中国二队带到比赛场地,“假装”忘记了没有发给中国二队探雷针,就直接拿着秒表卡表开始计时。
吴哲等四人当时就知道不对劲,立马向裁判进行了申诉。
可裁判的回复是比赛已经开始,按规定中途没有办法进行暂停,中国二队如果有任何意见,可以选择赛后申诉。
只要是智商稍微正常的人,就知道这回答明显就是在耍把戏。
故意让中国队输!
四天三夜连续进行的竞赛规则下,中间是不可能停下的,更不可能再给某一队专门重新补赛。
中国二队要是真信了裁判的话,赛后申诉结果必然会很不理想。
赛事方随便扯一个理由。
比如说这是考验选手的应急能力,要是在真正的战场上没有探雷针,难道就不能排雷了吗?
就这么几句轻飘飘的话,就能怼得中国队无话可说。
哪怕是最好的结果,恐怕也是给中国二队合格通过,不在这一关扣罚分条,却会失去竞争排名的机会。
齐桓猜到是有人在针对中国队,所以并没有再继续争辩。
而是以自己丰富的经验,抓紧时间想应急的办法,以属于中国军人的硬实力,打碎一切的歪门邪道。
临时找了几根木棍,人手自制探雷针。
长达百米,宽超十米的雷场上,布置的数十颗各种地雷,中国二队全员安全通过无一踩响。
用绝对的硬实力,狠狠的打脸裁判。
告诉这些暗地里耍把戏的人,中国军人不惧任何挑战,只会用最硬的实力,将他们全部打服。
中国二队用实力粉碎裁判阴谋,再一次在国外赛场上扬我国威。
用实力震慑了宵小之辈!
接下来剩下的其他比赛中,赛事方的裁判都变得“兢兢业业”起来,再也没有出现过工作失误。
专业类的竞赛科目结束后,接下来是综合性的竞赛科目。
时间也来到了第三天拂晓。
竞赛进入了高潮部分。
老天似乎也知道竞赛进入白热化,想要给这场比赛再加一点难度,让选手们能够更加有挑战。
前两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到这第三天的天气突然大变。
拂晓前天还没亮的时候,空中就开始乌云弥漫,骇人的闪电和雷声不断,随后大雨倾盆而下。
已经累了整整两天两夜的选手们,被突然而来的大雨淋了个落汤鸡。
雨实在是太大了,温度也随之急降。
选手们的衣服全部被淋湿,哪怕穿着雨衣也无济于事,在仅有几度的气温下,对体能和意志都是挑战。
尤其这里还到处都是沼泽,在大雨天气下积水更深,更容易发生各种意外。
然而这是一场连续的竞赛,不存在暂停这个选项,别说是下雨了,哪怕是下刀子依旧照常进行。
无情的大雨下个没完没了,地上的泥潭越来越深。
有的国家参赛队为了安全,开始选择放慢自己的脚步,尽可能做好探路工作,防止掉进沼泽或滑下悬崖。
有的代表队更加讲究人权,甚至退出了接下来的竞赛。
国家的荣誉和个人安全。
他们选择了后者。
这种选择无法定性对和错,毕竟在欧洲这一片大地上,国家荣誉有时很廉价,毕竟骨头软习惯了投降。
然而自古男儿膝下有黄金,有着优良传统的中国队员们。
哪怕此时身处原始森林,哪怕沼泽泥潭随时吞人,哪怕悬崖峭壁粉身碎骨,哪怕毒虫野兽雨中凶狂。
越是前方的路艰苦困难,战士们反而士气更高,劲头更足的往前冲。
作为一个渗透侦察为主的竞赛,“敌情侦察”科目可以说是“爱尔纳?突击”竞赛的重点课目。
其分值占竞赛部分的将近一半。
参赛队被要求在24小时之内,查明一个方圆4平方公里地域内的敌情,而后按照冯约格式拟制一份英文侦察报告,还要标绘一份敌情要图。
且途中还会有假想敌持续追击,在暴雨下给予选手们致命一击。
按竞赛规则。
参赛的每个队员口袋内,都会装有10张罚分条,每被假设敌抓住一次,就要交出一张并扣罚相应的分值,10张罚分条交完了就算“牺牲”。
如果一个参赛队4人中有2人牺牲,就取消该参赛队的资格和成绩。
然而中国队却没有害怕,没有被困难所吓到,更没有被双重压力所打倒,反而顶着压力愈战愈勇。
天气固然糟糕,环境更为恶劣。
却敌不过中国军人的坚强意志!
在行进路上那走不完的沼泽泥潭,被中国队的陈军、吴哲、齐桓等人征服,成为他们走向成功的助力。
处处齐腰深或超人高的野草,不小心就会撕开衣裤的锯齿杂草,能穿过衣服划破皮肉的尖刺。
也不能阻止中国队的前进步伐,反而被他们一一踏平。
时常会碰到各种蛇类,从自己脚下、身边、头上乱跑,原始森林中不断传出野猪、狗熊、狼等野兽令人毛骨悚然的嚎叫,稍有麻痹大意有可能成为野兽的美餐。
这些都没有吓倒中国队员,反而让他们的步伐迈得更加坚实稳健。
中国二队的队员巴特尔,他身背着沉重的武器装备,大体型不适合穿越丛林,吃尽了各种苦头。
可他哪怕手脚被刮的血淋淋,雨水冲刷刺激伤口格外酸爽,坚定的脚步也从未有片刻迟疑。
时刻咬紧牙关跟在队伍后,绝不成为队友的累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