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元盛的证人(1/2)
王城和脸上带着轻蔑的笑容,“如此说来,除了你的先生,没人为你作证了?谁都知道你财大气粗,说不定私底下你早已经买通了赵信然!”
围观的百姓和学子们觉得有理,王文杰的证人可是详细地讲除了这些诗赋作出的时间和地点,而不像元盛,只有一个书院先生证明。
当然,围观的一些少女们显然已经相信元盛,看元盛的脸,一脸正气!语气淡定平和,根本不像会撒谎的人。
元盛反问道:“王大人,你有证据证明我买通先生赵信然吗?”
王城和瞄了张治通和皇帝一眼,发现二人并未呵斥元盛,有些气愤地说:“没有!但是这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显而易见的。”
“王大人既然没有证据,怎如那市井妇人一样,信口雌黄?”元盛质问道。
林承允说:“宣赵信然等证人。”他随后向皇帝解释道:“陛下,案情复杂,我便亲自派人又补充了一下证据。”
赵晋点了点头。
赵信然心中有些忐忑,他知道元盛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相当危险,他们出来作证,他们便也卷入到这漩涡之中。
结局难料,生死难料。
赵信然不怕,石鼓书院的学子们也不怕。
随赵信然一起来作证的,除了刘鸿飞和范志远,还有吴风华,孙毅和王尚春。
本来元盛的五姐夫孙高阳也要来,但办案人员因他是亲属,不具备成为证人的资格,便没带他来京城。
赵信然等人为皇帝和大人们见礼。
林承允才问道:“赵信然,你先看看这诗集,元盛说这是他做的初稿,你协同修改的,此事是否属实?”
“大人,千真万确,这些诗赋都是元盛做的初稿,有些甚至改过五次,才呈现出最终的结果。”赵信然递出手上的宣纸,“大人请看,这些是元盛做这些诗赋时,所用的初稿。”
林承允声音陡然一冷,“赵先生,你可知作伪证的惩罚?你所说句句属实吗?”
赵信然道:“我所言句句属实!”
随后,赵信然详细讲述了数十首诗详细的作诗过程,如果不是太冗长,他能将每一首的作诗过程都说出来。
林承允看到赵晋打了个哈欠,赶紧将人制止。
随后,赵信然又询问了刘鸿飞,范志远,王尚春,孙毅和吴风华。
刘鸿飞和范志远是元盛的同窗兼朋友,平日元盛作诗时,二人就有碰到过,二人便将遇到元盛作哪一首诗,当时的情形描述出来。
王尚春,孙毅,吴风华三人是元盛的朋友,三人去请教元盛知识,或者去找元盛玩时,也曾遇到过元盛在作诗。
三人便将过程讲了出来。
面对皇帝天颜,范志远还淡定一些,刘鸿飞王尚春、孙毅、吴风华声音都带着轻微颤抖。
兄弟如今有难,他们前来支援,没想到还能见到当朝皇帝陛下。
王尚春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这案子真他娘的大啊!
正宰相和副宰相做主审官,皇帝监审,他自从知道皇帝就在台上后,心脏就开始扑通扑通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