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400章 物以稀为贵和人情往来

第400章 物以稀为贵和人情往来(1/2)

目录

第400章物以稀为贵和人情往来

“什么”

电话那边,上级领导非常诧异的说道:

“这一粒药就要跟那个外国患者要一千五百美元,他能愿意买么”

他这个反应,跟刚才鲁院长的反应一模一样,都是特别的震惊,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

也就是通过电话沟通的,不然要是当面说这个事情,他真的想好好的问问王孟德。

是不是刚才说的时候多加了一个零,或者是把一盒五粒的售卖价格给说成了一粒的价格。

实在是这个价格太离谱了点。

在上级领导的认知里,一粒药就算是特别的珍贵,了不起也就是三五百美元的价格顶天了。

毕竟‘回春丹’的成本他也是非常清楚的,也只有15块钱左右。

也因为无法大规模的进行生产,所以这个价格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算是比较稳定了。

“是的领导,刚才王孟德同志建议,就要把价格定得高一些,才能显得弥足珍贵,让那些外国人明白这是个好东西。

不然价格太低的话,人家还不一定相信这款药的功效能有这么强大呢。

再加上因为原材料的原因,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不可能大规模的进行生产。

所以物以稀为贵,为了国家能获得更大的利益,这个价格必须要定的高高的才行。”

“最重要的是,这款药不是给普通人服用的,它的消费者,将会是各国的达官贵人和富豪们。

这些人不会在意药品是卖三五百美元还是卖一千五百美元,他们在意的是有没有效果。

只要效果达到他们的需求值,就算是以后再涨价,也不会引起他们的不满。

跟生命和身体健康相比,些许钱财并不是那么珍贵,孰重孰轻那些人精会分得清的。”

电话这头,虽然无法看到,但鲁院长依然恭敬的站在那里回答道。

他刚开始也同样有这些疑惑和担忧,后来王孟德跟他解释了好久,最终才说服了他。

过了好一会儿,电话那边才传来了上级领导的声音:

“既然王孟德同志这样建议,肯定有他的道理,我们会慎重考虑的。

而且说的也非常的有道理,咱们这款药的定位就是有钱人,他们肯定不在乎多那一点。”

跟上级领导通完电话。

鲁院长把电话放好,然后坐在椅子上,拿着毛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七月份的天气,实在是太热了。

而今年又是格外的热,就算是有电风扇不停的对着扇,也是一股热风。

看了一眼对面坐在那里不动声色,且也没有看到出汗的王孟德,他想了想然后才说道:

“王孟德同志,等上级领导那边研究好‘回春丹’的价格之后,我跟你说,由你来跟那个外国病患沟通。

在沟通的时候,如果他们反应很强烈,对价格表示不满,你也不要跟他们争执。”

“院长,您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况且,我说的这个价格,对那个外国病患来说可能真的不算什么。

我打听过了,他的家族资产在全球范围都是数的着,算是世界上最富有的那一小撮之一。

别看每天一粒就需要一千五百美元,一年也才五十来万美元,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是毛毛雨。”

“只要是能活命,他们甚至愿意付出比这更多的财产。

更何况,咱们的药品是独一无二的,对他来说是必需品,就算是明知道价格定的高,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王孟德非常自信的说道。

后世。

他可是知道,就算是普通人,得了绝症之后,为了维持生命,都不惜光一个家庭的积蓄,甚至是背负着数额庞大的外债。

最终多数也是落得人财两空。

这还是普通人,有钱人为了治病或者续命,费更是不菲。

据传说,有的富人为了续命,一天就要费数百万,而且还是每天都需要费这么多钱。

十来年下来,一共费了十几亿。

所以,他笃定,亚历山大为了续命,哪怕是只能增加一天的时间,也只能心甘情愿的付钱。

这天,

南锣鼓巷。

王孟德回到胡同的时候,太阳已经日落西山了。

但余温的威力依然很厉害。

别说人了,就连树上的蝉的叫声,都显得有气无力。

也只有半大的孩子们,才会精力旺盛,不在乎炎热的天气,在外边成群结队的玩游戏。

就算是家里大人喊着回家吃饭,都有些不情不愿。

王元第和王元勋哥俩,也是如此。

胡同口大槐树下,他们和另外几个孩子,聚在一起也不知道在玩什么,哪怕脑门子上的汗水往下滴,也不在乎。

“元第、元勋,赶紧回家吃饭,等吃完饭再出来玩。”

王孟德停下自行车,大声的招呼道。

“爸,您下班啦。”

两个小家伙已经十三四岁了,长得是又高又壮,要不是一脸的稚嫩,不知情的人都会认为是成年人了。

“爸,这个番茄好吃,您尝一尝。”

王元第把手中拿着的一个泛红的番茄,递到了王孟德的面前。

“还有黄瓜,这个老鹰头也很脆。”

旁边,王元勋也不甘示弱的举着手中形似老鹰头的黄瓜说道。

“好好,我尝尝味道。”

王孟德伸手接过黄瓜和番茄,顺便把自行车交给了儿子推着。

他也不嫌脏,用手胡乱的擦拭了一下,然后就咬了一口,顿时,一股酸酸甜甜的味道在味蕾中炸开。

嗯,还是这个年代的番茄味道正。

不仅有味道,就算是不太红,里边也没有生的,还沙沙的,汁水也多。

三两口吃完番茄,他又把黄瓜也吃了下去,摸了摸手,然后问道:

“这个是哪来的”

看两个人脸上白一道黑一道的模样,就不像是刚从家里出来的样子。

这肯定是别人给的。

果然。

王元第抢先解释道:

“爸,这是隔壁黄爷爷路过胡同口,看到我们两个在玩,就给了我们几根老鹰头黄瓜和五个番茄,留着解解渴。

我们没吃完,就剩下了这些。”

王孟德了然,儿子说的黄爷爷,就是隔壁院的黄四叔了。

两家关系一直不错,经常有来往。

到了家里。

饭菜已经做好了。

看到他们一起回来了,冉小梅赶紧吩咐几个孩子把饭菜摆好,准备吃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