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漠雄鹰苏勒坦汗 > 第1195章 围猎振武正其时

第1195章 围猎振武正其时(1/2)

目录

莲大可汗是个雷厉风行的人,既然定下两面作战的方略,立即便命齐王麦拉斯、阿速侯赛罕、察哈尔提督阿林保领五万马步兵赶往襄阳,自己则安心地部署进攻陕西的事宜。原先的二十三万大军在战争中伤亡两万,又让齐王带走五万,只余十六万。他命鲁国公额尔克领兵三万尽快渡汾水攻取蒲县、汾西等地与自己会合;又从太原之战中俘获的俘虏中精挑了七千精锐编入降将、太原镇总兵李好贤军中,命李好贤领一万三千降军为先锋,自己则率十三万精兵跟在李好贤部后面朝临县进发;为确保后方稳定,再命山西巡抚李世英、山西提督姬际可移驻太原。

为阻止卫军由晋入陕威胁延安和榆林,振武帝济度此前已命凤翔总兵高宗领兵两万驻守临县,可仍觉得不够,返回西安时又命陕西按察使徐腾蛟领兵一万由庆阳增援临县。清廷利用卫军在攻打太原时费的三个月时间疯狂扩军备战,为完成扩军的命令,有的地方甚至不问百姓愿不愿意,见到年青力壮的汉子便往军营拖,很快便扩编出“五万大军”。

身经百战的济度自然知晓这些匆忙编成的营头在实战中其实起不到太大作用,可如今卫军大兵压境,拿来壮壮声势也好。他心中清楚,如今整个陕西真正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从战场上带回的万余亲军和忠亲王辉兰、昂邦章京傅喀蟾麾下的数万精兵。眼瞅着敌人即将由晋入陕,须派一员大将镇守延安,方得万全。他有意派自己的五弟、忠亲王辉兰领军前往,可辉兰正在庆阳与卫军脱里部激战,若抽走了这支精兵,庆阳有失又该如何正左右为难之际,忽然来了援军:提督沈永兴、固山额真王国光、总兵杜永和、参领牙他里、游击赵举等将率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各省三万兵马经夔东抵达西安。这真是雪中送炭,不仅弥补了己方兵力不足,还大大振奋了军队的士气。

军情紧急,振武皇帝立即命令辉兰率二万陕西精兵、三万外省援军和五万新组成的营头凑成“十万大军”赶往延安府增援;又命陕西巡抚张自德、昂邦章京傅喀蟾领兵四万死守庆阳,自己则坐镇西安安抚人心。

——

吕梁山西侧、晋陕黄河峡谷中部的临县,既有湫水可以依靠又有磨盘山作为屏障,自古便是由山西进入陕西的要地。清凤翔总兵高宗与按察使徐腾蛟商议后,决定由徐腾蛟领兵一万驻磨盘山、高宗领兵两万沿湫水布防,互为呼应。此时已是五月,河水解冻,高、徐二将特意多备小船,随时可以渡河。

大卫国太原镇总兵李好贤领一万三千降军渡过北川河进入临县境内,莲大可汗则率大军翻越吕梁山、屯兵于东川河附近的谷积山中。急于立功的李好贤不愿给大可汗留下怯战的印象,行军速度甚快,自以为熟知地理的他特意避开磨盘山领着人马由地形较为平坦的湫水下游渡河。不料当卫军好不容易扎好木筏渡河时,却在黑龙庙附近遭遇清军顽强阻击,战况激烈时,清总兵高宗甚至亲自持刀厮杀。

“高宗胡涂,身为汉人为满洲卖什么命”正当李好贤暗骂高宗不识天命时,忽然身后传来喊杀声,却是徐腾蛟率军由磨盘山袭击他的侧翼。措手不及之下,卫军大败,只得狼狈逃回谷积山。

“末将有辱军威,请陛下治罪”,李好贤跪于大可汗面前,后背直冒冷汗。

“哼朕率军西征以来,未尝一败,尔竟敢丧我军威。拖出去,斩!”对李好贤,大可汗其实并无好感。此獠身为汉人却甘当满洲爪牙,驻守山西时不知道杀伤了多少大卫将士,当年自己的爱将、万户长卫征便是折在山西,虽是死于贝勒尚善之手,但此人当时也曾参战且出力甚大。今日战败,索性杀了以儆三军。

“陛下饶命,末将有计能取临县,愿戴罪立功”听到一个“斩”字,李好贤惊恐地大叫。

“哦,尔有何计,说说看”,苏勒坦放缓了语气。虽然不耻李好贤的为人,可战神做事素来讲究实惠,若有利用价值,不杀也是可以的。

“湫水虽然水流湍急,却不甚长。顺着北川河而上绕过磨盘山,便是赤坚岭。临县属于太原府,末将身为太原总兵熟知地理,知晓岭中有小路能至黄尖山,翻越黄尖山便可绕过湫水,直抵临县城下”。

“哼哼尔既知有此小路,先前为何不走”大可汗身经百战可不好骗,狐疑地问。

“走小路耗时甚久,末将一时性急未走此路,造成大错!”李好贤追悔莫及。他本想迅速拿下临县在大可汗面前露脸,不料反吃了败仗,自然后悔。

见他这副样子不似作伪,苏勒坦放缓了语气,“既如此,尔在前面带路,朕命特古斯朝克图、巴雅尔领两万大军随尔去。若能立功,不但无罪,反有重赏”。至尊深谙御下之道,果然听得“重赏”二字,李好贤露出欣喜之色,跃跃欲试。

为迷惑清军,大可汗故意率大军于湫水东岸伐木造船,摆出一副准备强渡的样子,还派出骑兵于磨盘山南端游弋,防止山上的清军袭扰。高宗、徐腾蛟果然中计,一边调集重兵守湫水西岸,一边不停地派快马驰向西安求援。

李好贤率八千残部悄悄潜至赤坚岭下,哈萨克万户长特古斯朝克图、撒马尔罕将军巴雅尔则带着两万步兵跟在他后面,保持着三里的距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