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研制精盐(2/2)
【接着,小心翼翼地加入石灰和纯碱,瞬间,盐水中开始发生奇妙的反应,原本澄清的液体变得浑浊,大量的杂质以沉淀的形式析出。】
【看到这一幕,众人都兴奋不已。】
【朱由检站在一旁,神色关切地注视着每一个步骤,心中也满是期待。】
【沉淀完全后,进行过滤,滤出的液体清澈透明。】
【最后,将滤液倒入特制的蒸发皿中,用小火慢慢加热蒸发。】
【随着水分的逐渐减少,晶莹剔透的盐晶开始在蒸发皿中析出。】
【“成功了!”不知是谁率先喊了出来,御膳房内顿时一片欢腾。】
【朱由检拿起制成的精盐,只见盐粒洁白细腻,几乎不见杂质,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说道:“这只是第一步,朕要让天下百姓都能用上这样的好盐。”】
【工部尚书周士朴上前一步,抱拳道:“陛下,接下来若要大规模生产精盐,需在各地盐场增设相应的设备与场地,还得培训一批熟练掌握新制盐法的工人。”】
【朱由检微微点头,思索片刻后下令:“着户部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各地盐场的改造与设备购置。再从工部选派能工巧匠,分赴各盐场指导新制盐法的实施,务必保证生产顺利。”】
【户部尚书倪元璐领旨后表态:“陛下放心,臣定会调配好资金,确保制盐大业所需资费充足。”】
【与此同时,消息传到了朝堂之上,大臣们纷纷对朱由检的这一创举赞不绝口。】
【礼部尚书说道:“陛下此举,恩泽万民,实乃我大明百姓之福,定能青史留名。”】
【众臣皆拱手称是,一时间,大殿内满是对朱由检的称颂之声。】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各地盐场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改造。工人们在工部工匠的指导下,搭建起新的制盐器具,学习新的制盐流程。】
【然而,大规模生产并非一帆风顺。一些盐场的工人习惯了传统的制盐方法,对新流程不太适应,导致生产效率不高。】
【还有部分盐场因地理位置偏远,运输石灰、纯碱等原料困难,影响了生产进度。】
【得知这些情况后,朱由检立刻召集相关大臣商议对策。】
【他神色沉稳,有条不紊地说道:“对于工人适应问题,可让熟练掌握新制盐法的工匠分组进行培训,务必让每个工人都能熟练操作。至于原料运输,可安排各地官府协助,开辟专门的运输通道,确保物资及时送达。”】
【按照朱由检的指示,问题逐一得到解决。盐场的生产逐渐步入正轨,精盐的产量稳步提升。】
【为了确保精盐能以合理的价格流通到民间,朱由检又命人制定了详细的销售方案。】
【在各地设立官盐售卖点,同时鼓励诚信商家参与精盐的销售,严格管控价格,防止有人哄抬物价。】
【随着精盐在民间的推广,百姓们的生活悄然发生了变化。】
【以往因盐质粗糙、苦涩而影响的饭菜口味,如今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一位在集市上卖馄饨的老妇感慨道:“以前用那粗盐,怎么调味道都不对,现在用了这新盐,汤鲜味美,客人都多了不少,多亏了皇上啊!”】
【街头巷尾,百姓们纷纷传颂着朱由检的功绩。】
【“咱们皇上真是为咱老百姓着想,连这每天都要用的盐都操心,古今罕见呐!”】
【“是啊,以后做饭再也不用发愁盐不好了,日子都感觉更有滋味了。”】
【这日,洪承畴在家中设宴,邀请数位朝中重臣相聚。以往设宴,家中厨子做菜虽用心,但总觉得菜品的味道差了些火候。此次,听闻皇上研制出了精盐,洪承畴特意从宫中申请了一些,想让大家尝尝这新奇之物为菜肴带来的变化。】
【宴会上,一道道精致的菜肴端上桌。往常最普通的红烧肉,今日色泽红亮,香气扑鼻。工部尚书周士朴夹起一块放入口中,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洪大人,今日这红烧肉,味道怎的如此鲜美醇厚?”】
【洪承畴脸上带着自豪的笑容,说道:“周大人,这可多亏了皇上新研制的精盐。以往咱们用的盐杂质多,做出来的菜味道难免受影响,如今有了这精盐,食材的原汁原味都被激发出来了。”】
【一旁的户部尚书倪元璐也点头称赞:“确实如此,入口便能感觉到差别,这精盐不仅提味,连菜品的卖相都更出众了。陛下为了百姓的饮食如此费神,实在令人动容。”】
【众人边吃边聊,对精盐的好处赞不绝口。这时,兵部尚书卢象升说道:“陛下此举,益处远不止于饮食。百姓吃上优质盐,身体康健,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国力也会随之增强。”】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的话题依旧围绕着朱由检的功绩。】
【刑部尚书甄淑感慨道:“陛下圣恩浩荡,我等唯有鞠躬尽瘁,方能不负圣望。”】
【洪承畴举起酒杯,站起身来:“诸位大人所言极是,让我们共同举杯,敬陛下,愿我大明在陛下的圣明统治下,国富民强,万邦来朝!”】
【众人纷纷起身,端起酒杯,齐声高呼:“敬陛下!”】
【与此同时,在礼部尚书家中,他正与几位幕僚讨论着礼仪典籍。讨论间隙,管家端上了茶水和点心。】
【礼部尚书拿起一块点心,轻轻咬了一口,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这点心的味道,似乎比往日更可口了,可是换了厨子?”】
【管家连忙回道:“老爷,厨子还是原来的,只是近日宫中发放了精盐,厨房用了些,这味道便大不一样了。”】
【礼部尚书恍然大悟:“原来是精盐的功劳。陛下心思缜密,连饮食用盐都如此重视,不仅惠及百姓,也提升了咱们的生活品质。”】
【幕僚们也纷纷附和,对朱由检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