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视察南匈奴(2/2)
袁树则从后来的兵家角度出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出了农家子弟和矿工、船工等职业体系属于一等兵源的看法,并且表示自己对良家子这个概念的不满。
张泉对此感到非常的惊奇,细细想来,倒也觉得有些意思。
袁树趁机把一册自己让人誊抄的《知行论》送给了张泉,让张泉自己去读一读,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他。
张泉很高兴,接下了这本《知行论》,抚摸着它,似乎从中看到了光辉的前途。
当然了,袁树此来见张泉不单单是为了发展信徒,最主要的还是与他讨论南匈奴的事情。
南匈奴其实还是比较老实的一群人,相较于不断搞事的北匈奴,南匈奴已经进入了半定居的状态,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了一百多年。
在这段时间里,南匈奴大体上没闹出过什么事情,每年有钱拿,时不时的被汉帝国征发去打仗,偶有造反,但不是整体性质的,多由南匈奴内部对普遍亲汉的南匈奴单于的不满而导致。
归根结底,汉帝国的拉拢政策把南匈奴上层笼络得很好,不过南匈奴上层吃饱穿暖骄奢淫逸,对南匈奴底层却还是一样的压榨、剥削,打仗让他们去,收获却没有多少分给他们。
南匈奴的上层和汉帝国上层打得火热,穿一条裤子,一起把底层不当人,于是底层不满,各种闹事叛乱,最后往往还要汉帝国发兵来给他们擦屁股。
后来并州的崩毁就是黄巾之乱以后南匈奴内部矛盾的爆发所致。
不过近期有一些消息显示,鲜卑人好像与南匈奴高层有一些接触,张泉把这个事情告诉了袁树,袁树有些警惕,便决定来敲打一下南匈奴。
在汉帝国和鲜卑人之间,你就算不站在汉帝国这边,你也得老老实实的中立不闹事,你要是敢站在鲜卑人这边,那就别怪我收拾鲜卑人之前先把你给灭了。
南匈奴的部众数量不比鲜卑人少,人口更多、兵力更多,但是聚居地比较小,比较集中,不像鲜卑人那么分散,所以真要打起来,袁树完全有把握将其合围,一口吞掉。
但是不到那个时候,袁树也不想与南匈奴见真章,他觉得南匈奴高层多少还是比较理智的,也被汉帝国喂的很饱,没什么理由与鲜卑人站在一起。
所以在四月二十三日的时候,袁树便带着张泉一起去美稷县拜访南匈奴王庭,去面见南匈奴现任单于——屠特若尸逐就单于。
因为怀着震慑南匈奴的想法,所以袁树不仅带上了许崇,还带上了吕布,准备让吕布好好地展现一下自己的勇武。
屠特单于从正始元年登位开始就一直对汉朝廷比较恭敬,一直以来都老老实实的,没做什么不好的事情,与历任使匈奴中郎将的关系也比较融洽,属于明明白白的亲汉派。
袁树从正始二年年底出任并州牧以来,还是第一次亲自前来南匈奴驻地拜访屠特单于,这使得屠特单于非常重视,袁树距离美稷县还有三十里路的时候,屠特单于就已经带着部下前来迎接了。
屠特单于年纪不大,也就三十来岁,不过看上去的面向倒是挺老成的,看起来很强壮,但是眉宇之间没什么英气,要是放到中原,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邻家大叔。
袁树从他身上没看到什么威胁的迹象,而屠特对袁树的态度也非常恭敬,并没有因为袁树年轻就对他有什么轻视。
隔着老远他就下马来拜见袁树,袁树端坐在马上接受了他的拜见,然后才下马扶起屠特,与他寒暄,而后一起前往南匈奴驻地。
屠特为了招待袁树,显然是拿出了最好的东西,最肥硕的烤羊,酿的最好的马奶酒,而袁树则带来了上品葡萄酒作为礼物,送给了屠特二十瓶。
屠特对于这二十瓶葡萄酒是惊喜不已、爱不释手。
“早就听闻凉州葡萄酒是酒中上品,但是价格极其昂贵,堪比黄金,且根本是有价无市,派人去买也买不到,只有每年得到的赏赐里才有几瓶,但也不能一人独享,要分给部下,
分出去给部下之后,一人也只是轮得到一口,喝了之后,回味无穷,再想喝一口,却已经没有了,实在是让人非常遗憾,现在袁将军一下子赠送二十瓶,我晚上做梦都要笑醒了啊!”
屠特很会说话,遣词用句也不像是个匈奴人,倒像是个粗通文墨的汉人。
且他在美稷县的驻地也是一座小型宫殿模样,早已不是匈奴传统的大帐,生活用具设施一如汉人贵族。
看上去,他已经开始了汉化进程。
袁树对于南匈奴的汉化进程还是比较满意的,不过他也意识到这种汉化只是局限于南匈奴上层,而非整体,南匈奴驻地的很多平民依然住在帐篷里,过着和之前别无二致的苦逼日子。
汉化的成果他们享受不到,汉化的代价却要他们来全部承担,可想而知,这群人心中的怨气一点也不小。
这样一来,倒也难怪这些年来良庄的招新工作在南匈奴这块儿进展的十分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