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从长征开始:十军团的绝境血路 > 第359章 迷之川军

第359章 迷之川军(2/2)

目录

可一旦遇到外族入侵,四川这地方的男女老少又往往抵抗得极为激烈,打得再惨都要坚持斗到底!

蒙古人南下,哪怕杀得四川十室九空,也得在钓鱼城赔上一条大汗的性命,即便临安朝廷投降了,四川的南宋军队都还又接着打了好几年,满清入关,四川明军(不是改编的农民军)直到康熙年间都还在围攻重庆做最后一搏。

至于后来抗美援朝,志愿军唯二的特级战斗英雄中,四川中江人黄继光就占其一,五十名一级战斗英雄中,四川籍就有六个,占12%,十二名获得朝鲜英雄勋章的,四川籍有四个,占33%。

川军内战外行,外战内行真不是随便乱说的,总之,这地方的军队战斗力成谜。

张宣武带着残兵败将们喜气洋洋地回到宜昌,虽说打了败仗,但他好歹保全了性命,而且还躲过了弃军而逃的死罪。

陈宗进本想借中野之手除掉张宣武,没想到这个老兵油子竟然全须全尾的活着回来了,而且部队也基本大部带了出来。

他只得按捺住火气,让第122师的残部留在宜昌休整,另派第124师和104师前出设立阻击阵地,争取挡住中野直到刘峙派来援兵。

……

秭归县,等刘大将军一路回到指挥部时,第122师的残兵们都已经在宜昌报数点名了,他这才急令躲在后方奉节等待换装的第五十四军和七十一军立即出发赶来汇合,同时让驻防秭归的原川军第四十七军紧急出动一个师增援宜昌。

跟第四十一军差不多,四十七军同样对刘峙极为不满。

这支部队出川抗战以来,先受胡宗南指挥,后受汤恩伯指挥,在这二位麾下听命,那肯定只有被拿来当炮灰的命。

历经与倭寇多次血战的第四十七军不仅没等来新兵补充,还被重庆方面在今年裁撤了一个师的番号,变成了只辖两师的缩编军,军长陈鼎勋对此极为愤怒。

刘峙接管第四十一、四十七军以来,这两支川军部队在面对他和中央军的欺凌时可谓是同仇敌忾、共同进退,简直是亲得不能再亲的血脉兄弟。

他本以为同为川军,在彼此救援时肯定不会耍滑头,可他不知道的是,一旦没有了刘大将军自己本人这个共同的敌人,这两支不同派系出身的川军部队当年一样打得彼此头破血流。

第四十七军的地盘是在西昌,倒不是因为他们是从西昌发家的,而是被四十一军一路从成都打得跑到西昌去的。

陈鼎勋在出发前专门跟派出增援的第125师交待:“记住,这次不是去打小鬼子,犯不着跟赤匪拼命,你们又不是不知道那伙人打仗有多狠,出城以后慢慢走,有多慢就走多慢,我管他陈宗进死不死的”。

于是乎,心领神会的第125师师长出城后刚一脱离刘峙的视线就下令部队停了下来,然后只派出一个营的兵力携带电台前往宜昌。

要是第四十一军打得好,那这个营就立马参战捞功劳,要是情况不妙……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