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盗墓:开局山出家成道士 > 第359章 毫无讨价还价余地

第359章 毫无讨价还价余地(2/2)

目录

我们必须共同努力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接下来,大家在地方代表陪同下一齐坐下。

陈主任首先介绍了即将启动的一项关于杂交作物实验的重点资助方案,旨在集合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来取得更好成果,避免孤立工作。

“这次科研计划要求加强彼此协作交流。”

随后介绍了一位一同前来协助策划的资深专家周老师,尽管年纪相仿,在了解此次计划的重要性后决定全力以赴参与。

周老师简述完结构框架后特别提到将由张伟担任杂交水稻小组副组长。

这令现场所有人倍感意外——原以为这么重要的职务非省市级领导人不可。

但他们见到来宾从容淡定便知这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也意识到这位陈主任绝非等闲之辈。

对于突如其来的晋升张伟既惊讶又感激:“我只是想着能在团队指导下来进行试验。”

然而,当看到上级信任的眼神时,张伟心中燃起了责任之火。

“邓院说得没错;我会把这当成新的动力去奋斗并为人民谋福利。”

接着陈主任强调道,“我一路探访过不少农业科技工作者,他们都拥有和你一样炽热的心愿—让更多农民吃得饱,吃得好。

我相信不久你们就能获得成功!”

这一刻,会议室里满溢着鼓舞的情绪。

“太好了。

得知有更多同行在默默努力,我深感振奋。”

最后陈主任务实地补充到“我们将统一行动,成为团结的力量助力国家发展。”

并对他们提出来唯一要求即全力完成任务。

张伟的眼睛湿润,“多谢支持!”

待激动心情稍微平复后他又向邓主任发问:“听说此次技术顾问由刘洋负责,不知他是否有参与?”

邓回答说:“这次他临时接受了别的重要任务没有到场,但你们可以通过电话沟通,我会确保一旦他回来就会立即联系你。”

参观期间,张伟详细介绍了当地农田的情况及遇到的实际困难。

离开前,陈主任留下了研究费用,并安排随从护卫。

张伟和其他科研人员看着那厚厚一捆现金,充满了信心,准备进一步拓展实验田规模。

在返回的路上,张伟与学生们讨论下一步工作,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工作热情。

而此刻,在一间普通办公楼里,李厂长坐在大办公桌后思考往事。

一个曾经被派至偏远地区工厂任职的李怀德最近得到朋友的消息说,他的老对手王志远将升任另一座钢厂书记。

他感到一阵刺痛,但很快镇定心神。

经过不懈的努力,李怀德已经在本地工厂取得了显着成就,并不断寻求重回原来岗位的机会以证明自己并不是失败者。

现在,当他得知前上司王志远要接管红星钢铁厂这一事实,李怀德知道机会来了,他决心用尽手段帮助新上任者,同时不忘提醒后者要警惕关键人物,例如那位能左右大局的技术革新先锋:杨小涛。

在他看来,杨的存在曾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包括他自己的一次重大失误,那次事故让整个局势发生了转变。

他知道,控制住这个人将成为掌握局面的关键。

李怀德暗自筹划:若能利用好这次机遇,或许还能重新站稳脚跟。

他在心里默念:“杨小涛这个名字背后隐藏的故事可能就是通向成功的金钥匙。”

总之,追究起因的话,责任要归于李小勇身上。

怀仁讲述了李小勇的消息后,对方的陈强沉默了一会儿。

“兄弟多谢了。

以后有啥事,尽管开口,绝对帮你到位。”

“好说,替我向赵书记问好。”

“放心,一定带到,挂了啊!”

“再见!”

挂断电话后,他揉了揉发疼的耳朵,李怀德再次拿起电话。

“喂,赵主任嘛,拖拉机研究得怎么样了?”

“什么?还没攻克?你们是干什么吃的?全场最优秀的工人都调配给你们了,图纸都是现成的,你跟我说不行,那到底啥时候行?”

“做不到自己想办法,五天,五天后我要看到拖拉机从工厂里开出去,让周围群众看到。”

“做不到,你就给我扫厕所去。”

啪嗒

电话挂断,李怀德舒缓了一下心情,望着北方。

“等着,老子会回去的。”

“到时候,一个都跑不了。”

苏秋萍在娘家过了一夜,第二天下午便带着儿子小龙骑车返回了李家庄。

刚到家不久,老李先生就来打听情况。

那天苏秋萍匆忙离开,没来得及细问,这期间也一直在牵挂。

屋里,老李先生抱着小龙不放手,口中不断地说起梦中之事,脸上满是欢喜。

苏秋萍把这几天的事情简单说了说,老李先生听完点了点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