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冯宇的自信,赵硕的劝谏!(1/1)
下元城中,郡守府衙内灯火通明,歌舞升平。冯宇坐在正中央,面前的桌上摆满了美酒佳肴,他一边欣赏着台上的歌舞表演,一边悠然自得地饮酒作乐,完全没有察觉到即将到来的风暴。
“将军,如今高要和吴芮两方之间的气氛异常紧张,就像箭在弦上,一触即发啊!他们随时都有可能直接开战,将军,我们是不是应该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呢?”在歌舞的间隙,下方的参将终于忍不住开口,向冯宇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冯宇闻言,只是微微一笑,似乎对这紧张的局势毫不在意。他继续端起酒杯,轻抿一口,然后缓缓说道:“哦?是吗?那斥候派遣了吗?”
听到冯宇的问题,下方的将领们立刻齐声回答:“已经派遣了不下于百名斥候,他们会严密监视双方的动向,有任何消息都会在第一时间汇报回来,将军大可放心。”
冯宇听后,满意地点点头,表示对这个安排还算满意。既然已经有了相应的部署,他也就不再过多担心,继续沉浸在歌舞和美酒的享受之中。
“将军,我认为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啊!”参将一脸忧虑地继续说道,“虽然目前高要和吴芮之间的战争尚未爆发,但谁也不能保证他们不会改变主意。万一高要突然改变战略,转而对我军发动进攻,那我们岂不是会陷入被动?所以,我建议还是多派遣一部分斥候前往会稽,密切监视高要的动向,这样可以及时掌握情况,避免出现意外。”
冯宇听了参将的话,微微皱起眉头,思考了片刻后说道:“赵硕,你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我觉得这种可能性并不大。你想,高要攻打我们有什么好处呢?他若对我军下手,必然会引起其他四家的警惕,甚至可能会导致他们联手攻击高要。这样一来,高要不仅要面对我们的抵抗,还要应对其他四家的围攻,这对他来说绝对是得不偿失的。”
冯宇顿了顿,接着分析道:“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要和我们之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他不仅没有对我们的粮食、布匹、盐、铁等物资进行限制,反而还与我们互通有无。如果他真的打算对我军下手,又何必如此大费周章呢?直接切断与我们的贸易往来,岂不是更省事?”
冯宇的能力虽然算不上出众,但也绝非愚笨之辈。要知道,在巅峰时期,他可是在七十多个大小诸侯的激烈竞争中生存下来的,这足以证明他还是有些眼界的,只是相对来说稍显浅薄罢了。
冯宇之所以看重与高要通商带来的好处,原因其实很简单。如果没有与高要进行贸易往来,他是否能够坐稳如今的位置都还是个未知数呢。冯宇这个人,智谋方面确实比较普通,但他具备最基本的学习能力。既然高要做得如此出色,那他就完全可以依葫芦画瓢,照搬高要的做法。
于是,冯宇果断放宽了通商的限制,同时开放了大量的耕地给百姓。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他麾下的人们迅速积累一定的财富,还能促进经济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百姓们逐渐富裕起来后,他再慢慢增加税收,如此一来,自己的荷包自然也就鼓起来了。
最后,冯宇会用这些钱去购买高要的粮食、盐和铁等物资,以此来武装自己的部队。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便形成了:通商带来财富,财富增加税收,税收用于购买物资,物资又进一步提升了部队的实力。
在冯宇眼中,高要如果真的打算对他出手,怎么可能会让他有机会不断提升实力和积累底蕴呢?这岂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冯宇心想,以高要的精明,肯定不会做这种蠢事。
而且,冯宇觉得自己和高要之间的关系,有点像汉中王贲父子与高要的关系。大家都心知肚明,维持这种良好的关系,实际上是为了让冯宇成为其他人进攻南境军的一个天然屏障。这样一来,高要自然会对他另眼相看,给予他一些特殊的待遇。
“喏!”赵硕听到冯宇的这番话后,也不再多嘴。
赵硕在原本的历史上并不出名,主要原因是他早年就被项羽所杀。不过,赵硕这个人其实很有学识,只是当时他虽然归顺了项羽,但对项羽的一些做法却颇有微词。
赵硕的不满并非源于其他事情,而是因为项羽采用的不少进兵方式,他并不认同。这些方式在赵硕看来,要么过于冒险,要么不够明智,总之存在诸多问题。而项羽的脾气本身就比较急躁,又容不得他人的质疑,自然就对赵硕颇为不满,
这就使得项羽对赵硕心生不满,处处对他进行打压。然而,赵硕却并未因此而背叛项羽。相反,他在进攻秦军时,凭借自己的智谋和洞察力,提前预见到了秦军可能逃亡的路线。于是,他果断地擅自带兵前往拦截。
果不其然,赵硕的预判准确无误,他成功地截住了秦军,取得了一场重要的胜利。然而,这一行动却触怒了项羽。项羽认为赵硕此举乃是违抗军令,擅自行动,原本打算将他直接处以军法。
就在赵硕命悬一线之际,范增站出来为他求情。范增深知赵硕的才能和忠诚,他向项羽进言,认为赵硕虽然违抗军令,但毕竟取得了胜利,功过相抵,不应处以极刑。项羽最终听取了范增的建议,免去了赵硕的死罪,但还是狠狠地打了他五十军棍。
这五十军棍对于常人来说或许并非致命,但在那个年代,军棍的威力可不容小觑。赵硕本身就对项羽的做法心怀不满,他觉得项羽如此对待自己不仅不公平,而且是故意放走敌军以显示自己的强大,这种做法简直就是错误的。
再加上身上的伤势严重,赵硕的心情愈发郁闷。最终,他在郁郁寡欢中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可谓是死得相当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