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避免中国陷入欧洲小国林立局面的两位皇帝(2/2)
【“西晋末年,汉人内战,八王之乱爆发,大量外族趁虚而入,纷纷在汉文明核心地区的中原建立国家,对汉人进行野蛮的大屠杀,史称五胡十六国时期。”】
【“大批汉人衣冠南渡,逃到了当时还处于蛮荒时期的长江以南地区,建立了东晋王朝。”】
【“这一点,类似于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被蛮族摧毁之后,罗马文明的核心地区被蛮族占领,而东罗马帝国则躲在不太发达的欧洲东南地区苟延残喘,并逐渐希腊化。”】
【“从此,欧洲再也没有形成一个类似于罗马帝国的大一统国家。”】
【“本来五胡乱华之后的中国也要走欧洲的这条老路,但是拓跋珪的出现,却改变了这一历史走向。”】
【“由于北方异族建立的五胡十六国文明水平都很落后,又排斥汉文明,所以只能以游牧化、军事征服,加掠夺式统治的方式治国。”】
【“虽然偶尔有统一中国北方的强权诞生,但是国祚却基本都不太长久。”】
【“比如以吃人着称的羯族,在建立后赵国统一中原地区之后,为了压制汉文明和排斥儒家思想,用武力在境内强行推广流行于西域的佛教,一边屠杀汉人,一边广建寺庙,一边逼迫汉人出家当和尚。”】
【“做的事情非常矛盾,虽然打碎了汉晋时期不允许汉人老百姓出家的制度,迅速的把佛教在中国底层老百姓中普及并发扬光大,但是也造成了汉民族巨大的苦难。”】
“原来佛教是在这个时候盛行的!”
“推行佛教的羯族吃人,西游记中如来的舅舅大鹏金翅雕也吃人,把狮驼国吃了个精光,难道这之间有什么隐喻?”
【“这样的王朝长不了,几十年后就会陷入分裂灭亡的状态,包括后来相对仁慈的前秦皇帝苻坚。”】
【“他统一中国北方之后,仅仅过了十几年,国家也分崩离析,重新陷入小国林立的状态。”】
【“拓跋珪却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第一个打破胡虏无百年国运的异族皇帝。”】
“也是那个时期唯一一个!”
“除了北魏,五胡十六国、魏晋南北朝,没有第二个超过百年的胡人政权。”
“再往后,是辽、金、蒙古和满清。”
【“拓跋珪建立北魏之后,开始全面的汉化,大量重用汉人,推行科举制,将汉人纳入朝廷核心决策层,形成了汉人世家大族与鲜卑贵族共治国家的局面。”】
【“前秦虽然也重用过汉人,但是并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制度约束,而北魏汉化制度却被自始至终的贯彻了下来。”】
【“拓跋珪还推行离散部落的国策,把五胡十六国蛮族之间普遍流行的部落制改为了汉人王朝流行的编户齐民制,将部落联盟制改造成了君主集权制,大大加强了王朝对游牧部落人民的动员能力。”】
【“由于草原游牧文化中有很强的母系社会属性,外戚干政现象非常普遍,于是拓跋珪还学习汉武帝,推行子贵母死制度。”】
【“凡是被立为储君的人,他的生母就被处决,从而断绝了外戚干政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强了封建王朝的稳定性。”】
【“因此,北魏统一中国北方之后,国祚长达140多年之久。”】
【“他强力推行的全面汉化以及民族融合政策,为后来的隋唐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拓跋珪就是死在了去母留子上,被儿子所杀。”
“北魏汉化过头了,引发了鲜卑贵族和汉人门阀地主的矛盾。”
——
[北魏汉化最彻底的是拓跋宏,连姓氏都改了。]
[拓跋珪、拓跋焘、拓跋宏,北魏皇帝,我只知道他们仨。]
[还有电视剧里的拓跋浚。]
[拓跋珪还有这功绩?昨天才刷到视频,拓跋珪杀姨父,娶姨母,整个一个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