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三世情爱 > 第365章 竞争对手抄袭

第365章 竞争对手抄袭(1/1)

目录

林瑶和苏墨在新兴市场好不容易通过调整产品定位,让业务有了些许起色,可命运似乎并不打算放过他们。一天,林瑶像往常一样在办公室审阅文件,市场部经理赵敏匆匆走进来,神色焦急,手中拿着一份资料。

“林总,苏总,不好了!”赵敏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将资料放在桌上,“我们发现竞争对手抄袭了我们的创新成果,而且他们以更低的价格抢占市场份额,这对我们的冲击太大了!”

林瑶和苏墨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与愤怒。苏墨迅速拿起资料翻阅,脸色愈发凝重:“这些混蛋,居然如此无耻!我们好不容易研发出来的特色产品,他们就这样轻易抄袭,还打起价格战,这是要把我们往绝路上逼啊!”

林瑶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先别急,我们得冷静分析情况。赵敏,你详细说说,他们抄袭了哪些方面,价格策略又是怎样的?”

赵敏指着资料上的图片和数据说道:“他们抄袭了我们产品的核心功能和外观设计,甚至连宣传文案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在价格方面,他们直接比我们低了近两成,这使得很多价格敏感型客户被他们吸引过去。您看,这是他们新推出的[产品名称],和我们的[自家产品名称]几乎一模一样,无论是功能模块的布局,还是外观线条的设计,都高度相似。而且,他们的宣传语‘便捷生活,从[抄袭产品名称]开始’,和我们一直强调的‘开启便捷生活,首选[自家产品名称]’如出一辙。”

苏墨一拳砸在桌子上:“这明显就是不正当竞争!我们不能坐视不管!”

林瑶点头:“对,绝对不能姑息这种行为。但我们也不能冲动行事,得制定一个周全的应对方案。”

于是,他们紧急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开会商讨对策。研发部的李华率先发言:“从技术角度看,我们的创新成果是有技术壁垒的,他们能抄袭外形和部分功能,但产品的稳定性和一些深层次的技术优势,他们短期内很难模仿到位。我们可以进一步强化这些优势,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优化产品,让他们始终只能模仿表面。比如说,我们产品内部的[关键技术部位],采用了独特的[技术名称],这不仅提高了产品性能,还保证了长期使用的稳定性。他们想要达到同样的效果,并非易事。我们可以在这方面继续深入研究,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

销售部的王强皱着眉头说:“目前销售情况已经受到影响,很多客户都在观望,甚至有些老客户也动摇了。我们得尽快采取措施,稳住现有客户,同时想办法吸引被抢走的客户回来。或许可以推出一些促销活动,强调我们产品的品质和独特价值。比如,开展‘品质体验月’活动,邀请客户免费试用我们的产品一段时间,让他们亲身感受产品的优势。”

法务部的张律师严肃地说:“从法律层面讲,他们的抄袭行为已经构成侵权。我们可以收集充分的证据,通过法律手段起诉他们,要求他们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我们的损失。不过,法律诉讼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需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我们要收集的证据不仅包括产品本身的对比,还需要市场反馈数据、宣传资料等多方面的内容,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林瑶思考片刻后说:“大家的建议都很重要。李华,研发部按照你的想法,加快产品优化升级的速度,突出我们的技术优势。王强,销售部制定有针对性的促销活动方案,既要吸引新客户,更要留住老客户,强调我们产品的品质和售后服务。张律师,法务部全力收集证据,启动法律诉讼程序,给他们施加法律压力。另外,市场部要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动态,及时向我们汇报他们的新动作。赵敏,你安排几个细心的员工专门负责跟踪竞争对手的市场活动、宣传推广等,做到知己知彼。”

会后,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研发部的李华带领团队日夜奋战,对产品进行优化升级。他们发现产品在某项核心功能上虽然领先,但在能耗方面还有提升空间。于是,团队成员们查阅大量资料,进行无数次实验,尝试各种新材料和新技术。成员陈工和小刘负责测试不同材料对能耗的影响,他们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反复对比数据。经过连续一周的努力,终于成功研发出一种新的节能技术,不仅降低了产品能耗,还提升了产品的整体性能。这种新技术利用了[具体科学原理],通过对[产品内部结构]的优化设计,实现了能耗降低[x]%,同时产品运行速度提升了[x]%。

销售部的王强则组织团队策划促销活动。他们推出了“品质保证,价格回馈”的活动,购买产品的客户不仅能享受一定的价格优惠,还能获得延长质保期和免费上门维修的服务。同时,王强安排销售人员逐一联系老客户,向他们详细介绍产品的优势和此次促销活动的诚意。销售人员小李在联系一位老客户时,客户表示对竞争对手的低价产品有些心动。小李耐心地向客户解释:“我们的产品虽然价格稍高,但品质和售后服务是他们无法比拟的。您之前使用我们的产品也知道,稳定性非常好,而且这次活动我们给出了很大的优惠,还延长了质保期,您不用担心后续使用问题。我们的产品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用户的长期需求,采用了高品质的材料,经过了严格的质量检测,这些都是那些抄袭产品无法做到的。”经过小李的一番努力,这位老客户最终决定继续选择他们的产品。

法务部的张律师和他的助手们四处收集证据。他们深入市场,购买竞争对手的产品,与自家产品进行详细比对,从功能原理、外观设计到宣传文案,一一记录相似之处。同时,他们还收集了相关的市场数据,证明竞争对手因抄袭行为获得的不当利益。为了获取更有力的证据,张律师还联系了行业内的一些专家,邀请他们对两款产品进行技术分析,出具专业的鉴定报告。专家赵教授在仔细研究两款产品后,指出:“从技术层面看,[自家公司名称]的产品在[关键技术点]上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而[竞争对手公司名称]的产品虽然表面相似,但在技术深度和稳定性上存在明显差距,很明显是模仿之作。”张律师将这些专家意见整理成有力的证据材料。

在各部门积极应对的同时,林瑶和苏墨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他们深知,这次竞争对手的抄袭行为是一场严峻的挑战,但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就有信心扞卫自己的市场地位,让抄袭者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代价。然而,他们也清楚,这将是一场艰难的战斗,未来还会面临许多未知的困难和阻碍,他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这场商业战场上的“恶战”。林瑶每天都会和各部门负责人沟通进展情况,及时调整策略。苏墨则深入市场一线,了解客户的真实想法和需求,为公司的决策提供更多一手信息。他们坚信,凭借团队的智慧和努力,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