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1968:从养殖开始奋斗 > 第257章 待来年东风起时,愿见此地沃野千里

第257章 待来年东风起时,愿见此地沃野千里(1/2)

目录

第257章待来年东风起时,愿见此地沃野千里,家畜成群

时间流逝,挂在墙上的挂钟上的时针,已经悄悄走了三格。

两人终于同时起身握了握手,刘广德语气较为轻松的说道。

“苏主任,想占你们农场点便宜可真不容易啊!”

苏文宸也笑着回道。

“刘主任,你这是哪里话,哪怕是单位与单位之间,也还是要互相帮助才能更长远不是。”

“要是一边光就想着占便宜不出力,我相信就算短时间得到一些好处,但是从长远来看也是不划算的。”

不过苏文宸话虽这么说,他也知道人家在这个位置上,肯定是尽力给当地争取好处了。

就像他代表的蓝水农场,同样也肯定得优先考虑农场的利益。

所以刘广德听到这番话之后,无奈的回道。

“哪家的互相帮助,是用我们的粮食当本钱,拿我们的劳力开荒,最后产出的兔子还得我们钱买——”

不过话说到一半却自己摆了摆手。

“不过确实比荒着强就是了。”

没办法,刘广德自己也知道,他们地方找不到敢自己接手这摊子的干部,或者真就有人敢站出来,拍着胸脯说自己可以,他也未必会同意。

毕竟这么大笔的粮食拨付,最后搞成了那确实是一个突出的政绩。

可万一不成,那自然也就是一个很大污点了。

真让他选,他估计还是会选择让苏文宸他们农场牵头搞,因为这样就是部委

这样最后就算搞不成,找问题怎么也不会找到他头上去,毕竟是上面要求他们在建设期间尽量支援。

他们也拿出最大的支援了,三百万斤口粮,十辆手扶拖拉机,就算是他们市属农场,都得不到这么大支持力度。

所以最后出问题肯定跟他们没关系,要是发展起来,那就更好了,正好能解决他们这边缺乏肉食供应的问题。

这么一想刘广德瞬间心情好多了,不就是用我们的粮食当本钱,拿我们的劳力开荒,最后产出的兔子还得我们钱买嘛!

只要最后能产出,点就点吧!

而苏文宸听到对方这么说,知道对方心里别扭的原因,就是觉得自己被占便宜了,不过这次人家毕竟多送了十台农机。

发点牢骚怎么了,要是发一次就送十台拖拉机,苏文宸觉得自己可以天天过来。

所以苏文宸直接端起茶杯。

“刘主任,这次就感谢你们地方支持了,最晚明年秋天,你们地方就能看到第一批肉兔的出栏。”

而刘广德听到这话,也直接拿起茶杯。

“感谢什么就算了,到时候多供应给我们一些兔子就可以了。”

在两人茶杯轻轻碰在一起。

苏文宸看了看窗外的带着淡淡红晕夕阳,透过玻璃看去,仿佛是把整个天空都染成了橘红色一般。

所以直接告辞道。

“刘主任,时间差不多了,一会儿我还得回黄楼公社那边,再晚怕是要摸黑开车了。”

既然事情已经谈妥,那么苏文宸自然不想耗在这里,他还想着趁着年前把这边理顺之后,回岚市过年呢!

特别是今年姜梨还怀有身孕,平时不在就算了,过年还是要一起的。

刘广德放下茶杯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

“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苏主任,要不晚上就在我们食堂这边吃吧!”

“你看你们千里迢迢过来,最后还是帮我们本地这边,处理治理大片大片的盐碱地,我都没有机会招待你呢!”

“晚上,我让食堂想想办法,肯定好好招待你一番。”

显然由于双方已经敲定大体内容之后,刘广德也反应过来,这时候不应该是发牢骚的时候。

毕竟在大体内容都定下了,再发牢骚也只会给两边都增加困难,而且真搞砸了对他还真不是件好事,所以现在刘广德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

苏文宸摆了摆手。

“刘主任,这招待就留着吧!”

“等明年我们的农场出栏的第一批肉兔,我亲自给你送过来,到时候你们再好好招待我。”

“那个时候你们招待的心甘情愿,我吃的也是心安理得的啊!”

听到苏文宸这么说,刘广德顿时朗声笑道。

“那就一言为定,到时候苏主任你可一定得赏脸啊。”

“说实话,现在让我们食堂招待,这边一时半会可能还真就准备什么好东西。”

“到时候我提前自掏腰包,肯定准备好酒好菜招待你。”

随后两人简单的寒暄了几句,苏文宸就起身告辞了。

李广德亲自给他送到门口。

一直到苏文宸的车发动之后,对方才招了招手回去。

显然在双方达成意向之后,对方也是做足了功夫,完全不复之前在办公室跟苏文宸为了一点点东西就拉扯半天的样子。

车上。

苏文宸闭目依靠在副驾驶座上,开始规划后续分场的建设方案。

虽然现在只有一个公社划归他们农场管理,但是人数却是他们以前农场的五六倍之多。

而且这些公社人员,跟他们场里之前的人员情况还不太一样。

他们以前蓝水农场的职工,基本都是招工进来的,大部分都是年轻力壮的棒小伙和年轻女性。

就算也有年纪大的,但是身体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可以直接参加体力劳动。

可是黄楼公社这边就不一样了。

其中一半都处于半饥饿状态。

只有公社附近的几个大队条件要稍微好一些,因为这边由公社统一组织,治理出来的轻度盐碱地明显要多一些。

而且就像苏文宸一开始去的杨庄生产大队那边,基本全靠自己大队,治理效果可想而知。

特别是这边由于治理好的盐碱地也会反盐,所以粮食产量低,这就导致

全都是按照生产队的编制,十几户到几十户就单独零零散散的住在一起。

完全不像他们坪村大队那边,一整个大队都居住在一起。

显然都是土地承载的原因,因为这边粮食产量低,要是都聚居在一起,能耕种的土地自然就更少了,大部分时间都得浪费在跑路上了。

所以现在苏文宸也得考虑,后续被划进农场的这些生产队人员管理问题。

还有后续农场职工还得发放工资,这也是一大笔支出。

想到这里,苏文宸也明白地方不太愿意自己搞了,这投入太大了,未来却十分不明朗。

养殖这种东西,搞不好就是血本无归,要是他没有金手指,他也未必敢一上来就搞规模化。

这边车上赵卫国看着苏文宸从上车之后,一直眉头紧蹙。

迟疑了很久,才小心翼翼的问道。

“主任,他们不同意吗”

“要我说,不行咱们还是回岚市得了,或者去其他地方看看也行。”

苏文宸听到赵卫国的声音后,睁开眼睛,摇了摇头。

“没有,谈的还行,他们地方前期只划一个公社过来,并且两年内每年还支援三百万斤口粮。”

“还拨了十台手扶拖拉机过来,对于一个公社来说,暂时也足够了。”

听着苏文宸说的条件,赵卫国更不解了,这不都是有利条件吗怎么还一直不高兴呢

难道主任还想要更多

所以赵卫国迟疑的说道。

“主任,这也不算少了吧!十台手扶拖拉机,就是咱们岚市北湾公社,总共加起来也没有十台拖拉机啊!”

“虽然是小型的农机,但是耕地运土抽水之类的工作也都没有问题啊。”

“再加上两年内口粮问题也解决了,这不是可以直接甩开膀子加油干了吗”

苏文宸摇了摇头。

“哪有你说的那么轻松,公社的人口怎么组织起来挖渠,还有口粮怎么发放才能避免养懒人,再就是农场种植部门和养殖部门工资制定多少。”

“甚至就连农机的柴油,也都是有限的,都要想办法去解决。”

“后面要一个个解决的问题多着呢!”

对于苏文宸来说,这次也确实是一个挑战,毕竟这一下子多了五六千人要管,并且后续每年都会增加这么多人,他的压力也确实要大不少。

不过他也清楚,只要度过去,他们蓝水农场和他个人的天地也会更加广阔。

他们农场下辖的人口越多,土地越多他的地位自然也就会跟着水涨船高。

因为权力本身,其实就是看你最终能支配多少人和多少资源。

并且前者比后者还更加重要,毕竟资源最终还是要人来调动和运输的。

当苏文宸的吉普车碾过结霜的土路,在黄楼公社办公大院前刹住的时候,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

下车之后。

苏文宸抬眼望去,整个公社周围的房屋,只有零星闪烁着煤油灯的微光。

特别是听着耳边一声孤零零的犬吠。

更是让苏文宸有些叹息,整个公社就只有公社粮库的门口养了一条狗。

苏文宸相信,如果不是因为粮库的重要性,这条狗也未必会被养。

听到犬吠声响起,公社书记杨振业打着手电筒,一路小跑地朝着苏文宸跑过来。

“苏主任,你可回来了!”

“外面天冷,我在食堂的灶上热了红薯粥,你们先过去喝一口暖一暖吧!”

苏文宸听到这话,摸了摸肚子。

由于怕来不及回来,所以他们在城里没吃饭就一路往回赶,所以被杨振业这么一说。

苏文宸还真感觉有点饿了,所以直接应道。

“那就麻烦杨书记了!”

杨振业摇了摇头。

“苏主任,这有什么麻烦的,对了下午有一份你们场里转送过来的信,说是地址填的杨庄大队,不过邮递员过去没有找到人,他们大队长也不敢代收,最后就送到我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