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1968:从养殖开始奋斗 > 第260章 统一思想!才好安排工作嘛!

第260章 统一思想!才好安排工作嘛!(1/2)

目录

很快台下的不少社员们算完之后,有人立刻面露喜色。

“娘嘞,这么说只要俺跟孩他娘组成生产小组,一天干十亩地,那十亩地的工分岂不是都是俺们家的了。”

这话一出,顿时有社员反驳道。

“树根,你当自己是喝油的铁牛啊!还一天干十亩地,你要是真这么能干,咱们生产队治理好的地能这么点,你每天干活可没比我多。”

“俺这就是打个比方,再说俺就是真一天能干十亩地,以前也肯定都跟大家干一样啊!多出力不得多消耗口粮啊!”

“在队里多干活也一样就十个工分,俺又不是个傻的。”

“再说喜顺你一到出力的时候,就开始磨蹭,就跟谁不知道你省口粮小心思似的,不过你以后可就占不着俺便宜了,俺不跟你组小组。”

听到这话,对方直接恼羞成怒的反驳道。

“谁说我故意磨蹭的,我就是单纯没吃饱没劲!”

“你当我喜欢跟你一组啊,我跟你说有的是人想跟我一组。”

“俺才不信呢,除了你婆娘谁会让你一直占便宜?”

“谁说我一直占便宜的?我那就是身体不好,干不动重活!”

眼看着两人声音逐渐大了起来,眼看都要吵起来了。

对方生产队的队长此时脸都绿了,现在杀了两人的心都有了。

这俩楞种当这是啥地方啊!

吵架也不分场合,而且两俩货还直接当着上面领导,直接就揭他们生产队的短,这不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吗?

于是立刻小声的沉声道。

“树根,喜顺,你们两个给我闭嘴,真想掰扯等回去我让你俩好好掰扯。”

听到队长的话,两人瞬间冷静过来,才想起来这是在开大会呢!

看着周围人的看过来的目光。

两人立刻消停了下来,毕竟他们也知道家丑不外扬,因为要是传出去他们生产队的人就喜欢耍小聪明。

喜欢为了省口粮,都在那里故意出工不出力,那以后他们队里的男人娶媳妇可就更难了。

苏文宸坐在主席台上,也听到刚才的小插曲了,对他来说这事也不怎么意外。

因为大部分农民,你可以说他们或许不懂多么高深的知识。

但是内里的小狡黠从来都不少。

大部分人都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吃亏的。

很多时候只要出现一个混日子的,只要没有立刻严肃处理,那么就会一点点带坏整个集体。

到了后面大家都开始出工不出力的时候,很多时候就已经没有办法去处理了。

因为整个集体都这样,根本不是处理一个两个就能扭转过来的。

这也是苏文宸为啥要打破以前的出工方式的原因。

因为他考察前面调研的时候,走访过这边好多个生产队,这边以前治理的盐碱地不多,粮食产量少虽然有一部分原因。

但是很多人为了省粮食,故意出工不出力,也是其中一部分因素。

越是想省粮食,就越不想出力,出力少治理好的盐碱地地就少,粮食产量增长的自然也会很慢。

所以属于恶性循环了。

而很多社员,在听到前面两个人争吵之后,也觉得这样的方案,好像对于大部分人愿意出力的人来说是一件好事。

因为那些一点力气不想出,就想着躲在集体里混混日子的,肯定没有人跟他组成生产小队。

不过还是有人问道。

“领导,那个工分换的口粮是你前面说的三百斤口粮吗?”

“如果挣的工分多,能不能多换口粮?”

显然对于现阶段的社员来说,粮食的需求要远远大于现金的需求,基本没人关注年底换多少现金。

因为那是吃饱了之后才会考虑的事情。

只是还没有等苏文宸说话,顿时就有老人打断道。

“你不是废话吗!在队里不一样都是工分换粮嘛!不然还能给你免费发三百斤口粮啊!你个后生净想没谱的好事。”

听到这话对方嘟囔道。

“我这不是问问嘛!万一有这好事呢!而且队里一人就能换两百斤,万一农场这边能多换一点呢。”

苏文宸则直接笑道。

“哈哈,这位同志说的没错,还真有这个好事,工分换的不算在那三百斤里面。”

“也就说你们每多挣一个工分,就可以在三百斤口粮的基础上多挣一口粮食。”

“不过,这基础口粮的配发,是需要达到正常工分标准的百分之七十才能免费配发。”

苏文宸想了想,又用这些社员们容易理解的方式解释道。

“也就是说同样都是二十到四十岁的男性劳力,大家今年都挣了一千个工分,你必须得挣七百个才能领三百斤免费口粮。”

“如果只挣了五百个工分,那么今年就只会给你配发一百五十斤免费口粮,剩下的还是得用工分购买。”

“如果今年你只挣了十个工分,那就只有三十斤免费配发的口粮了。”

“另外关于每人的兑换限制,一个农场职工,最多可以在农场这边用工分换两百斤,也就是说只要你明年出力达到大家的标准线,那么你明年最多可以拿到五百斤的粮食。”

后面的这两百斤其实就是黄楼公社本身,一年产出的粮食,再加上地区这两年内配给的粮食。

所以每人五百斤就是他们目前的粮食总和。

苏文宸这次搞的,严格来说也不是直接包产到户,只是用粮食驱动社员们,调动他们自主能动性而已。

这种方法之所以原来的公社不用,也并不是他们不会,而是对于大部分当地公社来说,根本搞不来这么多粮。

苏文宸能用这个方法,也是因为能从地区搞来大批粮食。

蓝水农场的部里直属招牌和月华兔的成功,其实在这里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因为你以前做出过耀眼的成绩,那么你现在干的事情很多人即使不看好,但是最差也会将信将疑,很少会直接反驳。

你要是公社这边,直接去地区上下嘴唇一碰,张口就要三百万斤粮食,说要把这边打造成华东畜牧中心。

估计地区领导会以为对方得了失心疯。

但同样苏文宸去这么说,对方就会陷入迟疑,因为面对曾经创造过一次奇迹的人,很少有人会赌对方下一次肯定失败。

在苏文宸解释完之后,场面立刻响起热烈的讨论。

因为很多人没有想到,三百斤口粮居然达到出工标准就免费配发。

“天哪,这好啊,那么我们岂不是稍微干点就能白领三百斤了吗?”

“你想什么呢,你以为还跟以前一样,一天最多就挣十个工分啊,以后可是浮动工分了,干的多挣得工分就多,到时候每个人的工分你以为还跟以前一样啊!”

这话一出,一些人脸上的喜色瞬间消退了不少。

因为虽然这挣的多了,但是好像干的也得多很多啊。

特别是还让人自由组成什么生产小组,这让他们怎么继续混日子嘛!

就算他们自己也知道,肯定不能找跟他们一样不愿意出力的社员们组成生产小组。

到时候生产队全剩下一堆混子,这估计每天规定的活都干不完吧!

于是立刻有人不满道。

“领导,你前面不是说每人三百斤吗?怎么还得挣到一定工分才发,你这不是说话不算数吗?”

“而且有人能力有限,怎么就不能统一发呢!”

“是啊,大家都是一个集体的,有的人能干多干点怎么了。”

苏文宸挑了挑眉,朝着这几人看去。

发现这几个面色明显要比其他社员们好的多,苏文宸从对方脸色就能看出来,这绝对是那种光想占便宜不出力的人。

事实上,这类人什么时候都有。

甚至有时候,往往这些人还比那些老实肯干的人过得舒服。

所以苏文宸直接冷然道。

“首先,这个标准不是按照成年男性劳力统计,而是分开统计,老人的标准也是根据老人来的,不过老人标准线低,配发的也会稍微低一些!”

“其次,为什么不能统一直接发,我可以很明确告诉你,就是因为防止养出你这样想法的懒人。”

“至于你说的集体,以后是以整个农场为集体,你们从现在开始不再是之前的公社社员,生产队队员,你们是农场的职工。”

“你们只要出工到大部分人标准,就能够获得跟城里工人一样的定量。”

“甚至,你们都不需要花钱和粮票去购买。”

“如果有人觉得不合适,觉得还是以前生产队的方式好,那么你可以直接说出来。”

“会场里就有好几个公社书记在,还有县里的施主任也在,只要有公社愿意接收你,那么我们农场这边绝对不卡你手续。”

伴随着苏文宸冷厉的话回荡在会场里。

坐在

“主任,我们李寨公社可不要这种懒汉,不干活还想吃粮食的人,在我们李寨公社那都是要天天拉出去树典型批评的。”

梁寨公社书记一看又被抢了先,也直接站起来说道。

“我们梁寨公社更不要这种人了,我们梁寨公社从来都是把任务定点到个人,干不完都不准回去睡觉的,这种懒汉在我们公社更过不下去了。”

“主任,要我说就是黄楼这边管的太松了,一直强调集体劳作才让这些人有空子可以钻。”

边上的杨振业听到这话,直接脸都绿了。

梁书记这个狗东西,你他娘表忠心就表忠心,你拉踩老子干什么,你早上让我给你向主任介绍的时候,可不是现在这幅嘴脸啊。

咋地,刚介绍完就翻脸不认人啊!

要不怎么说你梁书记能力不错,人缘却不好,一直被李寨的李书记一直压在身下呢!

活该啊!

不过他还是立刻站起来,毕竟这第一天他可不想给领导一个不好的印象。

甚至他对于那几个出声的混子也深深的看了一眼。

当着领导的面给他上眼药是吧!

说实话,以前由于公社这边对于的人,基本也没有采用过多的措施。

虽然这样让他们每年春耕的时候基本很少有人累毙,但是这也让他们黄楼公社是这三个公社当中治理盐碱地最慢的。

而像梁寨公社那样直接把任务安排到个人,干不完都不准休息的,虽然是治理的盐碱地最多的,每年产粮也是最多的,可是确实每年出人命最多的公社。

毕竟他们这边底子,在没有外力支持下,仅靠自己那真的就只能拿命去干才可以。

不过现在杨振业也发现以前好像太过温和了。

直接让有些人想要蹬鼻子上脸了,都开始想着糊弄糊弄就可以领粮食了。

他都不敢想这个好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