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想要不讲武德(1/2)
目送佐藤青二离开后,竹下雅人来到窗边望着门外。
“估计有他们的加入,可以起到一些鲶鱼效果吧。”
如果说东亚人是卷王,那么来日本留学的大学生则是卷王中的卷王。
无论是自费留学生,还是国家公费留学生,或者类似于星海集团这样的企业和个人赞助留学生,都疯狂内卷。
其中公费和星海集团赞助的留学生,主要是在国内先内卷,拼命学习才能得到这一机会。
至于自费留学生,除了极少数特别有钱的个体,大多数都是将亲朋好友借了个遍,然后孤身闯荡日本。
但就算如此,一般来说借到的钱也只够语言学校一年的学费,和几个月的生活费。
因此大多数通过语言学校途径自费前往日本的中国人,不得不到处打工。
便利店的收银员、小餐馆的洗碗工,都可能存在他们那疲惫的身影。
更让人痛苦的是,他们还要一边打工赚学费和生活费,一边努力学习,为考日本大学做准备。
可以说,能考上大学的中国自费留学生。他们比大多数中国内地大学生更懂得生活的艰难,更愿意奋斗拼搏。
选他们入职星海集团,会取得和菊花厂选农村长子类似的效果。
这些人愿意为了赚钱去努力工作拼命,抗压能力也特别强。
毕竟抗压能力弱,人也不勤奋的留日人员。根本无法在每天劳累打工的同时刻苦学习,更不可能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
除了想要借助他们的力量发展星海集团(中国)相关产业,以及像鲶鱼一样刺激日本国内员工。
竹下雅人也是想帮帮他们。
这些自费来到日本的留学生日子太苦,运气也不是特别好。
眼下正是日本大学生就业冰河时期,如果青年不进行帮忙,绝对有留学生毕业就失业。
这些留学生群体的努力,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让他们看到世界阳光的一面。
“唉,我也只能帮到这里了。”
生活真的很无力,就算对星海集团也是如此。
他很清楚,自费前往日本的普通人,除了少数可以考上大学,大多数都变成了黑工。
一部分是上当受骗,被中介的宣传坑了。前往日本后读的学校就是个野鸡大学,然后还没有别的学校进行收留。
想要活下去,就只能变成非法移民。
另一部分是学习能力差,就算再努力也没有办法。
除此之外,还有茫茫多的偷渡者。
毕竟就算是1994年的日本,平均工资依旧是申城的几十倍。
干一天,相当于中国申城正式职工的一两个月。
这么多人,就算竹下雅人有心帮忙也无能为力。
他只能让公司稍微照顾下来日的普通人,并且还要以发展中国业务为借口。
“我都可以,看大家需求。”
保尔森也觉得可以跟随一把,但很快又话锋一转。
“不过,我觉得投资规模不宜太大,并且投资要分散一点。”
想到星海投资的种种手段,托马斯也忍不住点头。
“有道理,那我们就最多投资4.99%。”
无论是美股还是日股,都有着类似的规定。
那就是股票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可以不在市场披露。
因此如果想要更好的隐藏自己,那么购买的股票只能无限接近于5%,但永远也不能达到5%。
对于赚钱,高盛的合伙人们自然非常感兴趣,大家纷纷讨论起哪些公司可以买上一些。
很快,沃尔玛从这几家公司脱颖而出。
因为沃尔玛已经在零售产业完成布局,基本不存在失败可能,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至于微软、思科、英特尔等公司,则需要进一步观察。
微软虽然在操作系统领域占据优势,但前面有IBM集团的巨大压力,后面有苹果等公司虎视眈眈。
公司业务不是那么的稳定。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陷入衰退期。
思科的情况好上许多,但内部管理混乱。
等到高层拨乱反正后,高盛才会进行投资。
英特尔的情况,有点类似于微软。
微处理器方面不仅要面对摩托罗拉、德州仪器、AMD的竞争。
更要命的是,还有日本企业在蠢蠢欲动。
没错,在高盛眼中。
日本半导体巨头,要远比美国本土公司更加可怕。
因为美国的DRAM产业,就是被日本公司正面击败。
这一领域曾经的王者英特尔都只能狼狈砍掉这部分业务,无奈押注微处理器,也就是CPU产业。
一旦日本半导体公司决定进入微处理器,英特尔很可能扛不住这波攻势。
只能说谁也想不到,80年代如日中天的日本半导体巨头,竟然在90年代纷纷萎靡。
内存芯片产业惨败韩国,后来更是彻底退出这一领域。
闪存芯片产业靠着发明人身份稍好一些,还留下一点火种。
不过现在,这一部分业务已经成为星海投资的囊中之物。
东芝的闪存芯片产业就算依旧崛起,也很难达到前世高度。
确定好投资目标后,高盛一行人这才重新将话题拉回正轨。
很快,成立合资基金一事就表决通过。
不过在投资额度上面,大家再起争执。
激进的想要额度拉满,保守的则想要看情况增加。
这可是80年代末的10亿美元,对于高盛来说,也是一笔非常大的数字。
“就5亿美元吧。”
首席执行官约翰是支持10亿美元投资的,但考虑到公司平衡,最终选了个稳妥的数字。
钱确实少一点,关键是安全。
高盛公司连续一星期高强度开会,竹下雅人这边也没闲着。
他需要监督公司几位管理,处理掉湾湾股票。
里边涉及到他自己,以及公司员工血汗钱,必须最为重视。
“怎么样,好处理吗?”
嘉本隆正操控着电脑头也不回的应道:“比较简单。那边的每日成交量有数千亿日元,我们的资金很容易隐蔽。”
“那就好,早点撤出,然后我给大家你们放长假。”
另一边同样忙忙碌碌的菊野晋次偏过头插话问:“哦,真的吗?”
“当然,不过你们两位只能轮休。”
“每个人半个月假期,谁先谁后自己决定。”
竹下雅人有很多事要忙,不能一直在星海投资监督。
所以公司必须留一位,负责股票交易的最高管理。
“我后面吧,这段时间菊野桑比我辛苦。”
“嗯,谢啦。”
菊野晋次了解嘉本隆正,知道他在这些事上很坚持,也就没有拒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