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一把猛火(1/2)
第310章一把猛火
当并州大军自轵关陉逶迤而进,首尾相连三百余里时。
一支幽州义从骑士借道代郡、太原,途径平阳时被贾逵所阻。
这支军队只能暂时驻留平阳,其首领田豫则跟着贾逵的信使走轵关陉,来迎大司马赵基。
大司马,从创立之初,再到上一任大司马李傕,看起来都不像是一个吉利的官位。
王屋山之南,赵基在一处山坳处休息。
道路不远处的道路上,军民还在跋涉。
现在除了警戒的骑士外,绝大多数畜力都转为挽力,以拉载车辆移动。
田豫抵达这里时,就见吏士铠甲装车,徒步轻装而行的同时,还会背负一些杂物。
而体力贫弱的灾民、流民多扶车而行,只有这样才不会成为阻碍行军的障碍、栓阻。
大军自孟津渡河后,河内又有一些百姓加入到迁徙队伍。
现在行军大队军民混编,也就前军徐晃、殿军赵云全副武装。
徐晃在前开路,秋洪过后,军队在前可以修桥修路,顺带建立营地,供后续军民使用。
而殿军赵云则多了一项任务,就是清理沿途病死、累死的百姓、伤兵,将他们火化。
百姓就地掩埋,伤兵骨灰带回晋阳。
田豫追随刘备时,当时刘备配合公孙瓒大破青州黄巾军,这支黄巾军聚众三十万,企图渡河与黑山军联合。
那一战公孙瓒先是在东光野战摧破对方主力,斩首三万;随后追击半渡而击,斩首数万,溺亡数万,俘虏七万余,缴获财宝难以估量。也是那一战,公孙瓒威震天下,后续与袁绍相争时,许多冀州吏民因此支持公孙瓒。
与公孙瓒的辉煌比起来,现在迁徙的这支军民队伍,也就是当年那支黄巾军的三分之二规模。
巡查骑士引路,引着田豫等人来见赵基。
田豫递上公文后,就在帷幕外等候,也观察左右卫士,这些卫士皆有倦容,神情却冷漠,显然饱受战争折磨,是百战精锐。
赵基翻阅田豫递上的鲜于辅公文后,就传见田豫,田豫入内:“卑将拜见大司马。”
“坐。”
赵基扬了扬手中帛书:“我与陛下亲征上党之前,就与鲜于辅有约。说是会由田校尉督率千余义从南下,编为羽林骑士以卫天子。前后已过两月余,何以来迟”
鲜于辅书信中已有解释,田豫只能当面解释:“我等奉朝廷之命配合蓟侯,蓟侯征汉胡健骑,人心浮动,多担忧家业受创。蓟侯兵马征集完毕,我等才得以启程。”
“所以是你们没有履行约定,非我失信。”
赵基将帛书放在桌案一角,说:“今朝中大将军督羽林事,我与大将军分掌朝政军事。田校尉这羽林中郎将,以及所部健儿编为羽林之事已非我能决定。因此是否去朝中,希望校尉谨慎考虑。不妨撤还平阳,询问麾下健儿,再做决议。”
田豫愕然,当虎贲的机会不多,当羽林郎的机会同样不多。
吕布那里缺人不假,可也不会成建制安排这些人去当羽林。
田豫略思索:“回大司马,卑职等边鄙之人,是为拱卫天子匡扶社稷而来,非为名爵利禄而来。”
他的回答掷地有声,赵基不由一愣,扭头去看边上韩述、唐宪,这两人也觉得田豫这番话热血激昂,很是耳熟。
“真乃壮士也。”
赵基感慨称赞,就说:“我这就发军书,准许平阳放行。待入许都,持我书信拜谒大将军。若是有机会面见徐州刘玄德,代我向他问好。”
“喏,卑职拜谢大司马。”
田豫长拜,就问:“卑职听闻真定一战时,大司马俘获观津牵招”
“我没有杀他,此事刘玄德也遣使询问过,我也欣赏牵招才器,希望他能为我所用。”
赵基说着笑了笑:“只是牵招家眷还在河北,待我与袁本初协商后,才能定牵招去留。他若不肯为我效力,我也会放他离去。”
“是,卑职明白了。”
田豫拱手又拜,这次躬身幅度更大,显然是在为牵招而道谢。
这乱七八糟的人脉让赵基头疼,扭头看边上卫觊:“伯觎,开具放行军书。”
“喏。”
卫觊坐姿端正,他一直配属在徐晃麾下,也算是跟着赵基打完全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