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242章 蜂窝煤会被人仿造?没关系,反正本

第242章 蜂窝煤会被人仿造?没关系,反正本(2/2)

目录

朱慈烺抬手随意一挥,示意他们起身,随后朗声道:

“本宫今日召集你们,是有要事吩咐你们,若能做好这件事情,每人赏十两银子!”

侍卫们听闻这话,眼中顿时闪过惊喜的光芒。

要知道十两银子可是相当于他们两个月的俸禄了,有这等好事,自然令他们喜出望外。

于是紧接着,朱慈烺开始吩咐众人开始干活。

他先是检查了一下这些碎煤,发现有些块头有点大,然后命人使用锤子将这些煤块全部砸成了粉末。

然后又让他们将原材料按比例混合。

不过他一时记不清具体比例,便将材料分成三份,按照记忆中的比例进行调配。

侍卫们听明白了操作方法之后,也都迅速行动起来。

一时间,后园里尘土飞扬,敲敲打打的声音不绝于耳,众人皆是干劲十足。

朱慈烺则是坐在一旁的石凳上,一边悠然自得地吃着西瓜,一边看着众人忙碌。

毕竟这种体力活自然无需他这个太子爷亲自动手。

他只需要远程指挥即可。

没过多久,材料全部混合完毕,变成了一堆黏糊糊的物质。

朱慈烺起身走上前伸手抓起一把,稍一用力便能握成一团,松开手后,又会缓缓散开。

他满意地点点头。

因为这是最合适的状态。

接着,他又吩咐几个侍卫用蜂窝煤模具开始压制蜂窝煤。

这活儿相对简单,基本上没什么难度,只见侍卫们将眼前的材料填入模具,用力挤压之后,一块块蜂窝煤便成型了。

随后,蜂窝煤被整齐地摆放在宽敞的空地上,等待风干,以便进行下一步实验。

此时在后园的四角,数十盏巨大的宫灯宛如璀璨的夜明珠,散发着柔和而明亮的光芒。

灯内的烛光随风轻轻摇曳,似灵动的精灵在欢快起舞,将整个园映照得如同白昼。

士兵们的身影在这暖黄的光影中交织穿梭,手中的工具相互碰撞。

夏夜如同一个巨大的蒸笼,闷热的空气沉甸甸地压下来,即便没有太阳,但忙活起来也是让人汗流浃背。

不过朱慈烺自然也清楚这点,也早有准备。

所以当侍卫们开始忙活的时候,便有手脚麻利的太监宫女像传递珍贵宝物般,将一盘盘新鲜诱人的鲜果、一坛坛香气扑鼻的酒水,源源不断地送往此处。

侍卫们忙活累了,也可以稍作休息,吃点瓜果喝点酒水用以解暑。

一直忙活到深夜,终于算是完成了。

根据之前锦衣卫准备的那些材料,大概做出了七百块蜂窝煤。

这些蜂窝煤被仔细地分成三种,每一种都按照不同的比例配置,并且都贴上了清晰醒目的标签。

而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筛选出最合适的配方。

至于比例是否还需调整,那就只能等以后再说了。

事情办完之后,朱慈烺随即亲自将之前承诺的十两银子一一发放到每个侍卫手中。

然后和颜悦色的说道:

“今日大家辛苦了,下去好好休息吧。”

侍卫们双手接过银子,那沉甸甸的触感让他们心中一热,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感激的光芒。

随后再次看了一眼这些蜂窝煤,朱慈烺也回去休息了。

第二日,因为无需上朝,所以朱慈烺又睡了个懒觉,直到上午九点才悠悠转醒。

简单洗漱后,连早膳都来不及吃,他便迫不及待地朝着后园奔去,心中满是对蜂窝煤的牵挂。

毕竟今年的百姓的过冬问题就指望这玩意了!

后园中,经过一整晚的晾晒,蜂窝煤的表面已经变硬了。

朱慈烺快步走到蜂窝煤旁蹲下身子,伸出手轻轻抚摸着蜂窝煤,指尖摩挲着煤块的纹理,仔细感受着它逐渐变化的质地。

随即他发现蜂窝煤内部还残留着些许湿气,尚未完全干燥,于是耐心地决定再等等。

毕竟哪怕在后世,这东西也不是一晚上就可以晾晒好的。

不过考虑到如今天气十分炎热,估摸着晚上应该就差不多了。

到了中午时候,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仿佛要将整个世界点燃。

后园里的石板路被晒得滚烫,似乎都要被烤化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燥热的气息。

草树木都被晒得无精打采,低垂着头,像是在向烈日屈服。

不过因为朱慈烺知道蜂窝煤不能高温暴晒,所以又吩咐人把这些蜂窝煤转移到了阴凉处。

直到下午的时候,蜂窝煤终于彻底变得十分干燥了,也就是说,蜂窝煤终于算是制造成功了。

夜幕再度降临,东宫后园里此时却是热闹非凡。

一场别开生面的烧烤盛宴正式在这里拉开了帷幕。

朱慈烺特意安排用新制成的蜂窝煤作为燃料。

本来按常理,炭火才是烧烤的最佳选择,但为了全面测试蜂窝煤的燃烧时间和火力,朱慈烺还是选择了蜂窝煤。

尚膳监的御厨们熟练地架起烤架,将鲜嫩的羊肉、新鲜的蔬菜一一放上,然后不停的翻滚。

不多时,烤架上便发出“滋滋”的声响,油脂滴落在炽热的蜂窝煤上,瞬间窜起一阵小小的火苗,如同调皮的孩子在欢快跳跃,诱人的香气迅速弥漫开来,引得众人垂涎欲滴。

随后,一迭迭各种各样的烤肉便被送到了朱慈烺等人面前。

郑成功一边品尝着鲜嫩多汁、外焦里嫩的烤肉,一边若有所思地看向朱慈烺开口说道:

“太子殿下,臣大概明白您的用意了,您这是在研制新的煤炭吧”

朱慈烺先是微笑着点了点头,但随后又纠正道:

“你要这么说也没错,不过本宫给它取了个名字叫蜂窝煤,以后它就叫蜂窝煤了。”

郑成功闻言,目光投向正在燃烧的煤块,只见煤块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孔,恰似蜂窝一般。

不得不说,太子爷起的这个名字确实十分的贴切。

紧接着,他不禁微微点头,由衷赞叹道:

“殿下这名字取得确实妙,这新的煤炭长得确实像蜂窝!”

朱慈烺笑了笑,突然又想到了什么问道:

“大舅哥,你觉得这蜂窝煤要是卖的话,定价多少合适”

郑成功微微皱眉,脸上露出思索的神情,但片刻之后还是摇了摇头说道:

“臣没法说,毕竟臣不清楚这东西的造价成本。”

朱慈烺则是耐心解释道:

“蜂窝煤的主要原材料都来自朝廷供应,且大多是原本要丢弃的废料,真正能算得上是成本的,大概只有粘土和助燃剂这些东西了。”

“不过这些东西也不值钱,几分钱就能买一斤,真要说起来的话,这蜂窝煤的成本,其实主要在于人工。”

郑成功听到这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紧接着还没跟他说些什么,张世泽突然满脸堆笑地凑了过来。

没错!

今晚朱慈烺也邀请了他前来,而这种事情张世泽自然不会拒绝。

毕竟能与太子爷拉近关系,那可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

只见张世泽先是恭敬地对着朱慈烺行了一礼,最后这才说道:

“太子殿下,臣斗胆问一句,这蜂窝煤的主要售卖目标,应该并非城内的达官显贵吧”

朱慈烺点头认可:

“你说得对,这主要是为京城的平民百姓准备的,让他们日常做饭和冬天取暖都能有足够燃料。”

“本宫不愿再看到百姓在寒冬中挨饿受冻,冻死街头,所以才搞出了这么个东西。”

张世泽心中暗自思量,心说果然和自己预想的一样。

要知道京城里的达官显贵向来使用的都是无烟煤炭和木炭,这些燃料燃烧起来无烟、火力足,十分符合他们的身份。

相比之下,蜂窝煤在这方面就逊色多了,不但烧起来有烟,而且火力也不是很足。

从这点来说,并不符合富人的需求。

但对于平民百姓而言,价格低廉就是最大的优势了,能极大地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

就在这时,朱慈烺似乎看穿了张世泽的心思,然后笑着问道:

“怎么,你是不是也想参与进来你们张家在京城附近应该也有煤矿吧”

张世泽心里一惊,后背瞬间冒出一层冷汗,忙不迭地回应道:

“太子殿下猜的没错,自从朝廷允许私人开办煤矿后,张家便涉足其中。”

“不过请殿下放心,张家一直都依法纳税,从未拖欠。”

朱慈烺看着张世泽紧张的模样,忍不住笑道:

“本宫又没多说什么,何必这么着急辩解。”

张世泽尴尬地笑了笑,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但很快他还是想到了什么,然后说道:

“太子殿下,若朝廷想做这门生意,恐怕得限制其他商户制作和销售蜂窝煤。”

“因为在臣看来,这蜂窝煤的技术含量实在是太低了,一旦流入民间,很快就会被大量仿制。”

事实上朱慈烺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毕竟这玩意儿确实没什么技术含量,只需要把那几样简单的东西混合在一起就可以了。

但对于朱慈烺而言却并非是什么坏事,而是一件好事!

毕竟从一开始,他本意就不是靠此赚钱,而是想让百姓能顺利过冬。

如此一来,民间大量仿制,反而能加快蜂窝煤的普及,从而惠及到每一个百姓。

要知道如今京城的人口可是高达一百二十万,除去达官显贵,平民百姓至少有一百万以上。

按冬天每人每天使用两块蜂窝煤计算,每日消耗量最少在两百万块以上。

仅靠朝廷生产的话恐怕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必须发动民间矿主一起制造才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