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人算不如机算!(1/2)
在棒子国、樱花国等国千方百计,想要从龙国南部某海域捕捞‘间谍鱼’时。
李阳在可控核聚变上的进展,也是逐渐进入尾声。
实验室里。
李阳的意识徐徐从系统空间退出,他深呼吸一口气,长长的吐出。
脸色疲惫,双眼却格外的明亮有神,充满了被新知识溢满的激动。
“所以,总结而言,要实现可控核聚变,或者说,要多高的温度才能让可控核聚变成功发生,并在稳定的聚变过程中,持续不断地让输出功率大于输入功率?”
“根据这段时间的深入学习和实验模拟,就是要在一定温度下,使聚变炉子内等离子的数据密度和约束时间的乘积,即劳逊参数、温度三乘积指标高于某个值,才能成功实现。”
连续一个月的高强度学习,虽然身体上很疲惫,但他的精神,却一直处于亢奋状态。
尤其现在抽丝剥茧,悉数掌握了可控核聚变的实现方法,以及其他诸多核心技术难点后,更是有种醍醐灌顶,耳清目明,难以言说的快感。
以前的时候,他也了解可控核聚变。
准确的说。
可控核聚变作为十大热点科技名词之一,时常在普罗大众口中被提及。
国内外的研究机构,也不时会传出可控核聚变的研发进展。
然而时至今日。
全球还没有哪个国家,真正意义上的掌握了可控核聚变。
这个极具颠覆性的前沿科技技术,听起来非常的高大上,用一个公式,就可以解答出来,即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c2。
不过……
公式看起来很简单,但想要把理论的推导变成可操作、能商业应用的实践。
到目前为止,人类为之奋斗了八十六年,并还在努力着。
若是按照正常的进程,让可控核聚变成功商用,至少还要几十年的时间,甚至更长。
但现在,或许不用了!
收回思绪,李阳思考着接下来的计划。
“如今,对于可控核聚变的基本理论知识,算是掌握的七七八八。”
“但话又说回来,理论再强,还是要付诸在实践上。”
“所以接下来的重点是,计算所有数据以及公式的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设计研发出具有先进磁约束和惯性约束的反应炉。”
“探讨研发新型复合材料和氚增殖系统,使可控核聚变能平稳稳定进行,并提升q值。”
即便现在拥有了成体系的可控核聚变知识和技术,但接下来的路,依旧很长,充满挑战。
李阳没有畏难。
相反。
他全身充满激情,恨不得现在立刻马上开始可控核聚变的研发。
“那么接下来,就开始推导验算全部公式吧!”
说干就干,李阳不打算休息,再次投入到可控核聚变的研究当中。
他明白这个技术的重要性以及重大意义。
早一天实现,龙国在战略上,就能够占据更多的主动。
“氘氚聚变反应中,反应物主要是氘核(1|2?h)和氚核(1|3?h)。生成物则是氦核(2|4?he,a粒子)和中子。”
“根据质能转换,聚变过程中,反应物的总质量要略大于生成物的总质量,而亏损的质量则以能量的形式释放,遵循质能方程E=Δc2……”
研究的时间,总是流逝的很快。
李阳推导演算了一个又一个公式,但仍不知疲倦的继续着。
然而!
到了后面,却是遇到了难题。
手中的触笔离开屏幕,他揉了揉有些发酸发胀的双眼,无奈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