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穿越之我要看不一样的世界 > 第353章 传承

第353章 传承(2/2)

目录

杨云帆没有拒绝,这是二婶的一番心意,必须带上。

身上背着乡亲们的情义,杨云帆一家踏上了归家的征途。

这个年,对于杨云帆来说过的很高兴,也很有意义,在京城过年,虽然条件很好,但是他总觉得缺少了点年味,并不是京城不热闹,而是缺少了家里的那几口人和家乡的味道,总是觉得差了点意思。

孩子们也玩的很高兴,滑了冰车,打了雪仗。杨云帆准备夏天的时候在带他们回到东北,看一看夏天的东北是什么样子,认识一下什么是高粱,什么是玉米。

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对农村的印象是模糊的,他们只不过在电视里见到过,但真实的场景,他们一无所知,就连写一个作文,都无从下笔,因为他们没有生活。

前世的时候,杨云帆的孩子,为了写一篇秋收的作文,难住了全家老少,虽然杨云帆生长在农村,但是他的记忆中还是以前古老的办法收割庄稼,现在都已经是机械化了,具体怎么收割,连他都一无所知,所以他觉得有必要带孩子们去看一看,见识一下。

说实话,杨云帆觉得不止孩子们要去见识,甚至一些常坐在办公室里的人,也需要下去体验生活,见识一下,因为那些给孩子们出题的人,竟然都不知道北方要种什么庄稼,可想而知,他们出的题会是什么样的。

现在的孩子,从上学开始,就是一味的学习,做学问,虽然考上了大学,但许多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辈。

有的农村孩子,连自己家的地在哪都不知道,更别说什么季节种什么作物,花生到底是应该像豆子一样长在秧子上,还是长在地下,这对有些人来说都是一个谜,别以为这是危言耸听,哪有连这事都不知道的,还真有,杨云帆就真的见到过。

那些城市里的孩子更别提了,如果让这些人参加工作后,管理农村的事情,那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别人他管不了,但是自己的孩子,不能让他们就这样的生存下去,儿子一天天的长大了。以后他决定每年都会带他们去农村体验生活。

至于补习功课,杨云帆根本没想过,生活实践也是一种补习,他们只有体验了劳动的艰苦,才会更加珍惜自己的学生身份,因为只有到了社会,你才会发觉,原来学习是最简单的事情,只要你肯努力,那么就会有收获,但是到了社会,有的时候哪怕你再努力,也得不到你想要的结果。

所以说付出和收获永远不成正比,如果你只会一味的抱怨,不去总结经验教训,那你的生活将会是一地鸡毛。

老话讲富不过三代。杨云帆虽然有钱,但他可不想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就这样过起富二代的生活,如果他们不懂得自己创造财富,珍惜财富,那钱总有花完的那一天,而且杨云帆也没想给他们留太多的钱,对于一个没有能力守住这些钱的人,钱多了反而是一种灾祸。

所以杨云帆的想法是让孩子们多学技能,你只有学会了创造财富的能耐,才有守住财富的方法,有人这样说过,孩子有能力留钱做什么?孩子没能力留钱做什么?有能力的人,不用给他留钱,他也能自己创造,没能力的人,无论你留多少钱,也会败光,留钱也无用。

这个时代已经没有忆苦思甜了,家长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自己当年的苦,可是一个没有受过苦的孩子,他们真的知道甜是什么滋味吗?

曾经有一个大学生,在学生时代抱怨父母每个星期给五百元生活费太少,嫌父母抠,可到了他工作的时候,他发现,原来五百元这么难挣,这些孩子被父母保护的太好了,根本经不得风雨,那么你又能指望他长成参天大树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