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中央集权(1/2)
武植于垂拱殿之上,将朝廷各部的改革事宜一一宣布完毕。一时间殿内一众文武大臣脸上神色各异。
他们从此番推行的改革举措不难看出,自家陛下不仅意在精简朝廷各部门机构,更有着借此集中皇权的考量。
回顾前朝大宋,向来奉行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可一旦此次改革顺利完成,局势将彻底转变为君王带领士大夫治理天下。而这一变革无疑加强了大明的中央集权,对朝堂格局的影响深远。
如若此时端坐于龙椅之上的皇帝,是前朝大宋的君王,那大殿内深谙朝堂权术的文武百官,必然会直接上前让其收回成命。
毕竟,武植这一系列改革,虽然极大地强化了皇帝手中的权力,可与此同时却削弱了朝廷百官手中的权柄。对百官而言,这关乎切身利益,怎会轻易坐视不理?
但今时不同往日,当下的武植乃是开国帝王,一路南征北战,打下这万里江山。朝堂上下众多大臣皆是他在漫长征战与创业过程中招揽或土培养的心腹。
他在朝中的威望如日中天,正处于权威鼎盛之时。因此,尽管部分大臣心中或许存有疑虑,却根本无人胆敢开口谏言。众人只能纷纷抱拳行礼,领命而去。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京师中的百官都忙得不可开交。虽说武植只是在垂拱殿上简短几句便阐明了改革之意,但实际上涉及改革的诸多事宜极为繁杂。
众大臣整日周旋于这些纷繁复杂的事务中,如此状态持续了两个多月。终于将武植所推行的改革举措逐步得以落实。
御书房内,武植脸上难得浮现出笑意。看着眼前仅有寥寥几份的奏章,他不禁暗自感慨:“果然,实行前世记忆中的明朝内阁制度,才是帝王该做之事。据说那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整个朝廷却依旧稳如泰山。”
可武植又微微皱起眉头。虽说前世记忆里大明王朝的各项制度大多合理,然而到了中后期,原本武力强盛的王朝,却出现武备松弛、战斗力下降的情况,武将地位也远不及文臣显赫。
不仅如此,朝堂之上的文臣还逐渐陷入党争,将整个朝廷搅得乌烟瘴气。
作为穿越者,他深知必须改变这一状况,否则长此以往,自己这个武力强盛、幅员辽阔的帝国,恐怕会重蹈前世记忆中大明王朝的覆辙。
“咚咚咚咚!”武植的右手不自觉地在案桌上轻轻敲击着,脸上陷入了沉思。片刻过后,他想到了部分应对之策,即在国都设立一文一武两所学院。
武院专门用以培育军队中的武将,而文院则负责培养朝廷中的文臣。这般举措,不仅能够提升将士的战斗力,还能有效防止朝堂之上百官抱团结党,致使皇权旁落。
两所学院里,武院倒是现成的,正是他在西北建立的武学止戈院,多年经营,已然成熟,为自己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善战的武将,稍加完善扩充,便能直接在改革中发挥关键作用。
而文院的规划,武植决心另辟蹊径,不依赖朝廷现有的国子监。国子监虽是传统的最高学府,却积弊已久,官僚气息浓重,难以满足他对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他打算完全另起炉灶,从选址、师资招募到课程设置,都亲自把关,重新建立一所全新的、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文院。
并且武植打算下达规定,今后这两所学院的院长,必须由皇帝本人或者皇族成员担任。
如此一来,两所学院不仅能源源不断为朝廷输送新鲜血液,还能让皇权得以深度渗透学院管理,杜绝了各方势力借学院培植党羽的可能,确保了皇权稳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