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乱世之能臣(1/2)
郭绍棠用意味深长的眼神看着裴乐瑶。
“太女殿下费了这么大功夫,坐到现在这个位置,不会想像陛下一样,做一个糊涂的君主吧?”
“可是,任何一个明君,心中装着的都是百姓。”
“那些利益集团,世家大族,他们心中装着的可只有他们自己。”
“这是一种天生的矛盾和对抗,陛下可有解决的办法。”
裴乐瑶,……
谁说古代没有人才?郭绍棠已经将整个制度看的明明白白。
郭绍棠看到的可不是表面的矛盾,而是存在于这个制度的深层次的问题。
王朝初建的时候,是推倒了重新来建,先破后立。
所以,王朝开始时,皇帝手中拥有大量的人才。
这些人才一直发挥着他们能量,能将王朝持续七十年到一百年的繁荣。
百年之后,王朝便会走向衰落,是因为世家大族开始垄断人才,他们送到皇帝面前的是他们认为好的人才,而不是一位明君认为好的人才,更不是有利于天下百姓的人才。
一旦人才上升的通道被堵塞,那么,整个国家就没有最好的人才得以使用。
国家的治理能力就会下降。
所谓的贪污腐败,昏庸无能,只不过是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发展来而来的变质和异化而已。
一旦人才通道被堵塞,寒门学子不能上升,一则君主手中没有人才,二则这些人才散落在民间,就会制造混乱,甚至像郭绍棠鼓动赵攀造反一样,将导致天下大乱。
不论在哪个时代,人才都是命脉。
郭绍棠看着裴乐瑶眼神中闪动着异样的光彩,便知道她已经听进去了。
裴乐瑶的反应让郭绍棠更加自信。
“除了人才之外,还有土地。”
“太女殿下从十年前便开始在汝州开垦荒田,吸纳流民,挖渠修路,不会不知道土地集中和兼并的弊端。”
“因为所有土地都集中在了地方豪强手中。”
“而这些土地他们实际控制着,却并没有挂在他们名下,往往会以无主的土地存在。”
“谁都知道这些土地是谁的,是何人在耕种,粮食收割之后归谁所有。”
“只可惜这些土地都不用上税,因为税收和人头是密切相关的。”
“原来拥有这些土地的百姓早已成为流民,连养活自己都困难,你还怎么向他们收税?”
“表面上看,率土之兵,莫非王土,可是真正拥有土地的却是这些地方豪强。”
“陛下真正掌握的土地又有多少呢?”
“陛下要通过何人来掌握土地?”
“要通过率土之臣,莫非王臣?”
“只有土地掌握在每一个普通老百姓的手中,那么土地的价值才真正掌握在陛下的手中。”
“当土地掌握在地方豪强的手中,那么土地就不再是陛下的土地,百姓也不再是陛下的百姓。”
“土地归属了地方豪强,而百姓则是归属了那些野心家。”
“比如说汝州和洛州的百姓,在太女殿下是六公主的时候归属于六公主,而不归属于陛下。”
裴乐瑶不禁有些后背发凉,浑身汗毛倒立。
郭绍棠太厉害了,如果她确定郭绍棠不是穿越者,那这个人在这个时代算是开了天眼。
他怎么能说的这般正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