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115章 兵临长安

第115章 兵临长安(2/2)

目录

夏侯楙忽然想到了怎么推脱:

“谁能想到诸葛亮能一夜破寨我长安守军最近半月每日都在处理城中瘟疫之事,疲惫不堪,如何能连夜往援

“再者,蜀寇不在东围布防,定存了围点打援之心,我连夜往援,岂不正中蜀寇下怀

“诸葛亮带来的蜀寇攻你们那坚寨尚且如此狠戾果决,我长安守军如何是他对手

“届时长安空虚,岂不被蜀寇乘虚而入,一战而定”

还别说,这听起来似乎真是个无懈可击的理由。

最近到处都在闹瘟疫,闹得人心惶惶,毌丘俭那座营垒就死了七八百人,大多是干杂活的役夫徒隶。

染病的直接就埋了,没染病的也被安排到了寨外,防止传染,于是寨中很多活都要营中将士自己干,确实疲惫,而且仍有不少将士染疾。

至于围点打援,以汉军表现出来的精锐悍勇,夏侯楙的长安守军确实不是对手。

这些兵跟夏侯楙这安西将军在长安这么多年,已经练废了。

毌丘俭、令狐愚、夏侯儒等人全部沉默下来。

城下蜀寇仍在逐杀溃卒,简直称得上肆无忌惮,完全不把长安守军放在眼里。

若是此时蜀寇大军杀过来,而骠骑将军大军不能及时赶到,真不知这长安能不能守住。

“蜀寇哪来那么多骑兵”夏侯楙不由啐了一口,一眼望去,蜀寇在城下的骑兵恐怕两千不止。

毌丘俭无奈一叹:

“蜀寇招降了安定羌杨条,得了一两千骑,又招降了匈奴刘豹,再得一两千骑。

“说不得陇右杨千万等羌氐也已附逆,若护乌桓校尉(田豫)、护鲜卑校尉(牵招)还不能解决轲比能火速来援,我大魏骑兵数量上已不如蜀寇了。”

夏侯楙不屑:“一群乌合之众,如何是我大魏虎豹骑对手”

一个时辰后。

大汉追杀溃敌的两千余骑回到了毌丘俭那座沣水大营。

渭北细柳营的辅卒役夫通过浮桥来到了这座营垒外,部分人处理昨夜产生的尸体,部分人则掘壕筑垒,欲使这座营垒为大汉所用。

虽然营垒被破坏,但破坏最严重的只是南围而已,稍微修一修,虽称不上坚垒,但也比临时筑垒的防御力要强得多。

但由于这座营垒住不下大汉带来的六七万人,伤兵全部被转移至渭北那座细柳营中,另有两万士卒也转移到了细柳营进行休整。

连日跋涉行军,又连夜作战,大部分将士体力精神都抗不住了。

不休息个几日,很难再产生战斗力。

但魏延却不这么想。

回到中军大帐,见到丞相后便急切建策:

“丞相,魏寇长安守军见我骑军追杀溃卒至城下却门不敢开,足见其士气低迷,不堪一击,正可一鼓作气夺下长安!”

帐中,一箱又一箱的图籍簿册码得整整齐齐,丞相与一众府僚此刻正在翻阅查看。

军家所重,军书密计,兵马粮谷,从这些魏军来不及销毁的资料中,可以看出很多东西。

闻听魏延所言,丞相随即合起一卷简牍,思索着道:

“文长所言一鼓作气确有道理。

“只是如今我大汉人困马乏,兵甲也须修缮,不堪一战。

“若是顿兵于长安城外,攻之不下,司马懿必举兵趁我之后,一招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

说着,丞相举起手中简牍:

“纵使能在司马懿举军而来前夺下长安,我军将士疲惫更甚,伤亡更重,司马懿若来急攻强袭,我大军亦不能守。

“这两卷简牍便是魏将牛金、王昶二人所书,霸陵、新丰二营攻城器械打造已毕,随时可以攻打高陵。”

魏延接过简牍看了起来,最后缓缓点头。

他的主意是速攻长安,然后在长安城中休整,可魏军如果已经有了攻城器械,那长安大城确实不是疲惫之师能守住的。

丞相又道:“如今我大汉所忧者,非是长安不能夺下,而是夺下后因粮草乏绝而不能长守。

“伪魏如今不愿让我大汉夺下长安,所以关中屯了兵士丁口十余万。

“可我大汉真夺下长安城,伪魏反倒可以精兵减口,只留司马懿精锐之师屯于潼关。

“如此一来,与伪魏拼粮草后勤,我大汉未必能撑得住。

“就算勉强撑住,陛下关中屯田的长策,也将因无粮支撑而不得不放弃。

“倒不如任司马懿过来。

“他人马不过三万余,守不住长安大城,必然在城外下寨。

“我观其用兵,知其狂傲。

“先前挑战,他坚守不出,结果失了营垒,将士军心必乱。

“加之伪魏军中亦生瘟疫,关东之地又遭逢大旱,伪魏粮草转运出了问题,已是养不了关中这十万之口了。

“再去挑战,他必举军而出,与我大汉一战。

“只要能以堂堂之阵击败司马懿一次,日后他便不敢轻易来犯,我大汉便能减少关中屯兵了。”

魏延思索再三,最后点点头,想了想又道:

“丞相,如今司马懿未至,我以为还是要派人渡过沣水,在对岸树营筑垒,兵临长安。

“否则司马懿到了,我大军就不好渡河了。”

丞相颔首:“我确有兵临长安之打算,只是如今将士疲惫,需休养生息,我已派细柳与棘门的辅卒役夫赶过来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