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吐蕃入局(2/2)
不光会打仗,还有不错的战略前瞻性,自己的这群手下越来越像是那么一回事儿了。
“明公,咱们现在该怎么办?”王豆子问道。
“不急,我已经派人去请贺循、公孙县令他们去了,等人员齐全了再说。”李平安摆摆手说道,“李鹏,去给我弄点吃的来。”
赶了一天的路,早就饿了。
李鹏去了食堂,给李平安端来一碗大米粥,以及七八个馒头,还有一大碗咸菜。
“三叔,很晚了,食堂也没有吃食,我给您弄了些简单的。”李鹏道。
“无碍,有啥吃啥。”李平安拿起馒头就开始啃。
吃到了一半,公孙县令、贺循、乃至在此地临时驻扎修养的司马淮陆陆续续的到了。
等人员到齐,李平安一边儿吃着咸菜,一边儿对王豆子点头,“豆子,你把情况跟大家说一说。”
“遵命!”王豆子立刻把情况说了说。
“大都督,你们是不是有些过于紧张了。”公孙县令是公门中人,对于李平安的事情知道的多一些,所以称呼上也有所改变,“据我说知,吐蕃跟咱们大康摩擦了多少年了,都是小规模的战事,连剑南道都波及不了多少,更何况岭南南道了。”
其实不光是公孙县令,便是司马淮都觉得李平安有点小题大做了。
只有贺循,面露思索之色。
因为贺循是世家子,视角更加宽阔,加上寇相做客的这段时间,他经常代替李平安陪伴左右,也听寇相分析过天下局势。
“公孙县令,这一次不一样。”李平安解释道,“之前,吐蕃人也在内斗,入侵我大康的,都是些小规模的队伍,他们根本不敢深入。”
“但是根据我们的情报,如今的吐蕃人,已经停止内斗了。”
“他们一直妄图给大康发起新一轮的攻势。”
“而且这一次,寇相是动南诏,那是吐蕃人影响力更多的区域,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我甚至担心,他们会挑起全面战争。”
“如今的大康,正在面对群狼噬虎的场面,北边儿有草原部落,南边儿有南诏,东有倭寇,洞庭湖之患,再来个吐蕃,能不能顶得住真的是个问题。”
“如今这群蛮夷,消耗着我大康的海量资源,朝廷没有办法,才想办法攻略南诏,一是获取更多的资源,弥补朝廷亏空,二来也有先下手为强的心思。万一南诏彻底倒像吐蕃,到时候咱们就真的回天乏术了。”
“寇相这一路上,一直被刺杀,基本上都是南越人和吐蕃人干的,如今南越人的细作,竟然跟吐蕃人勾结到了一起,这一次寇相的南诏之行,绝对不会顺利。”
“到时候极有可能出现,剑南道动荡,波及我们的情况。”
经过李平安的解释,大家也明白了眼下的局势,也明白了为何李平安都如此的紧张。
“我早就知道,这吐蕃人狼子野心。”司马淮恶狠狠的说了一句,“不过,大都督,我听说这吐蕃人下了高原之后,其实跟咱们汉人一样,时间久了,便软绵绵的没有力气,仿佛喝醉了一样,所以他们根本不敢下高原太久。”
“这一次,即便是影响到了剑南道,也不至于波及我们吧?”
李平安知道,对方说的情况是醉氧。
但是醉氧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而且这东西是可以缓过来的。
“司马将军,不管吐蕃人来不来,咱们都要做好准备。”王豆子说道,“即便是吐蕃人不来,一旦吐蕃人攻略艰难,牵扯了剑南道的兵力,南越人也有可能大规模北上的。”
人群之中,崔九郎也说道,“咱们的准备可以不用,但不能人家打过来的时候,咱们一点防备都没有。”
“对,现在的局势过于动荡,咱们要做到起码得有备无患。”李平安说道,“而且咱们岭南南道,有拓地之权,即便是他们不来找我,我也要找他们的。”李平安说道。
“我觉得不等我们找他们,他们就会来找我们的。”王豆子说道,“南越人都是狼子野心,跟吐蕃人臭味相投,他们准备了那么多年,如今出了寇相和我们搅局,他们不发动是不可能的。”
“所以咱们现在就要做好准备!”李平安接着说道。
“三叔,您说,咱们要怎么做?”李亮开口道。
“首先,战争对于百姓来说,很遥远,这件事情不要说出去,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尤其是我们的客户,切不可受到波及。”李平安交代道。
“明白!”
“知道了!”
众人纷纷点头。
“贺循,前段时间,我让你们多购买粮草,有结果了吗?”
李平安又看向了贺循。
手里有足够的粮食,才有底气应对一些危机。
“目前已经抵达了好几批了,不过主要是海运的粮食。”贺循说道,“不过最近有消息传来,蒲甘国统一了周边儿的十八个小国,其国王披因比亚,大力发展农业,这些年收成很不错,很多商人囤积了不少粮食。”
“我们的海上船队收购了不少,而且海运比较慢,估计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回来。”
“海上运输我们不能决定,一旦进入内陆,便可以多雇佣些纤夫,多给些月钱,在保证粮草安全的前提下,尽快把粮食运回来。”
李平安说道,“另外,南越国那边儿,也要大肆搜刮,不要在乎什么竭泽而渔之类的事情,我想开了,南越国人饿死便饿死,起码我大康的百姓不能挨饿。”
“我要将我们的所有粮仓全都装满。”
“这样的话,各大粮商肯定会趁机涨价,而且咱们积存的钱财,未必够用......”人群之中,贺循忍不住为难道。
“告诉这些粮商,如果想稳定跟七里堡做生意,就老老实实的别乱涨价,当然,我们也可以多找几家粮商。至于钱财.......”
李平安想了一下说道,“等下,我会拿一批肥料样本给你,用我们的肥料去换钱。”
经过这段时间的生产,七里堡的磷肥已经堆积如山。
至于卖出去多少,李平安还要思考。
但是不论是放出去多少,用来购买粮草,绝对是没问题的。
“从明日开始,所有工人,不分男女,都要进行半个时辰的武装训练。”
李平安继续说道,“一个月后,我会组织咱们的所有工人,参与一场比武大会,项目有负重前进,弓箭射击,举重,我会拿出五千贯钱作为赛事奖励。”
“具体怎么奖励这个钱,你们自行商议、”
“明白!”贺循点了点头。
“公孙县令,我已经跟朝廷沟通过,玉林县会划给岭南南道,以后我是你的直属上级,我给你的权限跟刺史平级,后续即便是做不了刺史,给你个郡守也是可以的,但是你也要辛苦一下,玉林县境内的各大作坊,你要搞起来。”
李平安又看向了公孙县令道。
“大都督,我也想加快工期,但是人手不够用。”公孙县令无奈道。
“以前是玉林县的人往七里堡跑,现在你属于我,一切政策与七里堡齐平,其他州县的人,就会往七里堡跑。”
“人手不够,就尽快找人。”李平安想了一下,看向聂大豹,“放出风声出去,让大家尽快知道,玉林县属于岭南南道,待遇跟七里堡一样,我不信招不到人。”
“建设作坊,以男工为主,但不少女人也在报名,我们要不要?”公孙县令说道。
“只要能干活,不分男女都要。”李平安说道。
“好!”公孙县令点头。
玉林县的男丁,基本上让七里堡给抽空了,玉林县令有困难是一定的。
但李平安肯定会给予更多的政策上的支持。
“好了,大家都去忙了,聂大豹、王豆子、李亮,你们留一下。”
“好!”
其他人陆陆续续离去。
“豆子,你要加派人手,时刻关注洞庭湖和吐蕃人的动向。”
“好!”王豆子颔首。
“大豹,岭南道这边儿不可松懈,现在咱们是岭南南道,你不要仅限于防范南越人进来,也要更多的派我们的人去南越,只要知道他们的粮食据点,我们就派我们的骑兵过去打草谷。”
李平安交代道,“另外,豆子,你这边儿加快骑兵的训练进度,大规模招收骑兵,马匹不够,就去南诏买,他们那边儿富裕的很。”
“是,”同时答应一声。
“对了,咱们的仓库还有多少火箭、弓弩、战甲?”李平安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