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当赘婿被休,我带领全家荒年求生 > 第352章 苏州局势

第352章 苏州局势(2/2)

目录

那些萧骞看不上的穷酸书生游玩场所,成了贺循招募读书人的考场。

人性便是如此。

有些人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跑到李氏商铺前,大放厥词。

但面对贺循的招揽,那叫一个趋之若鹜。

毕竟如今大康新增岭南南道,让大康多了一个大都督的事儿是事实,大量的官职空缺出来,等着有人去上任,也是事实。

一开始,只是寒门学子跑到贺循面前寻求一个机会,到后来,便是一些郁郁不得志的世家子,乃至嫡子都开始寻求一个与贺循见面的机会。

贺循将唯才是举的姿态拿了出来,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人,只要有才学,且在民间风评不错,往往会给一个机会。

几天下来,还真的让他挖掘了不少人才。

恰巧这几天,大都督府派人将空白任命文书送了过来,相当于让贺循可以直接任命大都督府的官员。

一时间,当地不知道多少世家子兴奋起来。

本来牢不可破的粮食联盟,立刻松动起来,只要是有希望的家族,无不希望平价卖粮食给李氏商行,以求在大都督府博取一个好印象。

与此同时,听风组织全力运转,调查当地的情况。

可惜一连好多天,一直没有什么效果。

反而是贺循通过跟寒门士子的沟通,发现了很多江南南道的问题。

那就是江南南道的土地肥沃,气候也适合耕种,而且湖泊众多,最为难得的是,受天灾影响比较小,所以这些年,在大康的地位提升的很快。

但与此同时,江南道土地兼并非常严重,甚至比岭南道更加严重。

真正的贫者无立锥之地。

世家豪绅,整日里大鱼大肉,奴仆成群。

穷酸百姓,照样想尽办法,做流民往其他地方跑。

甚至江南道的水多,很多百姓水上功夫好,便往洞庭湖跑,赶着去参加起义军。

其实,江南道开发的时间不算长,但世家豪强土地兼并的速度太快了。

尤其是,大康当初安置了不少勋贵家族在此地。

这些勋贵家族,比起寻常的世家豪门,更不要面皮,他们是敢明抢的。

即便是地方官上前主持公道,也屁用没有。

甚至被人家一句,“我草泥马,你一个寒门出身的七品官,也敢审我?老子跟太祖爷一起打江山的时候,你还吃奶呢!”

就跟喷了出来。

而且这些勋贵家族的部曲也非常多,为害地方的同时,也给自己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力保障。

官府才有多少差役,甚至还不如一家勋贵将门的走狗多。

“这些豪门王族,勋贵将门,有一个算一个,享受着朝廷的皇恩浩荡,却做着无比下贱的事情。”

贺循放下自己最近总结的信息,以及听风提供的情报,忍不住冷笑一声。

“对了,其他方面有没有消息,比如说升龙。”

江南道固然繁华,却不似升龙那边儿重要。

升龙那是七里堡苦心经营的区域,虽然是南越的地盘,但七里堡的势力已经在那里盘根错节,大量的官员被腐蚀,为七里堡所用。

甚至说一句不客气的话,李平安说句话,都有可能比女帝好使。

贺循之所以要等些日子,便是在等升龙城瓷器的消息传回来。

如果瓷器能够在升龙打开市场,那么意味着在江南道也可以。

此外,他还有大量的肥料,这也是他的神器。

“昨天有五支当地的商队从升龙方向回来,听风的成员探听到,他们在讨论瓷器,好像他们还扑买回来了一套,但是具体的内容不太清楚,还在调查中,所以没有跟您汇报。”萧骞说道。

“嗯,能够传到苏州来,看来咱们的人本事不错。”贺循想了想,“调查继续,我想知道,谁在背地里,跟咱们家大都督对着干。”

“遵命!”萧骞答应一声,转身离开。

贺循手里拿着文牍,继续皱着眉头观看。

完全没有注意到,苏州河上,一艘缓缓靠岸的船只,一个漂亮的妇人,搀扶着一个病怏怏的男人,正在下船。

不知道谁提醒了一声,那妇人抬头看了一眼贺循,满脸的不可思议。

“夫人,老爷身体不适,咱们抓紧回去吧。”老管家在一边儿提醒道。

女人收回目光,语言温柔的侍奉着自己的男人,但眸子里却闪过了一丝嫌弃。

如果贺循能够看到不远处的女人,肯定会认出来。

此人正是曾经跟自己有过婚约的女人,陇西李家的千斤,李清河。

当初贺循在京城风头正盛,无数豪门女子争相追捧,贺循便选择了追求自己最为热烈的李清河。

谁曾想,时势弄人,贺循一朝宦途有难,前途断绝,李清河便断绝了与贺循的婚约。

贺循虽然再度为官,但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尉。

不过女人的婚事也不完美,男人是个病秧子,她一直觉得是贺循耽误了她。

不过好歹她男人也是名门之后,且家族势头正旺,她还抱有一丝幻想,自己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岂不料,男人因为身体原因,被家族所抛弃,直接发配到了江南道。

但好歹也算是有些权利,替家族坐镇江南道,处理各州事务。

女人以为,自己这辈子再也不会跟贺循有任何牵连,但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今天在这里碰到了。

联想到最近关于贺循的诸多传说,心里更加气愤。

谁能想到,昔日里在自己看来,一辈子前途黑暗的男人,竟然摇身一变,成为大都督府的二三号人物。

虽然没有具体的官职,但隐约已经成为幕府之首,甚至手握大权到,可以任命大都督府的官员,这是何其的尊荣。

被搀扶的男人,不动声色的顺着女人的视线,看了一眼不远处的贺循,默不作声的没有说话,但眸子里全都是阴鸷之色。

岸边儿的码头中,一处用来歇脚的凉亭里,贺循还在翻阅资料。

其中有一条引起了他的注意。

资料显示,诸多粮商之中,有一家的靠山是陇西李氏和清河张氏。

陇西李氏在贺循看来,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但是清河张氏不一样,背靠的资源本身就多,天高皇帝远的,朝廷管控不到不说,清河张氏还一门在本朝出过三个相公。

然后这陇西李氏和清河张氏还是姻亲关系。

“去查一查这清河张氏和陇西李氏,在苏州的负责人是谁。”贺循朱笔圈了一行字。

“遵命!”听风的成员拿着资料,快速离开。

苏州所谓江南道首屈一指的大城,繁华程度便是如今兴盛起来的龙州都差很多,关键是这里的各种势力盘根错节,听风在调查的过程中,频频失手。

七里堡在这里有情报组织,人家也有,双方之间,经常爆发激烈的战斗。

这让贺循也意识到,此地并不像是表面的那么平静,萧骞说的没错,有人要拿此地做筹码的。

不过听风跟着贺循给的方向去调查,还是没有问题的。

当天晚上,贺循手里边拿到了资料。

看到负责人的时候,贺循都笑了,女方叫李清河,男方叫张漪,这两个人都不简单。

李清河跟自己曾经有婚约,离开自己的时候闹得很不愉快。

至于张漪身份更不简单,其父乃是手握大权的朝中相公,为了调动地方资源,皇帝都对其颇为依赖。

更为关键的是,张漪家族的兄弟们,仅仅是在朝中担任刺史的便有六人,担任工部侍郎者一人,刑部郎中者一人,还有好几个县令。

真的是显赫至极的家族,贺家繁盛时,跟他们家比都是微不足道的存在。

最为关键的是,昔日年轻的贺循,恃才傲物,看不起张漪,双方曾经爆发过冲突。

当年贺循断言,张漪一辈子没啥出息,废物一个。

没想到一语成谶,这份仇恨,估计也少不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