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父子论学谋改制(2/2)
他缓缓说道:“朕何尝不知?只是……”
“只是什么?”晁雄征猛地停下脚步,目光如炬地盯着晁盖。
“唉……”晁盖长叹一声,“朕与吴用情同手足,当年……”
“父皇!”晁雄征打断了晁盖的话,语气坚定地说道,“君臣有别,岂能因私废公!”
晁雄征怒火中烧,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意,沉声道:“父皇,自古以来,权臣乱政者,不在少数。若不加以制约,必将尾大不掉,祸国殃民!”
晁盖眉头紧锁,似乎在权衡利弊。
晁雄征见状,继续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宰相之权过于集中,容易滋生腐败。不如废除宰相,恢复六部制,六部尚书直接对父皇负责,互相监督,互相制衡,如此才能保证朝廷的清明廉洁!”
晁盖闻言,面露难色,缓缓摇头道:“雄征,此事万万不可!宰相辅佐朕处理朝政,功不可没,岂能说废就废?再说,六部事务繁杂,朕一人如何能够处理得过来?”
晁雄征早知父皇会有此一问,他微微一笑,成竹在胸地说道:“父皇,儿臣知您心有顾虑。不妨效仿明朝之制,设内阁大学士,辅佐陛下批阅奏章,但不赋予宰相之权。六部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如此既能提高效率,又能防止权力过于集中。”
“明朝?”晁盖疑惑地看着晁雄征,显然对这个陌生的朝代感到好奇。
晁雄征耐心地解释道:“明朝虽已覆灭,但其制度仍有可取之处。内阁大学士只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并无决策之权。真正掌握实权的,还是六部尚书。六部之间互相制衡,彼此监督,从而保证朝廷的稳定。”
晁盖听罢,陷入了沉思。
他仔细分析着晁雄征的建议,越发觉得可行。
只是,他心中仍有一丝犹豫。
晁雄征看出了父皇的顾虑,便开门见山道:“父皇,儿臣此举,并非针对吴用和张叔夜,而是为了朝廷的长治久安。权力过于集中,必然导致腐败。只有将权力分散开来,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晁盖闻言,豁然开朗。
他终于明白,晁雄征并非是想夺权,而是想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权力制衡机制,确保大宋江山永固。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雄征,你说的有道理。宰相之权,确实应该分散。朕决定,废除宰相,重设六部!”
“父皇圣明!”晁雄征闻言大喜,连忙躬身行礼。
御辇内的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
晁盖看着儿子兴奋的样子,心中也感到一阵欣慰。
他笑着问道:“六部重设之后,该如何排序?又该由何人掌管?”
晁雄征早已有了打算,他不假思索地说道:“六部互不统属,不分高低,皆由父皇直接领导。”
“至于人选……”晁雄征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吴用老奸巨猾,可以让他担任吏部尚书,负责官员的选拔和任用。张叔夜刚正不阿,可以让他担任刑部尚书,负责刑狱的审理和判决。至于宋江,他精通庶务,可以让他担任户部尚书,负责财政的收支和管理。”
晁盖听罢,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他沉吟片刻,又问道:“那礼部、兵部和工部呢?又该由何人掌管?”
晁雄征微微一笑,神秘地说道:“父皇,此事不急,儿臣心中已有腹稿,待日后慢慢安排便是。”
御辇缓缓驶入皇宫,停在了乾清宫门前。
晁盖从御辇上下来,看着儿子,意味深长地说道:“雄征,此事关系重大,切不可操之过急。朕乏了,先回去休息了。”
说罢,晁盖便转身走入了乾清宫,留下晁雄征一人站在原地,若有所思。
“殿下,咱们现在去哪儿?”贴身护卫轻声问道。
晁雄征抬起头,望向后宫的方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去给母后请安。”
他转身向后宫走去,身后跟随着一队全副武装的亲兵,脚步坚定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