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大飞牌猪脚饭(2/2)
虽然魏子俊明确告诉过大家,合村后新村子不会继续叫五丰村,而是重新取新的名字。
比如红旗村,或者干脆叫华夏村之类的名字。
但在大家口中,或者心目中。
这个以五丰村为基础,据说到时候新村子还会盖在五丰山脚下的村庄,自然还是“五丰村”。
毕竟真正说话算话的,就是五丰村的魏子俊了。
“我反正是支持的。”林梅的哥哥,快五十岁的林国昌道:“上林村林姓大房、二房和三房一千五百人也支持,其他人我就管不了了。”
后溪村的李德刚也开口,“后溪村三房愿意。”
此时正好电视里,魏子俊正与领导们联合对理工大学在微电子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学者进行表彰。
魏子俊代表华夏科技集团,捐赠给理工大学的一千万。
五百万将拿出来做奖励基金,其中两百万这次就要发放下去。
发放对象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在微电子技术领域拥有相当地位的本省学者。
理工大学两名微电子领域的工程院院士每人最多获40万奖金。
21名微电子领域的教授、副教授以及青年学者分别获得4万、6万、10万不等的奖金。
这次的表彰奖励只是限于理工大学而已,影响力却绝不会仅限于理工大学。
不说隔壁的逸仙大学羡慕的要死,但微电子和通信工程不是他们的强项,所以他们羡慕也没用。
就说鹏城的深大,京城几家和魏子俊有过接触的大学,一个个也异常关注着。
一千万这个数字,不只是岭南理工第一次收到这么大笔的捐款。
国内其他大学们,此时99.9%也没收到过这么大笔的捐款。
全国创收搞经济的年代,小钱钱谁能不爱
大学如此,五丰村公馆里的大家其实也差不多。
看着电视机里,魏子俊把写着数字的巨大化支票,微笑给各个专家教授再一起合影的画面。
魏子平很快就愉快的发现,可以打电话给魏子俊了。
因为基本上和五丰村亲近的几村几姓,此时都表态愿意合村加入新村子。
算下来人口将近上万人,达到了魏子俊的最低要求也是基本要求。
观看新闻直播的自然不止五丰村的人。
特区这边。
刘唯坐在窗前,一株银杏的树冠遮在窗前。
从茂盛地树冠里,刘唯在凝视星星点点的蓝天。
秘书张知行敲门进来告诉他:“李浩书记刚才五丰工业园那边回来,他现在在小会议室里等您。”
“我就过去,”刘唯将目光从窗外收了回来:“联络魏子俊那边了没有。他的人说他什么时候回来”
虽然有收到风声,特区毕竟不直属省府。
魏子俊在那边搞出的大阵仗,刘唯有所耳闻但不清楚。
现在直接搞这么一场现场直播,刘唯都有点被动。
不过好在打断骨头连着筋,特区再怎么特殊,行政上再怎么听京城的话。
在地理位置、民风民俗和人心上,还是更加偏向本省的。
被族里大族长抢去养的小儿子,再怎么样还是和小家庭有联系的。
加上魏子俊话里话外根本没撇下特区。
说是要让特区和省城作为“超级数字走廊计划”的双重引擎之一。
刘唯就算很不爽,也知道现在只能继续拉拢这个家伙。
“说明天回来。”
刘唯这才点点头,过去和李浩开碰头会议。
第二天魏子俊从省城回来。
特区市府大楼前的大道两侧种植着芒果树,有一台林业管理部门的车停在前面,工人站在高高的梯子上给芒果树修剪枝桠。
这些芒果树种了快十年,已经长得很高大。
夏天七八九月时,会结出许多芒果,许多市民跑过来偷摘。
市府警卫人员驱逐也不是,不驱逐也不是。
市府十分无奈,最后决定换掉,才避免市府夏天的时候被偷摘芒果的市民围观。
不过其他各级官府还是喜欢种芒果。
所以到2010年前,照样有许多市民喜欢到区、镇官府办公楼周围摘芒果……
空气里有芒果树的树叶在飘,魏子俊看着路面已经积了一些树叶,随风在卷动,赶忙将车窗关上。
另一侧的刘唯却享受着从另一侧车窗透进来十二月上午凉凉的风,笑着问:“终于舍得回来了还以为你准备赖在省城不走了。”
两人碰了面,现在打算去五丰工业园看第二期的建设情况。
“老巢这种东西,我就没有考虑过特区之外的地方”魏子俊哂然一笑。
“原则性的问题算是基本确定下来,超级数字走廊计划的实施细节,也应该可以进一步透露了吧”
“刘市长你真是没有耐心啊。”魏子俊笑着说:“张宏书记、李梓流市长对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就一点都不关心。”
“他们不关心,因为他们是省城。省城就算没有你,那也是千年商都。特区本土现在就你能看得出来有点成就,我能不关心吗”
“得,得。”魏子俊看着窗外日色渐浓,说道:“马上就到午饭时间。我请刘市长你吃午饭,饭桌上聊一聊”
“行。”
魏子俊然后就带着刘唯,到了五丰工业园一期的bp机工厂食堂吃饭。
还跟着中午吃饭的工人,一起排队打饭。
引得两人周围的工人们,不断投来目光——
废话,新近上任的市长和老板啊!
而且前不久两人还一起上过七点半联播新闻。
“这么大的猪脚,那么多的肉,才收两块钱伙食费补贴也太高了吧”
刘唯看着前面壮实的年轻工人,只用了两张本厂一元饭票。
就在食堂窗口,打到了一大坨饭,还有两大头肉嘟嘟油汪汪的猪脚,他十分惊讶的道。
“你小子不会对我也整演戏这一出吧”刘唯回头怀疑的看着魏子俊。
前不久新闻联播男主来时,也来这边的食堂吃饭了。
不过早在领导来以前,食堂厨师和打饭大妈被提前换了人。
还有几个工人代表也是特别被挑出来的。
这些刘唯都知道。
虽然那不是魏子俊非要搞得,但确实算是演戏。
安全起见嘛。
前面工人买饭的钱太便宜,刘唯现在怀疑也是在演戏给自己看。
不然就这么大两块肉和这么多饭,刘唯真不相信才两块钱。
作为市长,他虽然没怎么搞微服私访,但也是有一直了解底层物价的。
就这两块肉的分量。搁特区外面普通的盒饭、快餐上,最少是三四份的份量。
特区物价较高,快餐盒饭现在一般两元到五元左右。
取中间值。这份价值两元的食堂餐,份量在外面最少要九块钱甚至十块以上才能买到。
特区平均工资现在才三百块左右,十块钱已经是一天的工钱了。
“有补贴的,而且现在猪脚比较便宜。”
魏子俊耸耸肩笑着道:“所以两块钱才能买这么多,换其他菜就没这么便宜。”
其实是五丰村一部分不愿意打螺丝,冒险精神太足的人。
这部分人现在已经加入了刚成立的“南海沉船探险队”做后勤工作。
他们一边参与考古探险,为国家勘探海底情况的同时。
顺便拉点外国人不爱吃不要的冻猪脚回来。
这些冻猪脚搞清蒸什么的,大概是不行的。
味道有点腥,因为狗屁外国人吃的猪肉都没阉割。
同时这些猪脚还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冰冻。
没变质,却也没那么新鲜。
不过不能清炖,却可以拿出来搞卤水。多放点盐,多整点香料,照样香喷喷的能让工人们吃得很开心。
营养价值基本不变,毕竟就是口感好的脂肪加蹄筋和一些瘦肉。
关键是便宜,便宜到几乎白送。
只需要一点运费……
五丰工业园这边的工人们近水楼台先得月。
比此时特区的大部分打工人,提前吃上大飞牌猪脚。
加上工厂有食堂补贴,那自然是两块钱可以买外面十块钱都不太好买到的猪脚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