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混乱(2/2)
科尔贝尔号在养老没沉,己方战舰也都点过名没少,那刚刚道歉了什么?
外务省这才开始辟谣,但在已经发酵起来汹涌的舆论面前是那么无力。
甚至媒体都开始鄙夷,你都道歉两次了还能反悔?
晚上十一点,唐文一刻不停地刷着BBS,还登了几个国外网站,目瞪口呆地看着事情朝未曾设想的方向演化。
他的本意是制造一起神秘事件,所有人都忙着去解密,而不是像现在一样阴谋论横飞、各种低级错误频出。
甚至根据目前的新闻,参战的混编舰队被紧急撤离到最近的基地,没人去管海中的残骸。
至于他认为应该马上披露出来的战场画面,也是一张图都没有流传出。
世界果然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罪魁祸首放心地关掉电脑,安然睡觉。
……
“很落后的工艺,我是说,现代海军早就淘汰了这种配方。”
从伦敦飞来的舰炮专家站在拖船船顶,正好够到了南安普敦号舰首中弹的位置。
作战的四条舰艇在猛烈的攻势下都挨了炮弹,但效果几乎等同于流弹,没有造成实质的伤害。
被拉到最近的港口后,就有专家尝试对弹药进行鉴定。
舰炮专家是专门请来的退休老人,水平可能不是最顶尖,但拥有很丰富的经验——在他的壮年时代接触过的全都是二战弹药,各国的配方在他看来都有独特的气息,很容易发现。
“我有80%的把握确定这是来自于旧IJN的100毫米炮弹,他们在后期广泛应用,说不定还是库存的老货。”
在专家旁边,是赶来的多方联合调查组,听到判断后表示认可,然后给出了一张照片,是正在开火的秋月号。
“是秋月!”
白发老专家一眼就认了出来,胶卷相机拍摄的照片非常清晰,而且是彩色,标志性的四座炮塔太好辨认了。
“那么,这很可能确实是一起特殊事件。”
同样年纪不小的法鸡调查员喃费尔南多喃了一句,眼睛晦涩莫名。
他还有个身份,科尔贝尔号第二任舰长,58年就在科尔贝尔号上当水手。
虽然事发突然,但留下的影像资料不少,他一眼就认出了那是科尔贝尔,而且是第一次接触时的样子。
炮塔的开火频率、转速、电子设备布局也几乎完全相同。
科尔贝尔号只建过一艘,而且就在波尔多的港口里,那么这一艘是哪里来的?
“我想,我们需要去打捞残骸。”
旁边的调查员赞同这个想法,只是有人问道:
“那艘潜艇呢?要不要也调查,我推测他应该是想通过苏伊士运河,没准还能堵住。”
“我认为这是个巧合。”
费尔南多摇头说:
“出现潜艇太正常了,而且它的指挥官肯定早就返航,不会自投罗网。”
“现在,我只想知道那一艘科尔贝尔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