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幽州雪灾(2/2)
“是是是!”墨砚低头一笑,是了!少爷怎么可能让他接夫人呢?自己还背不够呢。
不多时,崔府到了,崔羡下了马车,把邱予初抱下来。
“墨砚,给少爷打热水来。”邱予初低头看了一眼崔羡的皂靴,早已一片狼藉。
“是!”
崔羡眉眼松动,如冰山融化,暖意盈盈地望着邱予初,心下动容。
“走吧!回屋。”邱予初催促。
夜幕降临,风雪之势更猛,邱予初神色微沉。心下担忧:怕是不好之兆啊!
翌日早朝,加急奏折自幽州而来。
据悉自腊月初以来,幽州便天有异象,乌云蔽日,狂风骤起。风携冰寒,如利刃割面,所过之处,屋瓦皆飞,门窗倾颓,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前几日便大雪纷扬,初如盐粒纷撒,继而鹅毛漫天,昼夜不绝。旬日之间,积雪累深至丈余,山川改貌,道路尽没。
城中百姓,苦不堪言。屋舍多为土木结构,不堪积雪重压,坍塌损毁者不计其数,百姓流离失所,露宿风雪之中,啼饥号寒。且炉火难继,柴薪尽被雪水浸湿,老弱妇孺相拥取暖,仍难御严寒,冻毙者日有所闻。
城外诸村,惨状更甚。农田被厚雪覆盖,春苗无觅,来岁农耕堪忧。牲畜栏舍垮塌,牛马羊畜冻死大半,农户生计断绝。
粮道梗塞,谷粟难通,百姓家无隔夜之粮,唯以草根、树皮、谷糠充饥,食不果腹,面黄肌瘦,饿病交加,奄奄一息。
当地府衙派衙役全力赈灾,然灾情太重,官府粮仓虽有存粮,奈何道路受阻,运输艰难,难以广施赈济。且医药匮乏,伤病者无药可医。
邱予初越听越心惊,幽州雪灾已然十分严重。可怜黎民百姓又要遭此横祸。
皇帝闻言眉眼紧皱,亦是担忧万分,直接下令:“兵分三路,今国库速拨赈灾银粮,以解燃眉之急,由户部郎中白航宇全权负责。
“工部调遣能工巧匠,抢修道路,确保粮道畅通,由工部侍郎涂黎负责。
“工部郎中崔羡调集良医携药赴幽州,救民伤病,另外减免幽州赋税三年,助百姓休养生息。”
三人应声出列。
皇帝沉吟片刻,觉得还应该去一位皇家成员前去稳定民心才是,目光在邱予初和邱景湛之间逡巡不定。
邱景湛有所察觉,自请出列回道:“启禀陛下,儿臣自请前去幽州救灾,以固民心。”
皇帝点头,觉得他很合适,正欲下令。
“启禀陛下,儿臣自请去往幽州,五哥刚升至内阁大臣,为陛下分忧,诸事繁忙,儿臣尚书院之事较少,更宜前去幽州协助赈灾。”邱予初也出列上奏。
邱景湛眸光闪烁,眼底抹上一层薄雾,随即低下头听皇帝裁决。
皇帝思忖片刻,觉得邱予初说得在理,便点头应允:“那就司史邱予初与三位大臣同去幽州赈灾,一路当心!”
“是!”几人齐声应道。
醉书斋内,崔羡眉眼紧皱,疑惑地望着邱予初,她为何会自请去幽州赈灾?
“不必这么瞧着我,幽州雪灾我也担忧万分,身为司史不应该只是纸上谈兵,应该深入黎民,体会百姓疾苦,才能记载史实,不失偏颇。”邱予初挑眉一笑解释。
崔羡豁然开朗,站起身来,无奈一笑:“知道了,司史大人!”他怎么可能不懂邱予初胸怀天下。
“我们快点收拾东西吧!早点出发!”邱予初催促崔羡。
“好!”崔羡应道,开始动作。
皇宫一隅,邱景湛站在窗边,透过半掩的窗户望着漫天风雪,眉眼带笑,喃喃自语:“十妹,你终究还是向着我的,不是吗?”
似是诉之旁人,又像是自我攻略,屋内的兰花却开得正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