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拉木头(2/2)
前边出现了一排排的房子,烟囱往外冒着炊烟,里边的人正忙着做中午饭。
林场里经常有五六十人,其中一部分是各个村里的刺头,不听话不服从管教。
基本在村里人人喊打,狗都嫌弃,发配到这里接受劳动改造。
所处位置不远处,也有一条河沟,冰面上堆放着许多的采伐好的木头。
工人们正抬着木头,排成排用麻绳捆扎好,就跟火车似的拼接上百米长。
林北头回看见这种场景,搞不明白那些人到底在干啥。
“木头不用骡车拉,这是要打算滑着冰下山?”
这会儿坐在后边的李冰发话了,给大外甥好好科普一下。
“你小子不懂了吧,这个叫放排,用不了多久冰要融化成水,那些木头跟着会浮起来。”
做法是将砍伐下来的木材捆绑在一起,构建形成木排,利用水流的力量将木排推向下游。
这种方法在东北地区很常见,因为地势原因交通不便,这种方式运输效率最快。
冬天河面结冰,就用骡车来拉,天气热冰融化了,就把放排整上。
这么一说林北想起来了,有那么部电视剧,里边就是用这样的方式运输木头。
好像伐木的时候,树倒下的同时,会喊上那么句号子。
“顺山倒了!”
脑子里正回忆着,突然从前方的山林里,发出嘹亮的呼喊。
紧接着听见树枝撞断的咔嚓声,嘎吱几声后一声巨响,树上落着的鸟儿被惊得四处乱飞。
“当初为了养家糊口,我在林场里干了两年半,差点没把两只脚冻掉。”
李兵回忆过去,即便过了这些年,到了冬天两只脚还是会痒。
有过冻伤的人都知道,这症状根本治不好,反反复复没完没了。
三人下车往前走,找到林场的负责人后,周建国拿出了介绍信。
随后抽出支烟,一并递上去。
老爷们打招呼的方式很简单,抽根烟的功夫就能熟络起来,更别说之前还认识。
“老林啊,一冬天时间没见,你看上去又老了。”
负责人也是老金沟的,当然跟周建国认识。
“我都五十五的人了,不老那就成了妖怪。”
接着目光打量着林北,平时不怎么在村里,但有些孩子还是能认得出来。
跟着来那肯定也是老金沟的,看着有那么几分面熟。
“你是……林北?”
林北点点头,搜索前身的记忆,也想起来了此人是谁。
当年闯关东的时候,几乎半个老林家都跟着过来了,在老金沟安家落户。
本来祖上辈分大,加上林天良是老来子,出生那会儿曾祖父母,快过了六十岁。
所以导致林北年纪虽小,林家人见了他不是叫叔,就是叫爷爷。
“直呼其名没大没小,你礼貌吗?”林北半开玩笑道。
眼前这人叫林满囤,按照辈分跟林满堂同辈。
“依着辈分你得叫我叔,不叫不给压岁钱。”
林满囤苦笑着,人家话说的没错,辈分这两个字谁也绕不开。
“行,小北叔,这下满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