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我的抖音通古代,古人彻底疯狂! > 第126章 洛神赋,惊艳千古!

第126章 洛神赋,惊艳千古!(1/2)

目录

【曹植,字子建,曹操第四子,曹丕同母弟,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

【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既有少年得志的辉煌,也有政治失意的悲凉,其生平与创作深刻反映了汉末三国时代的风云变幻。】

“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谢灵运看着天幕,十分激动地说道。

至于唐朝那些诗人,再重新弄一石分呗!

【曹植生于东汉末年的谯郡,是曹操与卞夫人所生第三子。】

【他自幼聪慧过人,博览群书,十岁能诵诗文,言辞敏捷,深得曹操喜爱。】

【曹操平定北方后,曹植随父居于邺城,与“建安七子”,如王粲、刘桢等人交游,参与邺下文人的唱和活动。】

【其诗赋才华横溢,曹操曾赞其“儿中最可定大事”,一度被视为继承人的有力竞争者。】

“哼!最终还不是朕继承了大统?”

魏文帝曹丕看到这里,冷哼一声,开口说道。

长兄曹昂战死后,他就是最合理的继承人!

什么曹冲也好,曹植也罢,都没有他心机深沉,不足为虑!

【曹植性格洒脱不羁,嗜酒任性。在曹操晚年“立嗣”问题上,他因多次触犯礼法,逐渐失去父亲信任。】

【而曹丕工于心计,善于笼络人心,最终于217年被立为魏王世子。】

“陛下运筹帷幄,继承大汉皇位,顺应天理!”

郭女王来到曹丕身边,巧笑嫣兮地对他说道。

“那是汉献帝德不配位,自已主动禅让于吾!”

曹丕闻听此言,脸上露出笑容,开口说道。

【曹丕继位后,对曹植猜忌日深,相传曾逼其七步成诗,否则处死。】

【曹植即兴吟诵:“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历史真实性存疑,但生动反映了兄弟相残的悲剧。。】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郑庄公读着这首诗,一时间有些愣神。

他想到了自已的弟弟叔段。

虽然不是他主动迫害,但是也是故意纵容叔段壮大实力。

随后一击必杀,击败叔段,成功即位!

而叔段兵败后逃到卫国,最终客死他乡。

本来这段悲剧是可以避免发生的!

如果不是母亲的偏爱,又怎么会有兄弟相残的悲剧呢?

可惜,可叹!

【曹丕称帝后,曹植屡遭贬谪,封地多次迁徙,如鄄城、雍丘、东阿等,并被严密监视,形同囚徒。】

【魏明帝曹叡继位后,曹植多次上书《求自试表》《陈审举表》,请求参与政事或戍边报国,均遭拒绝。】

【曹植后来贫病交加,于232年病逝于陈郡,年仅41岁,谥号“思”,故世称“陈思王”。】

“岂有此理!”

“让曹丕滚过来见我!”

曹操看到这里,顿时勃然大怒,对站在一旁的许褚吩咐道。

这曹丕竟能如此对待亲兄弟?

绝对不能轻饶他!

【曹植前期作品,如《白马篇》《名都篇》,充满豪情壮志,语言华美,展现贵族公子的意气风发。】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好一个游侠少年!”

“好一个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秦始皇嬴政看完全诗,不禁赞叹连连。

曹植这首诗风格雄放,气氛热烈,把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很形象地描绘了出来。

“少年郎,就该如此!”

李白看得热血沸腾,忍不住击掌叫好。

他对曹植是非常推崇的,不仅是对其才华的认可,更是对其诗歌风格的共鸣与欣赏。

特别是这首《白马篇》,简直是写到了李白的心尖上!

【曹植后期作品,因政治压抑,风格转向深沉哀婉,代表作《洛神赋》《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等。】

【曹植借神话、咏物抒写怀才不遇之痛,艺术成就极高。】

【其中,《洛神赋》以浪漫笔法描绘人神之恋,更是被誉为“千古绝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