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千里奔袭(2/2)
刹那间,军中煞气四溢,五百将士的精气神陡然一变,仿佛脱胎换骨一般。
一旁的顾千帆等皇城司众人,心中隐隐有所触动,却又难以言明这奇妙的变化从何而来。
顾千帆凝望着这五百人的队伍,暗自琢磨:也不知是何缘故,这五百人给人的感觉,与汴京的军队相比,竟是如此与众不同。
玄甲军组建完毕,郦靖宁当机立断,下令以急行军之速奔赴潼关。潼关距汴京,直线距离近五百公里,也就是千里之遥。
然而,路途蜿蜒曲折,军队又需在途经城镇进行补给,如此算来,实际行程约一千二百里左右。
顾千帆心下盘算,依正常行军速度,即便这五百骑兵在沿途军镇更换马匹,少说也得十五天左右才能抵达潼关。
可谁能料到,郦靖宁竟率这五百骑军日夜兼程,仅在洛阳、弘农等重要州郡为麾下军士换马,短短三日,便纵行千里,兵临潼关城下。
抵达之时,顾千帆回首望去,只见这五百军士虽人人疲惫不堪,战马亦是疲态尽显,但他们目光如炬,竟无一人抱怨。
顾千帆不禁对郦靖宁赞佩有加:“经略大人,用兵如神呐!千帆曾在古籍中听闻古之名将能日行八百,原以为只是无稽之谈。今日亲眼目睹大人率队行军,方知此言非虚啊!”
此番急行军,不仅让顾千帆对郦靖宁的军事才能刮目相看,也让众人对接下来的局势,多了几分底气与信心。
然而,顾千帆满心钦佩的夸赞,却如石沉大海,未得到郦靖宁的回应。
他不禁有些诧异,转头看向郦靖宁,只见其眉头紧蹙,目光死死地盯着潼关方向。
顾千帆心中“咯噔”一下,一个可怕的念头闪过:莫非这潼关已经失陷?
顺着郦靖宁的目光望去,顾千帆看到潼关城门处熙熙攘攘,百姓们进进出出,并未受到丝毫限制,也不见有战火蔓延的痕迹。
他满心疑惑,忍不住开口问道:“经略,瞧这潼关安然无恙,并无异常之处,您为何如此忧虑,眉头紧皱呢?”
郦靖宁没有马上回应顾千帆,只是轻轻摇了摇头,旋即把目光投向身旁的常遇春,问道:“伯仁,倘若我命你率麾下将士即刻发动突袭,你能否一举拿下潼关?”
顾千帆听闻这话,心里猛地一惊,下意识就要开口询问。
就在这时,常遇春语气笃定地大声说道:“经略,您瞧瞧这潼关的情形,从上到下,毫无半点应有的战意。
我等率领几百人来到关下,那守关的将士竟毫无警觉,毫无反应,如此可见,这里的防务已然松懈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依末将判断,恐怕只需发动一次冲锋,这潼关便会轻易落入我等之手。”
听到这番话,顾千帆瞬间明白了郦靖宁为何一直眉头紧锁。
他再次仔细观察,此刻眼中的潼关,已然不再是方才那副看似歌舞升平、一片和谐的景象。
只见那些守关的将士们正毫无顾忌地闲聊着,对于他们这支军队的到来,居然表现得有恃无恐,仿佛完全没把这当回事。
要知道,潼关乃是西北的重中之重,乃是极为关键的战略要地。
一旦关中地区出现变故,只要能够牢牢守住潼关,那就如同掌握了一把锁住西北敌军东进的关键钥匙。
可反之,若是让贼军成功占领了潼关,那么西北之地便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如同一片汪洋中的孤岛,被敌军逐渐蚕食,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事情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