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过刚易折(2/2)
一个谢璧,一个徐嘉,他们俩的面子还没这么大,命也没这么值钱。
只怕是萧成隽借题发挥,想凭借此事打压萧衍,顺道再逼朝臣站队。
若是处理不好,不仅会得罪勋贵,只怕连陛下也会对萧衍彻底失望。
谢令仪忽然很好奇,太极殿上的那把龙椅,萧衍究竟想不想争一争。
前世萧衍深居简出,她一直以为萧衍是在故作淡薄,实则韬光养晦,一心想将萧成隽拉下储位。
如今瞧着也不是那回事儿。
只是这话也不该由她来说,谢令仪按下满腹疑惑,转头谈起了崔明珠,“我瞧着明珠姐姐是铁了心要和杜家世子一刀两断了。”
清河崔氏得了信,如今已经快马加鞭赶来了。
崔明珠是这一代的嫡长女,此事又涉及太广,在帝都的旁支也不大敢出面。
萧衍再摊开一本奏折,一目十行地看了下去。
“只怕要让表姐失望了。”
“为何?”
谢令仪有些无法理解,萧衍昔年能为崔明珠求得赐婚圣旨,今日为何不愿意襄助她脱离苦海。
萧衍闭上眼睛,言简意赅,“因为我。”
杜夫人进了一趟东宫,回来后也来秦王府求情,希望早日放谢璧出去。
杜家,徐家,谢家,言家……
能排上号的,几乎都来求情了,帝都勋贵真是从未有过的凝心聚力。
这早已不是简单的舞弊案,而是太子对他下的战书,层层加码,要迫他彻底认输。
谢令仪思索了半天,有些明白了,萧衍隐退太久,势力不断衰退,此时正是萧成隽乘胜追击的大好时机。
押注萧成隽的多是勋贵。
而押注萧衍的,是以清河崔氏为首的士族。
肃国公府手握兵权,又新立了一位太子妃,眼下皇帝即便为了平衡各方势力,也绝不允许杜尚安和崔明珠和离。
萧衍轻声开口,语调发寒,“若在当年,莫说表姐无法生育,便是她与人私通,杀人放火,肃国公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不会由着杜夫人上蹿下跳。”
谢令仪微微张了嘴,想说些什么,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她有些理解新城长公主为何瞧不上她了。
她的身份,对萧衍确实没有半分助益。
“殿下,把人放了罢。”谢令仪一字一顿地说道。
“为何?”
萧衍讶然。
“臣妾以为,敌强我弱之时,不妨避其锋芒,以图来日。”
谢令仪将萧衍手里的折子慢慢阖上,“至少,承恩公府会记着殿下的情。”
“我不需要。”
萧衍手上微用力,薄薄的纸被他按出了两枚印子。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皇帝连夜将这些奏折送出来,也是想提醒萧衍罢。
谢令仪柔声道,“那日,殿下劝解臣妾,殿下说问题早就存在了,臣妾不过是个引子,其实谢璧和徐嘉又何尝不是引子?”
“臣妾知道,殿下是想借此机会肃清沉疴,正朝堂风气,可若是操之过急,引得朝野震动,岂非背离了殿下的初衷?”
萧衍沉默不语。
他以为乱世当用重典,杀一儆百最有成效,却忘了自己已不是当初的自己。
朝堂也不是当初的朝堂。
谢令仪侍立在侧,将浓稠的墨块慢慢研开,“臣妾生母早逝,若是事事都要争,次次都要讨个公道,只怕也活不到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