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三井物产株式会社(1/2)
随着“斧头牌”面粉和火柴的低价策略迅速铺开,万宝公司每日出货量惊人。
面粉方面,闸北的粮店每天能卖出近五百袋,而闸北以外的区域也能卖出三百多袋。
火柴的销量更是火爆,由于价格低廉且质量可靠,每天能卖出近万盒。
万宝公司的仓库里,面粉和火柴的库存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工人们日夜不停地装货、卸货,忙得脚不沾地。
邓文山对国内的面粉工厂并没有采取打压策略,反而对那些被冲击的小厂进行了溢价收购。他的做法赢得了不少工厂主的好感,甚至有人主动找上门来,希望能加入万宝公司的供应链。
系统的声望值也因此水涨船高,系统商城里可兑换的资源越来越多。
然而,火柴市场的竞争却远比面粉市场复杂。沪市的火柴市场长期以来被脚盆鸡国的三井物产株式会社垄断。
三井物产作为脚盆鸡国最大的财阀之一,业务范围极广,涵盖生丝、棉花、机械、能源等多个领域,甚至在华还涉足了矿产和铁路。
火柴虽然只是他们业务中很小的一部分,但由于是百姓的日常必需品,销量极大,利润也相当可观。
三井物产在华的总部设在沪市,负责人名叫山本一郎。他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个子不高,身材瘦削,戴着一副圆框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像个教书先生。然而,这副文弱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颗充满军国主义狂热的心。
山本一郎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早年曾在军队服役,后来被派到三井物产,负责在华业务。他的任务不仅仅是赚钱,更重要的是为脚盆鸡国掠夺资源和打探情报。
山本一郎的办公室里,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远东地图,上面用红笔圈出了许多重要的资源点和战略要地。
他的书桌上摆着一本《孙子兵法》,旁边是一份最新的华国经济报告。他每天都会仔细研究这些资料,寻找可以为帝国所用的机会。
火柴市场的波动很快引起了山本一郎的注意。他坐在办公桌前,手里捏着一盒“斧头牌”火柴。
火柴盒上除了印着斧头帮的标志,还赫然印着四个醒目的大字“民族品牌”。
火柴的利润山本一郎并看不上,然而,这“民族品牌”四个字却让他感到一阵不安。如果让沪市刮起“民族品牌”这股风,很可能会对帝国的经济侵略产生巨大的阻力,甚至引发华国民众的抵制情绪。这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
“民族品牌?”他捏着火柴盒的手指微微用力,指尖泛白,仿佛要将那盒子捏碎一般。
他将火柴盒重重地拍在桌上,对身边的助手说道:“这个斧头帮,到底是什么来头?”
助手低声说道:“山本先生,斧头帮是闸北近期崛起的本地帮派,他们成立了一个万宝公司,不仅卖火柴,还卖面粉,已经垄断了闸北的市场。”
闻言,山本一郎不屑道:“区区一个本地帮派,也敢自称民族品牌?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繁华的街道,冷冷地说道:“既然他们不识抬举,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你去联系一些帮派,就说我们三井物产愿意出高价,请他帮忙对付斧头帮。”
助手有些犹豫,低声提醒道:“山本先生,斧头帮前段时间在法租界又和张海霖发生冲突,张海霖损失惨重。据说斧头帮配有重机枪和手榴弹,火力凶猛,疑似背后有军方扶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