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西游旅记 > 第228章 玉帝无情?

第228章 玉帝无情?(2/2)

目录

你俩要是没点小恩怨,问这作甚?!

一个“美妙”的误会诞生,但是三徒弟脸上却不见多少愁色,八戒更是抛却了刚才的沉默,似乎又回到了平日里没心没肺的样子,乐呵呵道:

“欸,师父你莫担心,大天尊为人宽宏大度,只要你不是当面骂他,他不会跟你计较的!猴哥当年都打到灵霄宝殿外了,你看陛下再见到他时,可曾有怪罪?”

“你要是真心里担惊受怕啊,就找个地方,随便烧几炷香赔罪就是,这骂老天爷的多了去了,也没见一个个的都倒了霉了。”

“那要是当面骂了呢?”

陈启冷不丁又插了句嘴问道。

“嗨,那就洗干净身子,买副棺材,寻个风水宝地,等着天雷劈下就埋呗。”

八戒以为陈启是在开玩笑,当场拍着肚皮大乐,随口说道。

“…………”

“师,师父,你,你刚才是在开玩笑,对吧?”

八戒笑完,却发现陈启脸色严肃,并没有跟着笑的迹象,顿时脸色一慌,额头吓出一滴冷汗,结结巴巴的问道。

“…………”

眼见着陈启还是不语,八戒肉眼可见的慌张起来,上前两步,抓住陈启的臂膀就晃了起来道:

“师父,你说话呀!莫开玩笑吓我老猪了,你不会真当着大天尊的面骂他了吧?可你不一直和我们在一起吗?什么时候背着我们偷偷去的天庭?不对呀,你老人家还是肉体凡胎,怎么上的天?”

“停停停,为师只是好奇问问而已,可没做过这等‘大事’!”

陈启被这呆子晃的一时头晕,忙喊停八戒的动作道。

“呼,不是就好,不是就好啊。”

自陈启嘴里得了保证,八戒这才放松了下来,抹了一把额头冷汗喃喃道,同时一旁面色紧绷的沙僧,也随之将不知不觉中,紧握的双手松开,散去了眼中的担忧。

他们俩是真清楚这里面的门道,也很明白陈启若是真如此干了的话,纵使有佛祖保佑,肩负取经重任,那下场可也是很难说的!

猴子倒是一点都不慌张,盖因为陈启的一举一动基本都在他的眼皮底下,自家师父有没有骂玉帝,他还能不知道吗?

再说了,身为他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师父,骂两句玉帝老儿怎么了?

就是骂上千句百句……咳咳,只要没被听到那就是没这回事儿,就不算!

不过,好端端的,师父问大家这事作甚?

想到前方那让他感到莫名其妙,似乎获罪于天的城池,猴子眼里闪过几分思绪。

会是因为它吗?

“嗨,师父你没骂就好,你不知道,大天尊他是代天而行,你骂他,就是在冒犯天地!背地里不指名道姓的骂,大天尊大度,也就当阵过耳旁风放了。”

“可要是当着面骂,那就是真得罪‘天’了!还不将大天尊放在眼里,犯了‘大不敬’之罪!两者合一,就是大天尊开恩,不与你计较,那也是天天放屁打到脚后跟,喝凉水都塞牙,出门也得天天遭雷劈呐!”

受惊不浅的八戒拍了拍胸口,对陈启心有余悸的解释起来道。

正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这运气好坏,全凭天做主!

除非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然都得受制于“天”!

可这等深不可测的大境界,一行人里,也就猴子才有点指望能达成,其他人?

猴年马月都见不到那一丝希望!

既然如此,那不是就还得靠“天”吃饭?

就得对“天”抱有敬畏之心!

八戒生怕自家师父不明白里面的利害关系,哪天“一不小心”就犯了忌讳,赶忙絮絮叨叨的和陈启讲清了其中道理。

而陈启对这里面的门道也确实似懂非懂,便也耐心听完,才继续问道:

“那你们觉得,若是假设有凡人无意间当面骂了玉帝陛下,那他会铁了心要那凡人,甚至和那凡人有关的其他人以命赎罪吗?”

“这……应该不会吧,大天尊可能会出手惩戒,但不会把事做绝,因为天衍四九遁去其一嘛,大天尊代天而行,往往会留下一线生机,尤其师父你都说了,是无心之失。”

八戒扣了扣脸颊,不大确定道。

毕竟这事说不好,远的像他和老沙,就是留了一线生机,贬猪胎再惨,也比完全丢了性命强不是?

近的嘛,就是那泾河老龙王喽,违背了谕旨,说砍也就砍了,一丝情面都没留。

虽说他和老沙能活下来,是有仙家愿意出头求情,但那犯错的也是凡人不是,仙神与凡人是不一样的。

大天尊堂堂三界至尊,因一凡人冒犯,施以刑罚很正常。

但累及牵扯他人,就不太可能了。

“也就是说,玉帝不会故意降罪那些无关的凡人?”

陈启根据八戒的态度与所言,推测确认道。

“不会,堂堂三界至尊,真要这样干了,传出去不得让人笑话死?”

八戒这次可以很肯定的点头道。

所以,也就是说,玉帝针对前面那座城池的下旨,是合情合法,或者说是某种无意的“必然”?

陈启一时默然。

那是三年的不雨,三年的大旱与颗粒无收。

一年旱,发卖田地,流徙为奴;两年旱,典妻卖子,家破人亡;三年旱,十室九空,易子而食!

只是因为郡守一人的无心之失,累及一郡之地的百姓性命!

郡守可有错?

有,若非他掀翻玉帝供桌,如何会惹来如此大祸?可似乎又并非全是他一人之错。

降下法旨的玉帝错了吗?

他是口含天宪的三界至尊,自有威严气度需维护,因为他同样是在维护天地的法理与秩序,郡守当着他的面失礼冒犯,就是犯了这天地间最大的“罪”。

可百姓何辜?

凭什么百姓需要承担这两人的罪责与降罪?!

从来如此?

从来如此便是对的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