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别人都服软了,就咱们蒙在鼓里?(2/2)
许多灾民起初还不敢相信,围在告示前仔细研读,确认朝廷真的愿意给活路,不由纷纷落泪感叹:
“蜀汉不愧是仁义之师!肯给咱这些流民一碗饭吃,不像过去那些大户人家,只晓得逼债收租!”
一传十十传百,当日下午,建业城内各处设立的工赈报名点便挤满了踊跃报名的青壮灾民。
有一家老小同时到场,男人报名去工地出力,妇孺领取当日救济之粮。
人们领到粮食,感激涕零,逢人便说:
“多亏杨大人!要不我们真要饿死在逃荒路上了!”
百姓对杨仪交口称赞,俨然将他视作救星。
而与此同时,建业城一些僻静角落里,却有不和谐的声音悄悄响起。
“杨仪如此做法,无非是沽名钓誉!”
一处茶肆中,一名衣着考究却神色阴鸷的中年男子沉声说道。
他压低嗓音,面前几人亦都凑近倾听。
男子是建业城四大家族之一陆家的二房长子陆烨,此刻正暗中与另外几家的人碰头交换消息。
“流民总得吃饭,这粮食能撑几天?迟早还是要问我们借!他杨仪撑不了多久。”
“我们四家合力,一粒粮也不借,我就不信饿不死他那些兵!”
说话者乃是朱家家主朱显,素以精明狠辣着称。
他眼珠一转:
“不过……今早听说,不少别的家族破了约定,半夜送粮去了杨仪那里?”
陆烨不以为然地摆手:
“那些跳梁小丑,坐不住是他们没见识。”
“杨仪能给他们什么好处?封个三百户食邑就高兴得跟狗一样摇尾巴!”
他语气中满是不屑,显然对那些背弃同盟的中小世家极为鄙夷。
朱显皱眉道:
“可别小瞧了杨仪这手笔。”
“如今满城流民都夸杨仪仁义,连原先有怨气的老百姓,拿到粮后也闭了嘴。风向对咱们不利啊!”
陆烨冷哼:
“他买来一时口碑,可三个月后粮尽,还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朱兄何必杞人忧天!”
朱显端起茶碗掩嘴低声道:
“陆贤弟,眼下其他世家都去了,我们四家若太显眼,怕是不好。”
“再者……那几家得了封赏,我们呢?到头来,他们倒成了忠义,咱们反像奸佞了。”
陆烨还待说什么,旁边一直沉默的王家代表王灿开口了:
“不管怎么说,我们得想个法子自处。我家老爷已在召集你们家主商议对策。陆兄、朱兄,还是尽快回府吧。”
陆烨与朱显对视一眼,皆微微点头,起身告辞,各自匆匆回去。
此时,建业四大家族陆、朱、许、王四家的家主正于各自府内焦急等待消息。
陆家府邸,厅堂内坐着陆家家主陆铭年岁五十开外,肥硕富态。
陆铭手中捏着一串沉香念珠,来回踱步,显得心绪不宁。
一旁管家惴惴问道:“老爷,二公子还没回来么?”
陆铭面色阴沉:“不必等他。我看,多半是那些鼠辈真叛变投杨仪去了!”
他想到那些昨夜偷偷运粮的家族,恨得牙痒,“这群短视之徒,坏我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