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零一十五章 谁是和平使者,谁才是真正的威胁(2/2)
“林教授的观点过于理想化了!“
西大学者威廉姆斯立刻打断,然后说道:“东大所谓的'蓝海战略',本质上就是通过技术优势打破现有海洋秩序。
他们的新型舰艇配备的激光武器和无人机系统,完全可以对周边海域形成军事威慑。别忘了,东大在过去十年间大幅增加了海军预算,这难道不是扩张的铁证?“
“威廉姆斯先生在偷换概念!“
拉美学者卡洛斯·罗德里格斯猛然站起,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
“哪个国家提升国防能力不是循序渐进的?东大作为拥有漫长海岸线和众多海上利益的大国,增加海军投入再正常不过。
而且,预算增长与'军事扩张'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反观某些国家,在全球各地设立军事基地,派遣航母战斗群四处巡航,这才是真正破坏海洋秩序的行为。“
这时,军事技术专家安娜·科瓦奇调出全息投影,上面展示着舰艇的详细参数,讲道::“让我们回归技术本身。东大的新型舰艇确实在隐身设计、能源管理和武器集成方面取得了突破,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具备'威胁性'。
比如,其舰载激光炮的有效射程受天气条件限制较大,无人机群的协同作战仍需进一步验证。我们应该以技术理性的态度分析,而不是陷入政治化的解读。“
“技术理性?“
威廉姆斯冷笑一声,说:“当东大的舰艇出现在争议海域时,技术就成了政治的延伸。他们的'蓝海战略'正在一步步蚕食周边国家的安全空间,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国防建设问题了。“
非洲学者阿米娜·穆德突然插话道:“威廉姆斯先生的双重标准令人震惊!
当西方国家的航母在非洲海岸耀武扬威时,你们说是'维护国际秩序';当东大发展防御性力量时,就成了'威胁'?
别忘了,东大在非洲的投资建设帮助多少国家发展了基础设施,而某些国家带来的只有战争和混乱!“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气氛也开始变得剑拔弩张起来。
东欧学者米哈伊尔·彼得罗夫举起双手示意平静,然后这才说道::“各位,我们或许可以从战略意图的角度分析。
东大提出的'蓝海战略'强调'合作共赢',在过去几年里,他们与多个国家开展了联合军演、技术交流。这些行动的开放性和透明性,恰恰说明其战略并非以对抗为目的。“
“开放性只是表面文章!“威廉姆斯固执己见道:“东大在关键技术上始终保持封闭,拒绝国际核查。他们所谓的'合作',不过是扩大影响力的手段。“
“这完全是污蔑!“
林秀贞罕见地提高了音量,说:“东大在航天、核能等领域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在海军技术方面也与多国分享过经验。
反倒是某些国家,长期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封锁,现在却倒打一耙。“
技术专家科瓦奇再次调出数据对比,冲着现场的众人说道:“从技术扩散的角度看,东大的很多创新成果具有普惠价值。
比如他们研发的舰载能源管理系统,理论上可以帮助中小国家提升舰艇效能。这种技术共享的模式,与某些国家通过军售谋取私利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够了!“威廉姆斯用力拍桌,怒道:“这些冠冕堂皇的说辞掩盖不了东大的战略野心。他们的'蓝海战略'正在重塑海洋权力格局,我们必须在局势失控前采取行动!“
会议室陷入一片哗然。